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910409591.0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107 ,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地面主机、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水声通讯装置、水下主机、信号转换器和超声波装置,水声通讯装置包括水声通讯水上部件和水声通讯水下部件,水声通讯水上部件与水声通讯水下部件通过无线连接。本发明公开的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由供电开关、远程唤醒装置和电池组组成的电力供应系统为水下主机和超声波装置供电,保证了水下设备的电力供应;水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之间没有采用电缆连接,而是水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之间采用水声通讯双向传输的方式,避免了电缆随隔水管下水安装,减轻了安装难度,节省了安装时间,减少了人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409594.4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谱特征分析方法的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及方法,该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包括水下主机、隔水管、水下监测装置、地面主机和数据分析器;该隔水管气侵监测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获取监测数据、绘制谱特征参数随时间变化曲线,根据监测信号谱特征参数与基础数据谱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确定隔水管是否发生气侵。本发明公开的基于谱特征分析方法的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及方法,操作简便,且用其来识别隔水管是否发生气侵和判断气侵程度,精度灵敏,可靠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4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486586.3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裂缝发育储层水驱油的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基于裂缝性储层中不同产状裂缝岩心注水驱替流线特征,将基质划分若干线性子区域,将水驱油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线性子区域耦合求解问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注入区、裂缝区以及采出区,分别创建对应的线性流模型,依次对各个线性流模型进行求解,求解注入端基质区线性驱替解析解,裂缝线性导流数值解,出口端基质驱替解析解,并耦合基质与裂缝系统线性流,将水驱油二维问题转化为一维线性子区域耦合求解问题,获得带缝岩心水驱油三区线性流动半解析解,进而获得裂缝发育储层压力分布和饱和度分布,实现了对裂缝发育储层水驱油过程的准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048173.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9D163/02 , C09D183/04 , C09D7/61 , B05D1/06 , B05D3/02 , B05D7/14 , B05D7/22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喷涂方法与应用,金属涂层组合物包括混合的高聚物粉末颗粒、无机粉末颗粒和助剂粉末颗粒,所述高聚物粉末颗粒和助剂粉末颗粒为微米级粉末颗粒,所述无机粉末颗粒包括纳米级粉末颗粒;所述组合物由混合后的上述颗粒进行机械捏合而形成。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金属涂层空隙率大、易产生电击穿和喷涂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粉末涂层的厚度同时降低空隙率的金属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喷涂方法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6001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48173.0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9D163/02 , C09D183/04 , C09D7/61 , B05D1/06 , B05D3/02 , B05D7/14 , B05D7/22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喷涂方法与应用,金属涂层组合物包括混合的高聚物粉末颗粒、无机粉末颗粒和助剂粉末颗粒,所述高聚物粉末颗粒和助剂粉末颗粒为微米级粉末颗粒,所述无机粉末颗粒包括纳米级粉末颗粒;所述组合物由混合后的上述颗粒进行机械捏合而形成。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金属涂层空隙率大、易产生电击穿和喷涂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粉末涂层的厚度同时降低空隙率的金属表面涂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喷涂方法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59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749356.3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 B63B21/27 ,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主体、浮筒、I型通道、柔性跨接管和系泊系统;浮筒设置于丛式管汇主体的底部,多个I型通道设置在浮筒内,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分别与I型通道连接;多根柔性跨接管的远端通过第一自动脱接器分别与固定在海底的多个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近端通过I型通道分别与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连接;系泊系统的远端固定于海底,近端通过第二自动脱接器与丛式管汇主体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大型水下基础结构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汇的水下基础安装的费用,降本增效,创建“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新一代水下集输原创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3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193444.X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 B63B21/27 , B63B21/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本体,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浮筒,若干浮筒设置于丛式管汇本体的底部,以使丛式管汇悬浮于水下;深水功能舱,若干深水功能舱固定于海底;水下柔性跨接管,水下柔性跨接管的一端与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另一端与丛式管汇本体上的生产毂座连接,以形成生产回路;系泊系统,系泊系统的一端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丛式管汇本体连接,以使丛式管汇本体稳定的悬浮在水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大型水下基础结构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汇的水下基础安装的费用,降本增效,创建“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新一代水下集输原创概念。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888526.6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01 , E21B4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的安装方法,该水下悬浮丛式管汇主要由丛式管汇主体和设置在丛式管汇主体底部的浮筒组成,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方法通过充气排水使水下悬浮丛式管汇悬浮于距离海底平面一定高度的位置,通过水下悬浮丛式管汇所受浮力与悬浮管汇、锚链以及柔性跨接管重力的差值提供锚链的张紧力,实现悬浮管汇的张力腿式锚泊固定。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安装方法只能用于安装固定海底平面的管汇系统这一缺陷,能够实现管汇易回收再重复利用,可大大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81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09591.0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7/107 , E21B4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地面主机、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水声通讯装置、水下主机、信号转换器和超声波装置,水声通讯装置包括水声通讯水上部件和水声通讯水下部件,水声通讯水上部件与水声通讯水下部件通过无线连接。本发明公开的隔水管气侵监测装置由供电开关、远程唤醒装置和电池组组成的电力供应系统为水下主机和超声波装置供电,保证了水下设备的电力供应;水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之间没有采用电缆连接,而是水上设备和水下设备之间采用水声通讯双向传输的方式,避免了电缆随隔水管下水安装,减轻了安装难度,节省了安装时间,减少了人力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9983.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水平井分段置换压井方法及装置,具体包含:当水平井钻进至水平段且发生气侵时,做关井处理并监测套管压力情况;在套管压力达到预定阈值时,获得当前关井套压和关井立压;以关井套压和关井立压为基准,监测套管压力于预定周期内的变化情况,当套管压力呈上升趋势时,通过体积法置换排除水平井的直井段内气体;当预定周期内套管压力不再上升时,通过钻柱向水平井的水平段注入压井液将水平井的水平段内气体压入水平井的直井段内,并通过体积法置换排除水平井的直井段内气体;持续监测套管压力于预定周期内的变化情况,当预定周期内套管压力不再上升时,通过大排量循环方式清除水平井的圈闭气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