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浆、回炼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制备油品的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80504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11298680.9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浆、回炼油和焦化蜡油混合制备油品的工艺及装置。该工艺包括:将催化裂化工艺产生的油浆、回炼油与延迟焦化工艺产生的焦化蜡油混合获得混合油,将混合油进行两级萃取工艺;一级萃取采用萃取剂二甲基亚砜,萃取后获得一级萃取液和一级萃余液;一级萃取液经过汽提获得富芳烃油,一级萃余液经过汽提获得一级萃余油;一级萃余油进行二级萃取,二级萃取采用萃取剂N,N‑二甲基乙酰胺,萃取后获得二级萃取液和二级萃余液;二级萃取液经过蒸汽汽提获得烯烃和芳烃,二级萃余液经过汽提获得富饱和烃油。本发明提出先将三种油品混合萃取,萃取相用于生产沥青调和油和针状焦等碳素材料,萃余相用作催化原料或加氢生产润滑油。

    多线圈结构的随钻核磁共振测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694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5615.2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线圈结构的随钻核磁共振测井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钻铤骨架,钻铤骨架中心轴处穿设有供钻井液流通的泥浆管,设于钻铤骨架内的仪器探测器以及接口电路,仪器探测器包括在泥浆管上同轴套设、且上下相对设置用于产生静磁场的磁体以及多线圈结构,多线圈结构包括与泥浆管同轴心设置的主线圈以及设于主线圈周向的三个方位线圈,主线圈以及方位线圈均通过调谐电路与接口电路连接,且通过接口电路使得在主线圈发射射频脉冲后选择主线圈单独接收回波信号或选择主线圈与方位线圈共同接收回波信号,增加了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探测到的地质信息的种类,提高了对地质信息了解的全面性,且具备方位分辨能力,能很好的满足探井要求。

    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开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158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710001621.5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开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部署生产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上部盖层部署注入井;向注入井中注入CO2,当CO2覆盖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上部盖层时,停止注入CO2;当上部盖层沉积物内CO2水合物生长停止,或当CO2水合物平均饱和度大于30%后,采用降压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当采出气体组成中CO2摩尔含量大于90%时,停止开采,关闭生产井,完成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改造开采。该方法可以防止天然气非可控逸散以及开采过程中海水对储层的侵淹,降低水束缚效应,提高产气率,同时维持地层力学稳定性。

    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79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49356.3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柔性跨接管的水下悬浮丛式管汇系统,包括丛式管汇主体、浮筒、I型通道、柔性跨接管和系泊系统;浮筒设置于丛式管汇主体的底部,多个I型通道设置在浮筒内,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分别与I型通道连接;多根柔性跨接管的远端通过第一自动脱接器分别与固定在海底的多个深水功能舱中的干式水下采油树连接,近端通过I型通道分别与生产毂座上的管汇支管连接;系泊系统的远端固定于海底,近端通过第二自动脱接器与丛式管汇主体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水下丛式管汇不易弃置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特别是避免了使用大型水下基础结构物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传统管汇的水下基础安装的费用,降本增效,创建“易回收、可重复利用”的新一代水下集输原创概念。

    一种利用CO2和H2的混合气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216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17147.6

    申请日:2014-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043/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O2和H2的混合气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降压开采方式采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的游离气直至水合物矿藏温度对应的平衡压力或之上5%-10%,向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注入CO2和H2的混合气A,使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置换得到CH4和水;通过降压开采方式采出由置换释放出的CH4和剩余的混合气A形成的混合气B;将混合气B通过水蒸汽重整,得到CO2和H2的混合气C;将混合气C分离,获得氢气,以及CO2和H2的混合气D;将混合气D循环注入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继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本发明的降压、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天然气开采效率,又能够克服采出物中甲烷摩尔分率低、难分离的缺点,从而降低了开采成本。

    一种利用CO2和H2的混合气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216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17147.6

    申请日:2014-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2043/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O2和H2的混合气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降压开采方式采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中的游离气直至水合物矿藏温度对应的平衡压力或之上5%-10%,向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注入CO2和H2的混合气A,使天然气水合物发生分解,置换得到CH4和水;通过降压开采方式采出由置换释放出的CH4和剩余的混合气A形成的混合气B;将混合气B通过水蒸汽重整,得到CO2和H2的混合气C;将混合气C分离,获得氢气,以及CO2和H2的混合气D;将混合气D循环注入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继续开采天然气水合物。本发明的降压、置换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既能够提高天然气开采效率,又能够克服采出物中甲烷摩尔分率低、难分离的缺点,从而降低了开采成本。

    核磁共振脉冲序列自适应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1860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027355.4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脉冲序列自适应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伽马设备在上提测井过程中测得的不同时刻下的伽马实测值,确定伽马设备分别到达第一岩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以及所述伽马设备与核磁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获得自所述第二时刻起所述核磁设备到达所述第一岩层的下表面所需的第二时长;自所述第二时刻起经过第二时长时,向所述核磁设备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岩层类型对应的第一核磁共振脉冲序列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时长。上述方案通过实时切换到最佳脉冲序列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提升测井的准确性。

    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855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053137.3

    申请日:202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随钻核磁共振探头的静磁场,根据静磁场确定静磁场对应的目标射频磁场;根据目标射频磁场确定电感值最小时,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的天线参数;根据天线参数构建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以使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产生最优射频磁场,使随钻核磁共振探头能够根据最优射频磁场激发共振信号,并接收共振信号对应的反馈信号,基于反馈信号获取原状地层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设计得到的随钻核磁共振探头天线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与理论中的目标射频磁场相似的最优射频磁场,进而使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可以准确地探测原状地层信息。

    核磁共振脉冲序列自适应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186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027355.4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脉冲序列自适应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伽马设备在上提测井过程中测得的不同时刻下的伽马实测值,确定伽马设备分别到达第一岩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的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基于所述第一时刻至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长,以及所述伽马设备与核磁设备之间的距离,计算获得自所述第二时刻起所述核磁设备到达所述第一岩层的下表面所需的第二时长;自所述第二时刻起经过第二时长时,向所述核磁设备发送切换指令,所述切换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岩层类型对应的第一核磁共振脉冲序列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一时长。上述方案通过实时切换到最佳脉冲序列模式进行数据采集,提升测井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