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复合孔缝介质分子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75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08172.9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页岩复合孔缝介质分子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构建目标页岩的有机质基质分子模型,结合目标页岩有机孔含量、有机缝含量和有机质主要孔缝类型,构建发育有对应类型孔缝结构的目标页岩有机质块体模型;构建目标页岩的无机矿物分子模型,结合目标页岩无机孔含量、无机缝含量和无机质主要孔缝类型,构建发育有对应类型孔缝结构的目标页岩无机质孔缝块体模型;组合有机质块体模型和无机质孔缝块体模型,在两种模型接触位置形成与目标页岩有机质与无机质间的主要孔缝类型相对应的孔缝结构,进而结合目标页岩有机孔含量、有机缝含量、无机孔含量和无机缝含量进行模型中孔缝结构调整,构建得到页岩复合孔缝介质分子模型。

    一种深层页岩储层甲烷真实吸附能力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0344.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层页岩储层甲烷真实吸附能力测定方法,选取目标区岩心样品;确定目标区储层参数;结合目标区储层参数开展等温吸附实验,获取不同条件下过剩吸附曲线,优选过剩吸附模型;利用过剩吸附模型拟合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不同温度、含水饱和度以及TOC含量下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的计算模型;利用VL、PL的温度计算模型将实验温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温度条件下的VL_T、PL_T,利用VL、PL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将实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PL校正为储层实际含水饱和度条件下的VL_TSW、TL_TSW,利用VL、PL的TOC含量计算模型将实验样品TOC含量下的VL、PL校正为目标储层实际TOC含量的VL_TOCTSW、PL_TOCTSW;根据VL_TSW和PL_TSW或VL_TOCTSW和PL_TOCTSW计算得到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结合目标储层压力得到深层真实储层条件下的绝对吸附气量Va_TSW或Va_TOCTSW。

    一种页岩气井最大油嘴尺寸优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09718.8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最大油嘴尺寸优选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神经网络取样机器学习实现日产气量、井底压力和日产液量参数的自动历史拟合,反演出裂缝参数;S2,建立页岩气井井筒管流模型;S3,在建立的模型中输入不同油嘴尺寸,计算出不同油嘴尺寸对应的生产压差,从而建立起油嘴尺寸大小与油藏压力的关系;S4,利用不同生产压差条件下的页岩人工裂缝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室内实验得出最大有效应力;S5,选取页岩气井不同油嘴尺寸对应生产压差与最大有效应力最接近但不超过的尺寸为最大油嘴尺寸等;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油嘴尺寸对应生产压差得出最大油嘴尺寸,为确定合理的页岩气井排采过程的最大油嘴尺寸提供了理论依据等。

    气井初期配产技术经济一体化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39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53594.9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井初期配产技术经济一体化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气井不同配产方案下的技术指标;S2、对技术指标进行技术合理配产优化;S3、确定气井不同配产方案下的经济指标;S4、对经济指标进行经济合理配产优化;S5、通过技术合理配产优化结果和经济合理配产优化结果对技术和经济进行一体化配产优化。本发明建立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气井初期配产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气井的最优技术配产方案和最优经济配产方案,有机结合了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并能够根据不同项目对技术指标或经济指标侧重不同而开展气井初期配产优化。

    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148324.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属于页岩油藏试井解释及数字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基质压力控制模型、渗透率应力敏感的函数关系和分形有效渗透率化简的函数关系,确定无因次压力模型;基于无因次压力模型,确定多个无因次基质压力;基于多个无因次基质压力,确定第一平均压力;响应于岩心的裂缝压力为固定值,基于第一平均压力以及传质参数的函数关系,确定第一传质参数;响应于岩心的裂缝压力为变量,基于第一平均压力以及基质平均压力的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第二平均压力,基于第二平均压力以及传质参数的函数关系,确定第二传质参数。该方法提高了通过传质参数确定的传质效率的准确性。

    基质-裂缝间非稳态传质效率及形状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46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254178.9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质‑裂缝间非稳态传质效率及形状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流体注入系统、围压注入系统、裂缝压力控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和压力采集系统;其中,岩心夹持器在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压力扰动泄压口,岩心夹持器在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与压力扰动泄压口相对的一侧设有测压点;流体注入系统与岩心夹持器进口连接;围压注入系统与岩心夹持器的围压施加部连接;裂缝压力控制系统与压力扰动泄压口连接;恒温控制系统用于提供模拟温度环境;压力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压力扰动泄压口的压力和岩心夹持器的测压点的压力。该模拟实验装置能够用于进行高温高压下基质‑裂缝岩心样品非稳态传质过程模拟实验。

    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8324.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属于页岩油藏试井解释及数字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基质压力控制模型、渗透率应力敏感的函数关系和分形有效渗透率化简的函数关系,确定无因次压力模型;基于无因次压力模型,确定多个无因次基质压力;基于多个无因次基质压力,确定第一平均压力;响应于岩心的裂缝压力为固定值,基于第一平均压力以及传质参数的函数关系,确定第一传质参数;响应于岩心的裂缝压力为变量,基于第一平均压力以及基质平均压力的第二函数关系,确定第二平均压力,基于第二平均压力以及传质参数的函数关系,确定第二传质参数。该方法提高了通过传质参数确定的传质效率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广义极值统计的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94667.5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广义极值统计的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涉及页岩气开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区块、不同压裂工艺的井的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及生产数据;根据地质参数特征对目标地区进行地质分区,根据工程参数特征对生产工艺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地质特征、生产工艺类型井的历史生产数据进行广义极值密度函数拟合;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得到各组代表性的单井年产量数据,进而计算出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单井累产数据;基于不同改造程度假设,拟合得到考虑压裂改造后的单井产量;通过气井产气成功率对区块累产进行折算,计算区块产气产量预测数据。

    页岩储层分形维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646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46182.3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页岩储层分形维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属于页岩储层评价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毛管压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润湿相饱和度的最小值;基于多孔介质孔隙分形的函数关系、多孔介质迂曲度分形的函数关系和毛管束模型孔隙体积的函数关系,确定分形维数计算模型;基于毛管压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润湿相饱和度的最小值和分形维数计算模型,确定分形维数和;基于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函数关系、平均孔喉直径的函数关系、平均迂曲度的函数关系和多孔介质特征长度的函数关系,确定孔隙分形维数的函数关系;基于孔隙分形维数的函数关系和分形维数和,确定孔隙分形维数和迂曲度分形维数,提高了确定页岩储层孔隙特征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