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4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32938.8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碳不同封存方式实验用联合设备,包括驱替装置、封存反应装置和测量装置,驱替装置包括驱替泵以及并联设置的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驱替泵与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的并联连接的第一端连接,封存反应装置的进口端与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的并联连接的第二端连接,测量装置包括称重器、第一压力检测器、气液分离器、气量计和矿物分析仪,第一压力检测器置于水油中间容器内,气液分离器与封存反应装置的出口端连接,从而使得可以通过一套设备对多种封存方式下的二氧化碳封存量进行评估,相较于现有技术独立进行不同的封存实验,明显减少了实验步骤和人工操作,提升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0118126.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B43/1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判别方法,根据原油在多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氧化特征曲线的分布特征划分三个氧化反应阶段,分别获取三个氧化反应阶段的各自的不同转化率数值,再根据氧化特征曲线,并结合OFW等转化率法的表达式求得三个氧化阶段所对应的活化能,同时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原油在不同氧化阶段的指前因子,再将求得的所述活化能与所述指前因子分别与对应的预设数据进行对比,用以判断油藏注空气驱的可行性。由此,本申请在优化氧化动力学参数模型基础上,求解精确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参数,从而为预测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281137.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井异步注CO2吞吐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实验系统包括驱替装置、第一开采装置、第二开采装置、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阀体组件,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均包括岩心夹持器、导出管路、回压组件和油量计量仪器,导出管路设置在岩心夹持器的第一端并用于导出开采介质,第一连接管路将驱替装置分别与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的导出管路进行连接,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的岩心夹持器的第二端,阀体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管路上的第三控制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用同一实验系统进行两种开采方式的对比研究,为致密油衰竭开发后开发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18126.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B43/1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动力学参数的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判别方法,根据原油在多个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氧化特征曲线的分布特征划分三个氧化反应阶段,分别获取三个氧化反应阶段的各自的不同转化率数值,再根据氧化特征曲线,并结合OFW等转化率法的表达式求得三个氧化阶段所对应的活化能,同时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原油在不同氧化阶段的指前因子,再将求得的所述活化能与所述指前因子分别与对应的预设数据进行对比,用以判断油藏注空气驱的可行性。由此,本申请在优化氧化动力学参数模型基础上,求解精确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参数,从而为预测油藏注空气驱可行性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132938.8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碳不同封存方式实验方法,方法用联合设备包括驱替装置、封存反应装置和测量装置,驱替装置包括驱替泵以及并联设置的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驱替泵与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的并联连接的第一端连接,封存反应装置的进口端与水油中间容器和二氧化碳中间容器的并联连接的第二端连接,测量装置包括称重器、第一压力检测器、气液分离器、气量计和矿物分析仪,第一压力检测器置于水油中间容器内,气液分离器与封存反应装置的出口端连接,从而使得可以通过一套设备对多种封存方式下的二氧化碳封存量进行评估,相较于现有技术独立进行不同的封存实验,明显减少了实验步骤和人工操作,提升了实验效果和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42843.2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陈浩 , 刘希良 , 吴雨婷 , 徐程浩 , 高帅强 , 程威铭 , 武艺 , 刘海鹏 , 左名圣 , 于海增 , 杨宝玺 , 张一琦 , 张汝玮 , 李泊锐 , 蒋璇恺 , 王鸿儒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CO2驱油藏流体时空变化特征的多相带判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观测位置的地层流体的相态数据和油藏含油饱和度;将相态数据输入至数值模拟组分模型,以输出地层流体的流体特征参数;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流体特征参数输入至储层地质模型,并将生产井模块的生产压力设置为预设压力;依次改变注入井模块的CO2注入量,以通过储层地质模型分别输出与每次CO2注入量对应的第一CO2驱油参数;根据第一CO2驱油参数确定注入井与生产井之间的不同相带分布特征。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直观精准地描述CO2驱油的过程,精确预测生产井见气时间、混相带范围、剩余油挖掘潜力等,节约了驱油成本,保护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281137.3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井异步注CO2吞吐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实验系统包括驱替装置、第一开采装置、第二开采装置、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阀体组件,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均包括岩心夹持器、导出管路、回压组件和油量计量仪器,导出管路设置在岩心夹持器的第一端并用于导出开采介质,第一连接管路将驱替装置分别与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的导出管路进行连接,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第一开采装置和第二开采装置的岩心夹持器的第二端,阀体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管路上的第一控制阀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管路上的第三控制阀。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用同一实验系统进行两种开采方式的对比研究,为致密油衰竭开发后开发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5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335832.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咸水层地质埋存定量研究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中间容器组件、回压组件、计量组件和用于放置岩样的高温高压反应釜;中间容器组件包括CO2中间容器和地层水中间容器,地层水中间容器向高温高压反应釜内注入模拟地层水,CO2中间容器用于向高温高压反应釜内通入CO2,以使CO2和模拟地层水饱和接触反应;回压组件包括对CO2中间容器和地层水中间容器施加驱替压力的第一回压泵、从底部对高温高压反应釜施加压力的第二回压泵以及从顶部对高温高压反应釜施加压力的第三回压泵;计量组件用于计量CO2和模拟地层水的初始量和反应后的产出量。该装置能够实现CO2地质埋存过程中埋存机制及其潜力的定量计算,模拟精度高,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7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642843.2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陈浩 , 刘希良 , 吴雨婷 , 徐程浩 , 高帅强 , 程威铭 , 武艺 , 刘海鹏 , 左名圣 , 于海增 , 杨宝玺 , 张一琦 , 张汝玮 , 李泊锐 , 蒋璇恺 , 王鸿儒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CO2驱油藏流体时空变化特征的多相带判别方法。包括:获取待观测位置的地层流体的相态数据和油藏含油饱和度;将相态数据输入至数值模拟组分模型,以输出地层流体的流体特征参数;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流体特征参数输入至储层地质模型,并将生产井模块的生产压力设置为预设压力;依次改变注入井模块的CO2注入量,以通过储层地质模型分别输出与每次CO2注入量对应的第一CO2驱油参数;根据第一CO2驱油参数确定注入井与生产井之间的不同相带分布特征。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直观精准地描述CO2驱油的过程,精确预测生产井见气时间、混相带范围、剩余油挖掘潜力等,节约了驱油成本,保护了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6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0949666.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Q50/02 , G01N3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砂岩储层开采方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分类低渗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的数值,低渗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基于低渗砂岩储层的各物理特性与预设核心指标的关联性确定得到,预设核心指标根据低渗砂岩储层的渗透率、孔隙度和启动压力梯度共同确定得到;将各主控因素的数值带入预设的综合分类算法,计算实际量化值;根据实际量化值所属的目标数值区间,确定与目标数值区间对应的目标类别,不同类别的数值区间基于将样本低渗砂岩储层的实际量化值通过给定聚类中心数的聚类算法结合概率分布确定得到;按与目标类别对应的开采方式,对待分类低渗砂岩储层进行开采。该方法可更准确的确定对应的开采方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