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608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0177652.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8J7/04 , C08L63/00 , C09D175/04 , C09D1/00 , C09D7/61 , C09D7/63 , C09D183/04 , C09D7/65 , C09K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防除冰的多功能复合涂层,通过在涂层表面的制备过程中掺杂光热材料、电热材料,使涂层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除冰或太阳能资源不足时采用电辅助加热的方式进行除冰;涂层在制备过程中添加微纳米颗粒构建微纳米粗糙结构,再通过低表面能物质或疏水基团改性实现涂层的超疏水性,抑制涂层表面水滴结冰;用低导热系数材料构建的多孔介质结构作为涂层基底,通过其良好的隔热性能来防止产生的热能由涂层本体向风力发电机叶片传导而造成热损失,实现热量的积聚来改善除冰效果。本复合涂层通过其自身多种功能的耦合作用从而达到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高效防除冰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66841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0517227.9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50/213 , H01M50/291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流管和相变材料协同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相变材料储存装置、扰流管主管道和扰流管副管道,相变材料储存装置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扰流管主管道和扰流管副管道设置在相变材料储存装置中,两个所述相变材料储存装置相互密封连接,内部形成多个圆柱形空腔,圆柱形空腔内设置有电池套筒,电池套筒表面为镂空结构,在电池套筒的镂空处均匀分布有防火微球。本发明基于协同原理将扰流管和相变材料进行耦合,经过模拟实验后发现,扰流管和相变材料结合能够有效延缓相变材料熔化速率,相比于一般的相变材料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池包内部的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62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0644824.8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0L58/24 , B60L58/26 , B60L58/27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7 ,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大数据下的多因素汽车电池温度预调控方法,通过将系统温度T_sys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递到比较环节1,与目标温度T_ref进行比较,得到第一差值T_dif,通过拟合方式得到第一差值T_dif与流量V_ref的拟合关系曲线,采用插值法得到所需流量V_ref,在比较环节中2中,将系统冷却液流量V_sys和所需流量V_ref进行比较,得到系统冷却液流量V_sys和所需流量V_ref之间的第二差值V_dif,将第二差值V_dif发送至流量控制器,使流量控制器根据第二差值V_dif控制流量调节装置输出系统当前的冷却液流量,以实现对汽车电池温度的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0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7761.6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温控污染物净化发电墙体,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净化层、控温层、隔热层和发电层,所述净化层为纳米TiO2改性的光触媒涂层,所述控温层为以正十八烷为囊芯材料的微胶囊层,所述发电层为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外墙层,能够实现室内的节能控温以及对室内甲醛等污染物的净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910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77397.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变压器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包括蒸发部分、蒸汽输送管路、冷凝部分以及液体回流管路。工质循环的动力来源于蒸发部分的毛细吸液芯,利用毛细力将液体工质从补偿室内吸入到毛细芯内;箱体内的蒸发器利用工质相变吸热,将变压器箱体内热量蒸汽输送管线输送到箱体外;在箱体外的冷凝部分采用自然风冷方式,将蒸汽工质冷却为液体工质,同时将热量释放;被冷却后的液体工质在毛细力的作用下,通过液体回流管路回到补偿室部分。本系统将环路热管技术应用到了变压器散热中,无需额外动力,仅依靠内部毛细力完成工质的相变循环,实现了变压器的强化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2240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1106866.2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动汽车热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制热循环中增加补气增焓模块,取消电池中的PTC加热模块,来提高汽车空调制热时的能效比,同时监测汽车各位置的温度,使得可以充分调动汽车本身的热量来达到用户的目的,而不用像以往的汽车一样去消耗电能来制冷或者制热。在充电时汽车空调系统直接接管汽车空调系统,使得空调系统可以直接从充电桩获取电能,而不用从电池中获取,避免了电池的快速老化,同时获取上一次用户打开的空调模式,如果是制热模式,就在水箱中储热,如果是制冷模式,就在水箱中储冷,使得用户在需要使用时不必在耗费电动汽车的电能来制造冷量或者热量,可以大大增加汽车的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12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0908892.3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9K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共融溶剂体系的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流体,该方法是(1)将丙三醇和氯化胆碱于室温下混合,在60~150℃下搅拌0.5~3h,冷却至室温,得到低共融溶剂;(2)向低共融溶剂中加入分散剂,在60~150℃下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纳米粒子,在60~150℃下搅拌1~12h,得到混合溶液;(3)将混合溶液放入超声分散装置中超声分散1~6h,得到以丙三醇/氯化胆碱低共融溶剂体系为基液的纳米流体。本发明将“两步法”制备纳米流体方法与低共融溶剂巧妙结合,制得的纳米流体相较于丙三醇粘度降低65%~85%、导热系数提高10%~20%、稳定性优异。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重复性好,易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3659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062305.8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交联聚苯乙烯担载有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该方法是:将聚苯乙烯溶解在卤代烃溶剂中,再将有机相变材料加入溶解的聚苯乙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及路易斯酸催化剂,搅拌反应12~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多余溶剂;将残余固体溶解在乙醇中,在碱性条件下超声分散0.5~1小时,再搅拌10~1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干燥,即得。本发明将超交联高分子骨架的形成步骤与相变材料的包覆步骤同步进行,保证了相变材料包覆高效,所得材料潜热高,不易泄露;同时将超交联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转化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无需去除金属催化剂,所得金属氧化物起到了强化传热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217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57602.3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华富(江苏)锂电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故障显示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包括装置绝缘外壳、装置绝缘外壳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的卡扣,装置绝缘外壳下端设有与电池正极接触的弹性接触片,装置绝缘外壳的顶端内部设有控制电路,装置绝缘外壳的上端设有故障指示灯以及电源总线接口,卡扣内部包括电池温度信号传感器,弹性接触片的两端与卡扣接触,电池温度信号传感器依次与装置绝缘外壳内部的保护电阻、控制电路,外部的总线接口串联;控制电路与故障指示灯信号相连。本发明可以对电池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信号处理模块中预设程序分别对电池的不同状态进行不同的处理,及时发现故障并排除,且在电池失控时可以避免由于电池失控引起的更为严重的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0972193.5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低温环境下电池保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换热箱、控制器、启动开关、保护开关、限温/保温开关、保温指示灯、加热指示灯、电加热器、循环动力源和温度检测装置,在低温度环境下通过开启电加热器对流经电加热器的传热介质进行加热,然后循环动力源驱动传热介质通过传热管道在电加热器与换热箱之间循环往复,传热介质在进入换热箱后与电池组进行热交换,由于传热介质温度较高此时温度会从传热介质传递给换热箱内的电池组,然后完成热交换的传热介质重新进入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从而对电池组持续进行加热;因此本发明能对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持续进行加热及保温,从而大大缩短电池组处于低温环境的时间,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