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77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058630.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气合层开采流固耦合气水非线性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注入泵、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介质循环泵、收集装置、后处理装置、岩心夹持器、扫描系统、橡胶套筒、应变片、电流‑压力转换器和并联岩心,应用该装置时,首先识别致密气储层地质构造,选取代表性储层;缩放岩心,确定研究层位排列顺序;制备并联岩心;组装岩心和实验设备;进行并联实验和结果分析。该方法通过应变片能有效测定并联岩心中每层岩心所受压力的大小,并反映致密气藏在并联状态下每层的气水两相流动规律,对认识气水流动规律,指导致密气藏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877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058630.3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密气合层开采流固耦合气水非线性渗流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注入泵、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介质循环泵、收集装置、后处理装置、岩心夹持器、扫描系统、橡胶套筒、应变片、电流-压力转换器和并联岩心,应用该装置时,首先识别致密气储层地质构造,选取代表性储层;缩放岩心,确定研究层位排列顺序;制备并联岩心;组装岩心和实验设备;进行并联实验和结果分析。该方法通过应变片能有效测定并联岩心中每层岩心所受压力的大小,并反映致密气藏在并联状态下每层的气水两相流动规律,对认识气水流动规律,指导致密气藏的开发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00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28880.7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尺度裂缝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对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确定地震主频;根据地震主频确定时窗,计算地震相干体;从地震相干体中提取目的层沿层切片;确定最佳模态分解个数,针对沿层切片进行分解,进而识别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裂缝。本发明通过分解因子确定变分模式分解的最佳分解个数,将地震相干切片分解为不同频带的模态,可反映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裂缝,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61772.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河流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与沉积演化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目的层的岩心样品进行分析,确定目的层的岩性和沉积环境;利用岩心样品的分析结果对选取的测井曲线进行组合和标定,获取岩性敏感曲线及其岩性敏感变化特征;利用岩性敏感曲线的岩性敏感变化特征,对标志层和高频层序界面进行识别以及对测井相和地震相进行标定;利用识别结果和标定结果,通过井震结合建立高频层序格架并以此来划分目的层的目的小层,在测井相和地震相的综合响应特征的分析约束下,分析沉积微相平面展布以及主河道的沉积演化过程。本发明能够准确描述以高频层序为约束和划分单元的沉积微相展布,并进行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演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8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208660.7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酸盐岩储层对比方法,该方法以高频层序格架为约束进行沉积微相横向连井对比,得到沉积微相的横向展布特征,并根据总孔隙度的不同对储层分类,在高频层序格架的约束下,结合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的横向展布特征进行储层的横向连井对比以得到储层的横向展布特征。高频层序格架的应用避免了横向连井对比过程中串层和不等时的问题,根据总孔隙度的不同划分储层,并引入高频层序格架约束和沉积微相横向展布特征进行横向连井对比,能够精细刻画储层的横向展布特征,提高了储层的横向连井对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590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221903.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CO2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实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试凝析气藏流体PVT物性参数;在获得凝析气藏流体PVT物性参数的基础上,以定容衰竭实验为测试基础,进行等容加气实验。本发明方法可以优选合理工作制度,解决目前凝析油气藏以衰竭式方法开采,能量下降快,凝析油损失于地下,采出程度较低的难题。为编制凝析气藏注CO2开发方案,有效的提高凝析油气的采收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089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10222445.4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多层合采气井的合层渗透率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地层模拟器,在其内部叠置有多层岩芯,在相邻的岩芯之间设置有隔层,在地层模拟器的顶壁和底壁与相应的岩芯之间均设置有能变形的密封垫从而在顶壁和/或底壁与相应的密封垫之间形成覆压流体室,在地层模拟器的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相应的岩芯连通的测量气入口,在地层模拟器的壳体底壁上设置有与覆压流体室连通的覆压流体入口,延伸穿过地层模拟器的顶壁并且穿过所有岩芯的用于引出测量气的模拟井筒,测量模拟井筒的恒定出气量,并通过出气量得到多层合采气井的合层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885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21903.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70 , E21B43/164 , E21B4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CO2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的实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试凝析气藏流体PVT物性参数;在获得凝析气藏流体PVT物性参数的基础上,以定容衰竭实验为测试基础,进行等容加气实验。本发明方法可以优选合理工作制度,解决目前凝析油气藏以衰竭式方法开采,能量下降快,凝析油损失于地下,采出程度较低的难题。为编制凝析气藏注CO2开发方案,有效的提高凝析油气的采收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54571.7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F24D15/02 , F24T50/00 , E21B43/29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煤气化的循环地热供暖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U型地热井,部署在地下煤气化区域上方砂岩层,内部有热介质循环流动;地热系统,其入口通过热泵与U型地热井的采出端连接,其出口与U型地热井的注入端连接,实现热介质的循环;U型煤气化通道,其水平段部署在地下煤气化区域,使煤气化区域与砂岩层产生热量,加热热介质;从U型地热井的注入端注入热介质,水平段与砂岩层通过套管方式实现中深层地热能的采集,从U型地热井采出热介质进入地热系统,为末端用户供暖。本发明通过产出井煤气传输过程中的热能,提高地下气化热能的利用率,解决煤气化后生产出来的煤化气中CO2排放问题,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0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0242147.X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界面相的超临界CO2‑凝析气多相渗流模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CO2‑凝析气体系基础参数;(2)建立考虑界面相的超临界CO2‑凝析气体系的渗流模型;(3)以长岩心实验为基础,建立三维长岩心数值模型,导入注入端CO2注入量及生产端凝析油气产量数据、相渗曲线以及热力学参数,并通过实验拟合,计算获得注入CO2的PV数与出口端生产凝析气的产量关系;(4)在长岩心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建立储层模型,计算获得每个网格块CO2、凝析气及界面相饱和度和压力参数,作图可视化CO2驱替凝析气过程中“界面相”的渗流过程。本发明为评价凝析气藏CO2驱气机理及驱替效果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