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799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50547.8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9K8/508 , E21B33/13 , E21B33/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气田钻井领域处理井下复杂的多级粒子网状胶结补壁工作液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补壁工作液含有:40-500目多级配颗粒、3-12mm水分散纤维、多晶型固化材料、稳定剂、降失水剂、缓凝剂等组分,经过低速搅拌配浆后,泵送至地层,在压差的作用下:多级配颗粒进入地层微裂缝/微孔隙中,形成渗入层,起到封堵防塌功效;网状纤维在井壁上与钻井液共同形成韧性泥饼,称为交互层,降低失水,提高泥饼强度,固壁防塌兼具堵漏功效;多晶型固化材料在“大肚子”井眼处静止侯凝,补壁固化后重塑井眼,形成人造井壁,防止“大肚子”井段进一步垮塌,大幅缩小井径扩大率,提高钻井液环空返速及携岩效率,预防沉砂卡钻。
-
公开(公告)号:CN108554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157416.2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7/04 , B01F7/00291 , B01F7/00633 , B01F15/00772 , B01F15/0235 , B01F2215/0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井工程堵漏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相介质混输堵漏装置及配浆方法,包括电控箱、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输送装置和底架,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均连接在底架上且输送装置位于堵漏专用搅拌机的下方,送料斗连接在底架的右端,电控箱安装在底架的左端且电控箱分别连接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制堵漏浆过程中发生的配浆时间长、堵漏材料损耗大、大颗粒材料无法配制和泵送、需要清罐等问题,本发明将所有部件集成为一体,依靠自身进行堵漏剂的添加、制成和输送堵漏浆,将所有部件全集成为一套装置,体积仅为循环罐的1/4,节料节能,可配制并泵送0-50mm粒径的大颗粒堵漏材料且符合不落地环保政策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5609.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IPC: C09K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液用泥岩稳定剂,包括如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30-70%的硫酸根类无机盐、15-40%的甲酸根类有机盐、5-20%的氯根类无机盐、0.5-10%的有机铵盐和0.1-1%的防结块剂,该发明的这种钻井液用泥岩稳定剂能很好的解决提高泥岩稳定性和抑制性的目的,能够较大程度提高井壁中泥岩的稳定性,同时增强钻井液对钻屑水化分散的抑制性,满足钻井的施工要求,含氯离子很低,具有环境友好性,此外,稳定剂所包含的各组分来源广、价格低廉,大大降低成本,而且这些均为常见化学制剂,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组织调运所需的化学试剂到生产场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制备生产方法简单,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6649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86589.9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漏失地层承压能力的堵漏浆,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物质组成:纤维塑凝固化剂55‑60%,钻井用沥青粉1‑2%,油井水泥消泡剂0.05‑0.1%,水38‑45%。本发明还提供了堵漏方法,可以提高石油钻井过程中漏层的承压能力,对中大型漏失具有良好的堵漏效果,满足钻井施工和环保要求,该堵漏工艺所需化工材料种类少,配制堵漏浆方法简单,承压挤封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漏层的裂缝和孔隙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能明显降低漏层的漏失速度,大幅降低堵漏作业的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295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89801.8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钻井清洁化生产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固化剂按质量百分比组成:黄土:3-45%,膨润土:3-45%,石灰:3-45%,水泥:3-45%,粉煤灰:3-45%,凝胶处理剂:0.1-3%。制备方法:在加热釜中依次加入所需的3-45%的黄土和3-45%的膨润土,加热至80-150℃,搅拌1-4小时,再加入3-45%的石灰、3-45%的水泥和3-45%的粉煤灰,加热至120-160℃,搅拌时间3-12小时,最后加入0.1-3%的凝胶处理剂,搅拌得到所述固化剂。本固化剂可以很好的用于石油钻井清洁化生产中的钻屑吸水、干燥、成型问题,满足钻井施工和环保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固化剂制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13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13123.6
申请日:2014-03-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库井斜井段防托压润滑钻井液及其防托压润滑方法,目的在于在钻井液中加入不同属性的润滑材料和提粘切材料,找出合适的配方和加量提高钻井液的携砂效率,降低钻井液和泥饼的摩阻,防止滑动托压和钻具粘卡,确保斜井段套管下入顺畅。通过对不同润滑材料降摩阻的能力及现场应用效果来合理选配润滑材料的配方,确定了斜井段不同井斜下润滑材料的含量和配比,并明确了具体的钻井液性能,同时明确了相关的工程技术措施和四级固控设备的相关使用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443077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23467.3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IPC: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气井表层完井液固液分离施工工艺,按照以下进行:将循环罐隔离:通过对罐上离心机的底流管线的改造,将离心机底流引至罐面过渡槽子;利用电动漏斗,往装有表层完井液的循环罐内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25-0.4%的G320,搅拌10-15分钟后,循环罐内完井液明显絮凝,清水析出;开启离心机,转速调节至1600-2000r/min,进行固液分离,离心机出砂口为较干燥的固体颗粒,底流为清水,ρ=1.0-1.02g/cm3,FV=27-28S;底流清水通过过渡槽引入清水储存罐中,完成气井表层完井液的固液分离。完井液中的固相从钻井液体系中剥离出来,通过固化、转运等措施进行后续处理;剩余的液相呈清水状态,密度<1.02g/cm3,漏斗粘度<28S,解决了表层完井液无法排放和对周边环境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4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24069.3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IPC: C09K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10 , C09K2208/08 , C09K2208/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无氯根钻井液,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组分的质量比组成:无氯根强抑制复合盐,8-18%;钻井液提粘剂,0.2-0.3%;水分散阳离子乳化沥青粉,1.5-3%;抗盐抗钙降滤失剂,0.2-0.4%;天然高分子降滤失剂,0.2-0.5%;酸溶暂堵储层保护剂,2-4%;烧碱NaOH,0.1%;其余为清水。环保、无氯根、低密度、低固相强化学抑制性防塌钻井液,在低密度情况下抑制泥岩段的垮塌,以低固相满足长裸眼段降摩减阻。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7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84309.1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循环罐及钻井液循环罐自动感应清洗方法,属于钻井工程循环系统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循环灌,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旋转喷射枪;沉砂感应器;供液泵,供液泵为旋转喷射枪提供喷射液;电控阀门,电控阀门用于开闭罐体下端的循环罐排出口;控制模块;旋转喷射枪设在所述罐体内顶端,用于探测循环罐内沉淀钻屑高度的沉砂感应器设在所述罐体内下侧,供液泵与旋转喷射枪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控阀门、供液泵、沉砂感应器电信号连接。能够自动感应罐内沉砂情况,并及时做出报警提示,能够及时发现沉量。能够自动冲洗罐内沉砂,不需要人员再进入罐内清除,提高了清除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3928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滤失剂的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降低单位体积滤失量时,表观粘度上升的数值粘滤比,来表示降滤失剂的粘度效应,粘滤比小于1.0的降滤失剂现场使用效果最佳,在现场应用时一次加入,粘滤比介于1.0‑1.5之间的降滤失剂现场使用效果较好,在现场应用时要分两次以上加入,粘滤比超过1.5的降滤失剂不适用于现场使用,处于同一区间内的降滤失剂,粘滤比越小使用效果越好。实验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实验周期短;既能实验室做也能现场做,评价方法对现场生产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