-
公开(公告)号:CN116816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83428.1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压含水层巷道双重卸压围岩结构强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巷道掘进区域顶板上方高承压含水层空间层位特征;基于掘进区域顶板上方高承压含水层空间层位、厚度,利用工作面掘进巷道淋水区域,分别制定对应空间分布特征的深长疏水钻孔参数,进行高承压含水层定向钻孔疏放水,实现高承压水导控疏排卸压;在巷道沿空侧相邻巷道内施工若干钻孔进行切顶卸压,巷道实体帮侧底角开挖卸压槽,实现围岩切顶断底卸压;在掘进巷道施工注浆锚杆进行浅表围岩注浆加固,实现锚注强化承载结构。本发明能够对高承压含水层进行疏排卸压,并进行锚注围岩结构强化,有效实现高承压含水层巷道水患控制、结构稳定与围岩强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4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35638.8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明土材料测定锚杆锚索支护范围的装置,包括钢支架、CCD工业相机和透明模型箱,所述透明模型箱设于钢支架内部,包括固定底板和设于固定底板上方合围形成矩形空间的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在矩形空间内上下移动的活动顶板,所述透明模型箱内填充透明土;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放置巷道模型的巷道断面孔;所述钢支架上部通过加压装置与活动顶板连接,下部通过方位调节装置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钢支架上对应左侧板或右侧板连接有激光发射器,所述CCD工业相机对应透明模型箱放置。本发明能够更加直观准确的显示土体位移情况,可以对巷道提供良好支护,便于测定锚杆锚索支护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102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4485.7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岩重构的泥质软岩巷道短锚支护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增托锚杆,两端均设有托盘。在软岩巷道掘进时,将增托锚杆一端固定在巷道的壁面上或对已经过度变形且破碎的巷道表面扩刷修复时,将增托锚杆置入钻孔中,仅将一侧托盘暴露在巷道中,对巷道围岩进行注浆,凝固后形成重构体,对裸露在巷道内侧的增托锚杆端安装托盘和螺母,拧紧螺母,基于锚杆锚固界面粘结作用与两侧托盘间的相对作用,对重构体施加更高的预紧力,从而实现相对短的锚固长度达到相对高的支护强度。本发明针对软岩巷道围岩支护,可通过增托锚杆的特殊作用方式产生更高的预紧力,使重构体本身具备相对高的承载能力,对外侧软岩产生位移限制,保持巷道围岩稳定性,实现高效支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6281.X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T17/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围岩锚杆和/或锚索支护强度评估方法和系统,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无地应力条件下模拟掘巷阶段锚杆预紧力在围岩中的扩散效果,通过监测巷道周围压应力分布,确定高、低两压应力阈值,再利用遍历网格方式提取高、低两压应力阈值下的应力体积,通过标准压应力体积和支护系数量化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再由三维可视化手段提取锚杆压应力扩散云图,综合对比实现对巷道不同支护方案的评估,为巷道支护的合理性提供依据,进而补充完善巷道支护评价体系。利用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出一套相对可靠支护方案,大大减少了现场支护方案的试错时间,实现巷道稳定性控制的同时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3453.8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9D201/00 , C09D5/22 ,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喷涂材料以及利用该材料的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和方法,围岩变形监测领域,包括:由发光材料Y2O3:Eu3+和负泊松比材料混合制成的薄层喷涂材料;利用薄层喷涂材料的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包括:光源发射装置以及光源接收装置;光源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线,激发薄层喷涂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光源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光材料发出的特定范围波长内的光;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将不同光谱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发光点位置数据进行拼接,转化到同一坐标系下,并根据围岩变形前后的发光点坐标差以及发光点各个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进行围岩变形监测。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围岩变形监测的范围、精度,并有效减少围岩变形监测的工程量,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23158.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支护强度评估方法和系统,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根据现场工程对煤矿巷道进行实际建模;在无地应力情况下,给模型赋予弹性模型参数并运算平衡;设计不同支护方案,施加预紧力并运算平衡;确定巷道围岩不稳定层对应的低应力阈值和顶板破断失稳的对应的高应力阈值,结合现场采样所得岩石样品容重计算低应力阈值和高应力阈值;分别计算高应力体积和低应力体积;定义最低压应力效能、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和压应力效能,再根据不同方案的支护强度得到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最低压应力效能、压应力效能、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越大说明锚杆和/或锚索支护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4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35638.8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明土材料测定锚杆锚索支护范围的装置,包括钢支架、CCD工业相机和透明模型箱,所述透明模型箱设于钢支架内部,包括固定底板和设于固定底板上方合围形成矩形空间的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在矩形空间内上下移动的活动顶板,所述透明模型箱内填充透明土;所述前板和后板上对应开设有用于放置巷道模型的巷道断面孔;所述钢支架上部通过加压装置与活动顶板连接,下部通过方位调节装置与固定底板连接;所述钢支架上对应左侧板或右侧板连接有激光发射器,所述CCD工业相机对应透明模型箱放置。本发明能够更加直观准确的显示土体位移情况,可以对巷道提供良好支护,便于测定锚杆锚索支护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6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39593.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围岩裂隙岩体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包括:确定影响巷道围岩岩体承载能力的裂隙分布特征,建立巷道围岩裂隙岩体承载能力分层结构模型;确定各个裂隙分布特征的重要程度指标,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裂隙岩体强度因子Q区间;对巷道围岩裂隙岩体承载能力分级并进行评价;量化巷道围岩岩体裂隙分布形态,确定巷道裂隙赋存环境下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求出巷道围岩对应的裂隙岩体强度因子Q,得到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水平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根据巷道开挖后围岩裂隙分布特征细致、有效、全面地分析评估巷道围岩裂隙岩体承载能力,为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提供评价依据,对矿井开采过程中保障巷道全生命周期安全长时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87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39589.0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煤岩巷道双重注浆构筑承载闭环围岩控制方法,涉及采矿工程巷道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领域,具体步骤为:软弱煤岩巷道掘进期间采用水平旋喷注浆加固软弱煤岩体,形成浅层桩群承载闭环结构;采用锚网索支护结构在已成型浅表桩群进行常规巷道支护,为原本软弱煤岩体提供主动支护力;软弱煤岩巷道回采期间采用中空注浆锚索束注浆加固深层软弱煤岩体,实现双重注浆承载闭环。本发明通过采取双重注浆构筑承载闭环的方法,改善软弱煤岩体物理力学属性,形成桩群‑支护体‑固结体闭环承载结构,有效抑制软弱煤岩巷道全周期服务过程中围岩发生强流变和大变形,增强巷道围岩整体承载能力,实现软弱煤岩巷道围岩长时安全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42045.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垮塌事故的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装置包括导向钻进机构、传动衔接机构和救援通道机构;方法:探测垮塌堆积体的倾斜坡度,确定初始钻进角度;中心导向钻沿垮塌堆积体的斜坡钻进;电磁测距雷达实时检测,当信号有明显电性差异时调整钻进角度至近水平;中心导向钻沿垮塌堆积体继续钻进,电磁测距雷达检测到信号有明显电性差异时调整钻进角度至初始钻进角度反斜;扩孔钻扩大孔径,气肋式充气膜管道进入扩大孔径,薄膜喷涂组件进行喷涂;导向钻进机构绕过垮塌堆积体抵达救援位置,薄膜喷涂组件停止喷涂,气肋式充气膜管道充气展开,被困人员从气肋式充气膜管道内部撤离。本发明能提高煤矿井下巷道垮塌事故的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