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569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555672.4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33/138 , G01P5/20
Abstract: 一种模拟固井注水泥顶替效率测量方法,包括:1).以PIV系统作为测量设备;2).在模拟井筒内分别注入被顶替液和顶替液,并在顶替液流场中散布示踪粒子;3).通过PIV系统的激光器使示踪粒子产生散射光;通过PIV系统的CCD相机实时拍摄并记录下示踪粒子在流场中的位置;4).获得示踪粒子在流场的运动图像,运动图像中选取相等时间间隔的一组作为分析识别信息,得出示踪粒子在不同时段在模拟井筒的环空截面内所占面积;5).通过模拟井筒的环空截面总面积及分析识别得到数据,得出顶替液对被顶替液在某一时段的顶替效率,6).通过得到的不同时间段模拟井筒内顶替效率,绘制出顶替效率曲线图,得出模拟井筒内整体顶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876639.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气藏排水采气工艺制度优化方法,包括下列技术措施:步骤1.以区域内已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的气井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得影响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的特征因子;步骤2.按关联度将获得的特征因子排序;步骤3.建立基于排水采气工艺有效性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步骤4.以特征因子贡献率为目标,开展特征因子逐次分析,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步骤5.去除导致训练样本识别错误率增大的特征因子;建立区域性气藏排水采气工艺的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可靠地提高排水采气工艺在复杂气藏气井内应用的预测有效性,从而能够有效保障排水采气工艺在复杂气藏气井内的实施成功率,进而显著的提高采收率、有效降低气井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876639.1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气藏排水采气工艺制度优化方法,包括下列技术措施:步骤1.以区域内已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的气井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得影响气井排水采气工艺的特征因子;步骤2.按关联度将获得的特征因子排序;步骤3.建立基于排水采气工艺有效性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步骤4.以特征因子贡献率为目标,开展特征因子逐次分析,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步骤5.去除导致训练样本识别错误率增大的特征因子;建立区域性气藏排水采气工艺的预测模型。本发明能够可靠地提高排水采气工艺在复杂气藏气井内应用的预测有效性,从而能够有效保障排水采气工艺在复杂气藏气井内的实施成功率,进而显著的提高采收率、有效降低气井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55698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5672.4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7/00 , E21B33/138 , G01P5/20
Abstract: 一种模拟固井注水泥顶替效率测量方法,包括:1)以PIV系统作为测量设备;2)在模拟井筒内分别注入被顶替液和顶替液,并在顶替液流场中散布示踪粒子;3)通过PIV系统的激光器使示踪粒子产生散射光;通过PIV系统的CCD相机实时拍摄并记录下示踪粒子在流场中的位置;4)获得示踪粒子在流场的运动图像,运动图像中选取相等时间间隔的一组作为分析识别信息,得出示踪粒子在不同时段在模拟井筒的环空截面内所占面积;5)通过模拟井筒的环空截面总面积及分析识别得到数据,得出顶替液对被顶替液在某一时段的顶替效率,6)通过得到的不同时间段模拟井筒内顶替效率,绘制出顶替效率曲线图,得出模拟井筒内整体顶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09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5098.7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045 , C09K8/50 , C09K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溶暂堵剂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可溶原料组成:镁合金粒料60~90%,镁合金薄片6~39%,纤维1~4%。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烘干预处理好的镁粉、铝粉、铁粉按配方量加入到熔炼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660~700℃,使镁粉和铝粉熔化,搅拌,使铁粉在镁铝熔融液中混合均匀,在660~700℃的条件下保温25~35分钟;将熔融液浇铸成棒材;冷却至室温;步骤2.将镁合金棒材加工成颗粒状和薄片状;步骤3.将配方量的镁合金粒料、镁合金薄片和纤维按比例混合入携带液中。本发明具有耐高温、封堵强度高、封堵效果稳定、溶解可控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094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945098.7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化压裂用可溶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溶暂堵剂主要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可溶原料组成:镁合金粒料60~90%,镁合金薄片6~39%,纤维1~4%。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烘干预处理好的镁粉、铝粉、铁粉按配方量加入到熔炼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升温至660~700℃,使镁粉和铝粉熔化,搅拌,使铁粉在镁铝熔融液中混合均匀,在660~700℃的条件下保温25~35分钟;将熔融液浇铸成棒材;冷却至室温;步骤2.将镁合金棒材加工成颗粒状和薄片状;步骤3.将配方量的镁合金粒料、镁合金薄片和纤维按比例混合入携带液中。本发明具有耐高温、封堵强度高、封堵效果稳定、溶解可控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960862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56226.4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3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式可退捞矛,包括矛杆和卡瓦,所述矛杆的上部与上部接头组合连接,且所述矛杆的上部开设有相互接通的轴向油孔和径向油孔,在径向油孔以上的矛杆外壁上通过复位弹簧套装有套筒,所述矛杆的下部具有对下行卡瓦扩径的锥形头部;所述卡瓦套装在锥形头部以上的矛杆上,卡瓦的上部与套筒的下部组合连接、且卡瓦的顶部低于矛杆上的径向油孔,该卡瓦的顶部与矛杆外壁和套筒内壁之间组合成环空状的传压液缸。本实用新型利用液缸中液压和复位弹簧的作用实现卡瓦的往复动作,其以简单结构在使用中有效兼顾了抗拉和抗扭,进而有效适用于多种复杂井况,使井内落鱼的打捞灵活化,可靠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549818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722613.7
申请日:2013-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燃烧筒,具有在相同轴向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套置的至少三层筒状结构,各相邻的筒壁间保持有间距,除最内层筒状结构的一轴向端有贯通的进口,以及最外层筒状结构的下方设有排液口外,其余各筒状结构的轴向两端均被封闭,各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分别开设有贯通孔,各相邻的筒状结构筒壁上的贯通孔在周面上错位布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燃烧筒,能够有效的控制返排液体的流向,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气液分离作用,克服了传统燃烧筒气液四溅、污染面积大的缺陷,有利于油气田开展返排液的回收利用,并且还明显的减少了耕地占用面积等,实现了油气田安全经济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202810819U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20451906.1
申请日:2012-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裂滑套,包括自下而上密封连接的下接头、外筒和上接头,外筒上径向设有泄流通孔,在外筒的内孔中设置有内筒,内筒通过剪切销钉静态连接在外筒内,静态的内筒将泄流通孔封堵;下接头、内筒、上接头的内孔内径分别大于投入油管内的启动球直径;内筒上径向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中放置有一个承载球,这些承载球用作承接投入油管内的启动球,落座的启动球与承载球形成外切;外筒的内孔壁面上设有一道环形槽,该环形槽的位置低于静态时的承载球位置。本实用新型只需一次投球,就可改造多层油气储层,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有效降低了油气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2181872U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20297444.8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PC: E21B33/126 , E21B33/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式结构的封隔器,包括中心管以及中心管上自上而下的上接头、衬套、胶筒组、调节套、活塞、缸套和下接头,所述衬套相向于上接头的端头为凸台结构,在凸台圆周面上自下而上设有开口弹性挡环、下“v”形挡环、密封环、上“v”形挡环、触发环和卡簧,开口弹性挡环与下“v”形挡环之间、触发环与卡簧之间分别形成台阶结构,密封环置于开口相向的上、下“v”形挡环之间,卡簧嵌在衬套的凸台圆周面上,将触发环定位;上接头相向于衬套的端头上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内表面为三级台阶结构,与衬套端头的凸台相对应适配。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高、可重复坐封、找漏效率高、泄压后自动解封、下入取出方便和密封可靠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