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3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676472.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B49/00 ,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致密气井的返排制度优化方法、装置、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气井不出砂临界产气量Qmax;获取井筒内临界携液流速Qmin;设定油嘴尺寸,并获取油嘴的流出动态曲线;获取油层流入动态曲线;通过流出动态曲线和流入动态曲线确定产气量Qg;判断Qmin<Qg<Qmax,若是则输出油嘴尺寸;若否,则改变油嘴尺寸并重新确定产气量;本发明通过获取获取气井不出砂临界产气量和井筒内临界携液流速,并通过改变油嘴的尺寸,获得不同尺寸下的流出动态曲线和流入动态曲线,通过动态曲线确定产气量,并通过控制气嘴的尺寸达到控制产气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210697019.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酸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酸液指进实验的次序混注酸压注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指进实验采用流动相似准则,结合客观研究环境和酸压施工实际参数进而确定出酸液流动的物理模拟装置比例尺。以缝内流速为基准,确保实验过程中缝内流速和现场施工流速一致。在不同的实验参数下,指进形态各不相同。通过组合不同的实验参数,考察各实验参数对缝内酸液指进形态影响,以宏观特征(指进长度、指进高度)和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多重分形谱宽度)有机结合的方法对酸液指进演化特征进行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5489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31131.1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309/10 , C07C303/32 ,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子两性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压裂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长链叔胺溶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随后加入浓盐酸,搅拌,随后逐滴滴入环氧氯丙烷,升温回流,制得中间体A;S2、将中间体A溶于四氢呋喃中,随后加入氢化钠,室温下搅拌,将1,3‑丙烷磺内酯溶于四氢呋喃后,滴入至中间体A与氢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升温回流,然后加入盐酸与多余氢化钠反应,随后减压蒸馏,制得中间体B;S3、将中间体B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脂肪酸酰胺丙基二甲胺,在80‑90℃下搅拌回流,减压蒸馏,制得双子两性黏弹性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所述该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压裂液,不仅能够满足自动破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较强的悬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70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0800787.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水平井分簇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地质参数和施工参数;计算页岩油储层地应力分布;初步确定簇数、簇间距;模拟页岩油分簇压裂裂缝拓展;计算分簇压裂缝高、缝控体积;根据缝控体积和压裂缝高调整簇数和簇间距;重复,直至满足扩展条件。本发明根据地质工程双甜点初步优选簇数及簇间距,并考虑压裂过程中多簇裂缝的延伸情况,结合改造体积和裂缝高度对簇数及簇间距进行不断优化,使得最终的分簇结果既能保障改造体积,又能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217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431573.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酸化压裂方法,包括:喷砂射孔,在地层内形成射孔通道;将酸压管柱下入井筒内;通过所述酸压管柱向所述井筒内注入第一酸液,所述第一酸液包括呈酸性的加重液;封隔所述酸压管柱和所述井筒的套管之间的环空;再次向所述酸压管柱注入所述第一酸液,使所述第一酸液通过所述射孔通道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向所述酸压管柱注入第二酸液,延长所述裂缝,所述第二酸液包括呈酸性的胶凝剂;返排井筒内剩余液体,完成酸化压裂。本公开能在无需更换压裂设备情况下,压开地层,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81074.X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3/2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酸蚀裂缝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酸压的储层的孔隙度分布;基于孔隙度分布,确定储层的酸压裂缝延伸模型,酸压裂缝延伸模型用于表示储层在任一酸排量的酸压过程中形成的第一裂缝的长度,酸排量表示储层在酸压过程中所需的酸液的流量;获取储层的闭合应力,基于闭合应力,确定第一裂缝的宽度,根据第一裂缝的宽度,确定第一裂缝的导流参数;基于导流参数和第一裂缝的长度,确定酸压的酸蚀参数,酸蚀参数用于表示酸压过程中的酸排量的取值区间。由于本申请既符合储层的实际情况,也符合酸压过程的实际情况,所以提高了确定的酸蚀参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5441.4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E21B43/26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层裂缝导流能力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储层的裂缝数据;基于所述裂缝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储层中的支撑裂缝的缝宽分布结果,其中所述缝宽分布结果包括所述支撑裂缝的缝宽沿所述支撑裂缝的缝长和缝高方向的连续分布结果;基于所述缝宽分布结果以及预先确定的缝宽与导流能力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储层的导流能力分布,其中,所述导流能力分布表征了所述目标储层的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沿所述支撑裂缝的缝长和缝高方向的分布。本申请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导流能力分布,并且可以对支撑裂缝多个维度的导流能力进行预测,导流能力分布的预测更加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7078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950994.3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效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任一改造阶段停止后的目标时间段内开采井的井底压力;根据采集的井底压力以及井底压力对应的采集时间点,绘制第一压降曲线;获取参考效果参数、改造阶段的施工参数以及储层的地质参数;基于参考效果参数、施工参数和地质参数,模拟开采井的井底压力变化,得到多个不同时刻的模拟井底压力;基于得到的模拟井底压力,绘制第二压降曲线,在第二压降曲线与第一压降曲线满足相似度条件的情况下,第二压降曲线对应的参考效果参数为衡量改造阶段的改造效果的参数。该方案能够准确地确定开采井的改造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提高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04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440476.2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夏宏伟 , 马辉运 , 郑友志 , 辜涛 , 焦利宾 , 王福云 , 唐思洪 , 青胜兰 , 赵彬凌 , 程纯勇 , 张占武 , 张文 , 杨涛 , 余江 , 郭枫林 , 刘晓东 , 王晓娇 , 王斌 , 李梦雪 , 黄馨
IPC: E21B33/13 , E21B4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水泥环制备装置,属于固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保护壳、上釜盖、内釜底盖、套管、驱动组件、模拟地层。驱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螺纹套筒、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固定支座、双轴电机;螺纹套筒固定于模拟地层的外侧壁;传动螺杆套设于保护壳和保温层侧壁内的滚珠轴承内部,一端与螺纹套筒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连接;固定支座固定于保护壳外壁,用于支撑可转动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7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00787.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水平井分簇设计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井的地质参数和施工参数;计算页岩油储层地应力分布;初步确定簇数、簇间距;模拟页岩油分簇压裂裂缝拓展;计算分簇压裂缝高、缝控体积;根据缝控体积和压裂缝高调整簇数和簇间距;重复,直至满足扩展条件。本发明根据地质工程双甜点初步优选簇数及簇间距,并考虑压裂过程中多簇裂缝的延伸情况,结合改造体积和裂缝高度对簇数及簇间距进行不断优化,使得最终的分簇结果既能保障改造体积,又能提升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