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96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597428.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8 , G06V10/76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岩心岩石相自动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并整理制作得到图像数据集;步骤2、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步骤3、对训练集中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给数据集制作标签;步骤4、选取ResNet50残差网络模型作为训练模型,将训练集输入网络进行训练;步骤5、使用softmax函数进行详细类别的分类,计算损失函数,得出所需的网络参数,得到训练好的带有模型结构与模型权重的模型文件;步骤6、使用测试集对上一步得到的模型文件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步骤7、将模型文件应用于未划分岩相数据集,进行岩相的自动识别。本发明对于不同尺寸大小的图像均可以识别,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777648.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力学性质的多参数综合定性致密砂岩储层分类方法,首先对待分析致密砂岩储层进行透射光偏光显微镜下铸体薄片分析,接着利用铸体薄片分析结果结合力学性质将待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的喉道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结合储层力学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单井产量的相关性图版进行初步储层分类,然后利用压汞实验数据对初步储层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二次储层分类;然后利用三类孔喉组合类型对二次储层分类进行修正,得到三次储层分类;最后通过气水相渗分析实验对三次储层分类进行最后的验证,根据最终的分类判断储层后期压裂改造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67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9932.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蚀速率和结构同步观测的溶蚀实验方法,属于油气储层地质实验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在溶蚀实验过程中,记录岩石切片和薄片同时进行溶蚀实验的方法,实验结果既有溶蚀量化指标—溶蚀速率,又可掌握溶蚀结构变化,可以更全面的理解溶蚀规律,以准确认识溶蚀孔隙、裂隙形成及演变过程,克服了以往溶蚀实验只能得到溶蚀速率变化,而不能观测岩石优先溶蚀部位的缺陷,实现了岩石溶蚀速率量化和岩石优先溶蚀部位可视化,对认识储层孔洞溶蚀形成过程、预测孔洞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785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011329241.2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02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资源区带评价方法,是对油气资源区带评价中已有的“区带排队系数法”进行改进,引入了油气剩余地质资源落实率归一化系数。通过对区带内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潜在储量分别折合成相应的探明储量当量并求和后除以区带剩余资源量,得到各区带的资源落实率,用各区带剩余地质资源落实率除以剩余地质资源落实率最大值得到剩余地质资源落实率归一化系数,再用剩余地质资源落实率归一化系数分别乘以区带排队系数法排队系数,得到综合评价排队系数Z,并按照此排队系数对区带排队、分类。该方法在对区带剩余油气资源客观状况评价的同时,兼顾了对油气区带勘探程度的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符合油气田实际勘探形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82799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77648.5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力学性质的多参数综合定性致密砂岩储层分类方法,首先对待分析致密砂岩储层进行透射光偏光显微镜下铸体薄片分析,接着利用铸体薄片分析结果结合力学性质将待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的喉道类型进行分类,然后结合储层力学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单井产量的相关性图版进行初步储层分类,然后利用压汞实验数据对初步储层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二次储层分类;然后利用三类孔喉组合类型对二次储层分类进行修正,得到三次储层分类;最后通过气水相渗分析实验对三次储层分类进行最后的验证,根据最终的分类判断储层后期压裂改造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20020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40274.5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1N15/08 , G06F17/18 , G06F1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致密油气藏富集甜点评价方法,步骤如下:S1:采集评价区内目的层段油气层储层物性数据,采集密闭取芯样品,收集含油气饱和度;S2:对密闭取芯样品进行高压压汞分析,获得进汞毛管压力曲线;S3:读出进汞压力P,计算成藏动力F;S4:编绘储层物性平面等值线图及成藏动力F平面等值线图,并将两者进行叠合;S5:结合试油气或开发试采情况,确定含油/气富集甜点分类标准,并在叠合图中圈出不同级别油气富集甜点分布。本发明提供的致密油气藏富集甜点评价方法,解决了传统含油气富集甜点评价仅通过单一物性甜点或基于烃源岩生烃强度评价成藏动力,和生烃强度估算成藏动力时涉及众多参数,且评价精度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3607.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间储层有效性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总结假储层识别标志;步骤2)匹配真、假两类储层的岩电组合特征图;步骤3)建立真、假两类储层的测井参数交会版图;步骤4)基于测井参数交会版图,得到真、假两类储层测井参数识别模板;步骤5)将钻井目的层的相应测井参数投点到测井参数识别模板中,根据各参数投点位置识别储层的有效性。本发明从钻井模型出发,利用岩心、薄片总结、建立真假储层的岩石学识别标准,首次将“盐间”储层岩性特征与电性特征的识别方法相结合,建立测井识别模板,为盐下致密碳酸盐岩有效储层评价提供关键判别依据,从而提高勘探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7922.7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岩电响应的云膏岩旋回划分与海平面升降重建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测井曲线对碳酸盐岩与蒸发岩的共生序列进行识别,并在测井曲线上总结矿物组合序列类型;基于测井曲线和碳酸盐岩与蒸发岩共生序列类型,对试验井进行含蒸发岩层序的高频旋回划分;基于试验井的高频旋回数据,获取高频旋回数据的累计偏差数值,并绘制试验井的Fischer图解;并进一步获取试验井的海平面升降曲线特征对比数据,完成试验井的云膏岩旋回划分与海平面升降重建。本发明利用测井岩电响应特征完成小区域范围内的高频旋回划分与层系对比,为盐间薄储层的精细刻画、发育规律以及储层预测等工作提供工作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799779.3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 G01N23/2251 , B22F9/24 , B22F1/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铸体效应砂岩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粒子充注实验的无铸体效应储层评价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待评价储层的储层样品、观测无铸体效应储层的储集空间分布、确定理论成藏可能、证实铸体效应储层的连通性和现场实验证实其含气性及其含量五个步骤,对致密砂岩中无铸体效应储层进行了精准评价,对气体连通性进行有效评估,为后续的致密砂岩天然气资源量的准确估算、储量的提交和寻找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3518.3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声波测井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阵列声波测井判断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的方法,首先,将碳酸盐岩饱和岩样测量的纵、横波速度转化为纵、横波时差,然后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将纵、横波时差与岩心孔隙度建立线性关系,确定利用纵、横波时差计算视孔隙度的经验公式,再基于经验公式利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得到的纵、横波时差计算纵、横波视孔隙度,最后基于计算得到的纵、横波视孔隙度构建速降因子;解决现有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难以简单、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对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进行定量评价,增加了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