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井返排阶段产能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5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63443.5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返排阶段产能定量评价方法,涉及页岩气开发研究领域,包括:根据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将返排阶段划分为:“开井‑见气”阶段、“见气‑井口压力达峰值”阶段和“井口压力递减”阶段;其中:“开井‑见气”阶段,不评价气井的产气能力;“见气‑井口压力达峰值”阶段,根据气体从裂缝系统向井口快速突破的能力评价气井的产气能力;“井口压力递减”阶段,通过耦合产量和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评价气井的产气能力;本发明,既能实现返排阶段产能快速评价,同时在不同返排制度条件下均能适用,且因该指标是由阶段时间内的实际生产动态数据计算获得,受生产数据异常、人为判断差异影响小,相较于无阻流量指标更具有客观性。

    基于动态监测确定页岩气井最佳油嘴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91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16322.0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监测确定页岩气井最佳油嘴的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利用井斜数据,建立井轨迹模型;基于钻进过程中倾斜角度的大小,结合水平段钻井过程中增斜、降斜情况,建立多种井轨迹变化模型;利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手段,录取水平段每个射孔簇的产气量和产水量;计算出每簇产气占比和产水占比;根据每簇产气量、产水量情况确定簇效率;结合多种井轨迹变化模型,得到不同油嘴大小时簇效率变化情况;计算不同油嘴上调过程中的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建立油嘴大小与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变化关系曲线、油嘴大小与簇效率变化关系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为兼顾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和簇效率的最佳油嘴大小。本发明可实现生产效果最优化。

    复杂缝网四维地应力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59887.7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页岩气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缝网四维地应力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三维地质模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三维天然裂缝离散模型、三维水利裂缝模型和复杂缝网离散裂缝模型建立页岩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页岩气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不同时刻的压力场数据,将压力场数据与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得到的静态地应力作为基于有限元地应力模拟方法的输入数据,对不同时刻的流体压力场和地层应力场进行流固耦合,获得基于时空变化的四维地应力。本申请解决了页岩气储层压裂后形成复杂缝网,常规地应力模拟方法难以模拟地应力随时间和空间的时空演化过程,导致不能准确反映页岩气储层地应力变化的问题。

    一种深层页岩气压裂返排规律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32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67614.1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层页岩气压裂返排规律分析方法,包括:确定页岩气井返排液量预测模型;在当前迭代中:结合裂缝系统的产能方程与基质系统的产能方程,利用裂缝系统的目前压力、基质系统的目前压力以及井底流压,计算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和基质系统的累积产量;根据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确定裂缝系统的累积返排液量;结合裂缝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与基质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利用裂缝系统的累积产量、基质系统的累积产量、裂缝系统的原始压力以及基质系统的原始压力计算下一迭代的裂缝系统的目前压力和基质系统的目前压力。本发明方法,能够对页岩气井的返排液量进行预测,流程简单,可推广性强。

    一种页岩气井返排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0934475.7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返排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页岩气井,首先根据井口瞬时产气量、井口瞬时产水量、无量纲气体的体积系数以及无量纲水的体积系数计算得到等效地面总流量,然后根据等效地面总流量、原始地层拟压力以及气井井底流拟压力计算产量规整化压力,绘制产量规整化压力、返排阶段气井节流阀尺寸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关系曲线表明气井产能增强和储层改善的情况下绘制等效地面总流量与时间双对数曲线,根据等效地面总流量与时间双对数曲线求取页岩气井综合参数,最后建立页岩气井综合参数与最终可采储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应关系确定页岩气井类型,能够反映出页岩气井压裂改造后储层改善程度和对气井返排阶段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页岩气藏中气井早期生产能力及设计返排制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3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31000.0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评价页岩气藏中气井早期生产能力及设计返排制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按照已有地质分区,将页岩气区细分为地质模式和开发单元;分类收集汇总原始返排数据;步骤S2:计算并整理参数;步骤S3:确定见气至峰值压力阶段最优的等效油嘴平方及返排效果评价指标界限;步骤S4:确定开井至峰值产量阶段最优的等效油嘴平方及返排效果评价指标界限;步骤S5:设计不同地质条件下的返排制度。本发明通过建立新的指标参数来评价气井返排效果,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返排气井,划分不同的评价指标界限,并可以实现返排制度的差异化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