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岩层巷道围岩强化约束结构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49307.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岩层巷道围岩强化约束结构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装置包括自移机构、环向切槽机和纵向切槽机,自移机构由两个相同结构的环形支撑体及在环形支撑体之间连接的液压伸缩杆III组成,液压伸缩杆用于调节二者之间的距离;环形支撑体由弧形支撑板和液压伸缩杆I组成,用以扩大与缩小环形支撑体的轮廓大小;环向切槽机安装在前端的环形支撑体上,用以对巷道壁面进行环向切槽;纵向切槽机安装在后端的环形支撑体上,用以对巷道壁面进行纵向切槽。本发明通过在切槽网络内注浆,然后与预制的砌块配合,形成整体的圆筒形支护结构,可对软弱围岩巷道进行有效支护,提高了支护的稳固性。

    一种薄层喷涂材料以及利用该材料的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21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43453.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喷涂材料以及利用该材料的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和方法,围岩变形监测领域,包括:由发光材料Y2O3:Eu3+和负泊松比材料混合制成的薄层喷涂材料;利用薄层喷涂材料的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包括:光源发射装置以及光源接收装置;光源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线,激发薄层喷涂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光源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光材料发出的特定范围波长内的光;数据处理装置,用于将不同光谱位移传感器测得的发光点位置数据进行拼接,转化到同一坐标系下,并根据围岩变形前后的发光点坐标差以及发光点各个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进行围岩变形监测。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围岩变形监测的范围、精度,并有效减少围岩变形监测的工程量,降低了成本。

    一种煤矿巷道支护强度评估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414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23158.7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支护强度评估方法和系统,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根据现场工程对煤矿巷道进行实际建模;在无地应力情况下,给模型赋予弹性模型参数并运算平衡;设计不同支护方案,施加预紧力并运算平衡;确定巷道围岩不稳定层对应的低应力阈值和顶板破断失稳的对应的高应力阈值,结合现场采样所得岩石样品容重计算低应力阈值和高应力阈值;分别计算高应力体积和低应力体积;定义最低压应力效能、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和压应力效能,再根据不同方案的支护强度得到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最低压应力效能、压应力效能、最低标准压应力体积越大说明锚杆和/或锚索支护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垮塌事故的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4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42045.3

    申请日:2025-0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垮塌事故的救援装置和救援方法,装置包括导向钻进机构、传动衔接机构和救援通道机构;方法:探测垮塌堆积体的倾斜坡度,确定初始钻进角度;中心导向钻沿垮塌堆积体的斜坡钻进;电磁测距雷达实时检测,当信号有明显电性差异时调整钻进角度至近水平;中心导向钻沿垮塌堆积体继续钻进,电磁测距雷达检测到信号有明显电性差异时调整钻进角度至初始钻进角度反斜;扩孔钻扩大孔径,气肋式充气膜管道进入扩大孔径,薄膜喷涂组件进行喷涂;导向钻进机构绕过垮塌堆积体抵达救援位置,薄膜喷涂组件停止喷涂,气肋式充气膜管道充气展开,被困人员从气肋式充气膜管道内部撤离。本发明能提高煤矿井下巷道垮塌事故的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一种煤矿巷道煤层掘进卸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8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87694.0

    申请日:2024-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煤层掘进卸压装置和方法,卸压装置包括:履带式牵引车和钻杆,钻杆包括:钻杆本体;沿着钻杆本体长度方向开设延伸的第一油腔以及沿着钻杆本体的径向方向开设且与第一油腔相连通的第二油腔;第二油腔内适配有活塞杆,且活塞杆能够在伸出第二油腔的伸出位置和收缩于第二油腔的收缩位置之间切换运动;沿着第一油腔延伸方向布置的第一注浆管以及沿着第二油腔延伸方向布置且与第一注浆管相连通的第二注浆管,第二注浆管依次穿设第二油腔和活塞杆;需要对钻杆本体所钻取的钻孔进行压裂时,活塞杆由收缩位置向伸缩位置切换以形成致裂孔;需要对坚硬煤体进行卸压时,将无声膨胀液依次经由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注入致裂孔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