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061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611034339.9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琼氏不动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琼氏不动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206,其具有优异的产表面活性性能,可代谢产生多种类型的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可应用于微生物采油,具有对油藏环境适应性强、生物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5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76895.3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及包含其的复合菌与相关应用,具体提供了一种赤红球菌,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0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菌制剂,其中包括所述的赤红球菌CGMCC No.16039,还进一步包括变形假单包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和/或琼氏不动杆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本发明的赤红球菌和包含其的复合菌制剂,可以以腈类化合物作为唯一能源进行生长繁殖,可降解丙烯腈废水中的腈类化合物等污染物,降低丙烯腈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从而提高丙烯腈废水的可生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519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597680.1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3909的耐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基因工程菌,该基因工程菌的受体菌株为一株不耐高温、可在37℃时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的JD菌(Enterobacter sp.),供体菌为嗜热菌GW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本发明通过电击转化法将GW菌的基因组DNA转移至JD菌中,得到可在50℃以上高温条件下产生胞外水不溶性多糖的基因工程菌,该基因工程菌可用于高温油藏的调剖,通过对高渗透层进行选择性封堵,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本发明还为微生物采油所用菌株适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3625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40945.0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活化油藏及交联聚合物驱替剩余油的方法,其在注入井第一段塞沿油藏水驱主流线注入调剖体系,再不间断在该段塞内注入微生物激活剂;按照上述方式,依序注入3-5个段塞;以低于原来50%的注水速度继续注水3个月;向段塞内注入微胶联聚合物溶液进行驱油。本发明一种微生物活化油藏及交联聚合物驱替剩余油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油井附近剩余油尤其是阁楼油难以驱动的问题,提高剩余油流动性,提高了石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3296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52417.5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所述菌种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46的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菌。该工程菌为不耐高温的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的JD菌(Enterobacter sp.)与耐热菌AJ菌(Geobacillus sp.)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法得到,其可在45℃条件下产生高质量的胞外水不溶性多糖。本发明的融合工程菌与油藏内源微生物共同培养时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用于中高温油藏的调剖,通过对高渗透层进行选择性封堵,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并为微生物采油所用菌株适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0876895.3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12N1/2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丙烯腈废水COD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利用一种复合菌制剂降解丙烯腈废水COD的方法,其中的复合菌制剂包括赤红球菌CGMCC No.16039,还进一步包括变形假单胞菌和/或琼氏不动杆菌。本发明的技术可降解丙烯腈废水中的腈类化合物等污染物,降低丙烯腈废水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从而提高丙烯腈废水的可生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1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38339.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纳米流体及其在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具体提供了一种生物基纳米流体组合物,其包括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和SiO2纳米颗粒,其中,SiO2纳米颗粒与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0~500∶1~5。应用时将所述生物基纳米流体组合物配制成流体,所述流体中,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00mg/L~1000mg/L,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为10mg/L~50mg/L,本发明的生物基纳米流体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油率,降低注入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566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09269.9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粘土矿物中Fe(III)的变形杆菌及其抑制粘土膨胀性应用。本发明的变形杆菌的保藏号为CGMCC No.15331,该菌株具有铁还原活性、兼性厌氧、电子供体利用比较广泛,可以高效还原柠檬酸铁和蒙脱石中的Fe(III),不仅可以用于低渗透油藏中粘土矿物的溶蚀,而且还可以通过菌种自身及其代谢产物还原油藏中易水化膨胀粘土矿物中三价铁离子,进行晶格结构改变和物相转化从而达到提高渗透率以及通道减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3296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2417.5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所述菌种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7346的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菌。该工程菌为不耐高温的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的JD菌(Enterobacter sp.)与耐热菌AJ菌(Geobacillus sp.)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法得到,其可在45℃条件下产生高质量的胞外水不溶性多糖。本发明的融合工程菌与油藏内源微生物共同培养时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用于中高温油藏的调剖,通过对高渗透层进行选择性封堵,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并为微生物采油所用菌株适用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126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180648.3
申请日:2010-05-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处理的耐盐降解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耐盐降解菌是保藏编号为CGMCC No.3706、CGMCC No.3707或CGMCC No.3708的食酸菌,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食酸菌在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所述的食酸菌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水的方法。本发明的食酸菌是耐盐高效降解高浓度化工废水微生物菌种,具有对高浓度化工废水适应性强、生物稳定性好等特点,能够在高矿化度及较高的盐含量条件下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水的COD。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