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7647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15207.X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1 , G06Q50/02 ,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元驱项目二三结合经济最优时机确定方法,该二元驱项目二三结合经济最优时机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整理区块地质开发资料,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步骤2,确定研究区层系井网调整方案;步骤3,研究区层系井网调整,实现流场重构;步骤4,计算研究区二三结合项目投入产出;步骤5,对比不同二元驱转注时机方案经济效益差异,确定目标区最佳的转注时机。该二元驱项目二三结合经济最优时机确定方法考虑因素全面,更加合理、有效的优选转注时机,通过对比不同转注时机方案的累计现金流情况,即可优选出最佳的转注时机。
-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44336.6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驱油藏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时机预测方法,该水驱油藏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时机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和生产动态资料,明确矿场极端耗水层带动态特征;步骤2,进行油藏生产历史反演;步骤3,进行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时机分析;步骤4,建立以注入倍数为目标函数的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时机预测模型。该水驱油藏极端耗水层带形成时机预测方法具有预测流程简单,预测结果可靠,操作易于上手,便于实际矿场推广应用等优势,能够为油藏极端耗水层带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对特高含水油藏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224256.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该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油藏工程和渗流理论,建立过水倍数与含水饱和度的数学关系模型;步骤2.建立满足驱替过程的逻辑关系、数值范围和极限条件的A与含水饱和度Sw的数学模型,确定系数b和n;步骤3.标定极限驱替条件下的残余油饱和度;步骤4.基于上述步骤建立的模型,标定目前条件下的完整相渗比值曲线。该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满足水驱油过程的逻辑关系和极限条件,同时操作流程简单,基础数据准备工作较为容易,能够为完整相渗曲线完整的标定、极限残余油饱和度、极限驱油效率的确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2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498777.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极限驱替的油藏高耗水层带识别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相渗全过程曲线;获取含水饱和度场和液相流量场;确定含水饱和度指标和液相流量指标;识别油藏高耗水层带。本发明方法综合高耗水层带的油水流动特征、实际油藏地质情况及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首次提出以含水饱和度和液相流速双重指标识别油藏高耗水层带,避免高耗水层带误判、错判的情况,为特高含水期油藏实际开发调整提供准确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08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1224256.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该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油藏工程和渗流理论,建立过水倍数与含水饱和度的数学关系模型;步骤2.建立满足驱替过程的逻辑关系、数值范围和极限条件的A与含水饱和度Sw的数学模型,确定系数b和n;步骤3.标定极限驱替条件下的残余油饱和度;步骤4.基于上述步骤建立的模型,标定目前条件下的完整相渗比值曲线。该标定极限驱替残余油饱和度的方法满足水驱油过程的逻辑关系和极限条件,同时操作流程简单,基础数据准备工作较为容易,能够为完整相渗曲线完整的标定、极限残余油饱和度、极限驱油效率的确定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45246.9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描述极端耗水层带演变规律新方法,该描述极端耗水层带演变规律新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极端耗水层带物理模拟实验,建立极端耗水层带界定标准;步骤2,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的数值模拟反演;步骤3,统计极端耗水层带演变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指标,进行极端耗水层带演变阶段划分;步骤4,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建立极端耗水层带耗水量和发育体积表征模型,进行极端耗水层带演变规律描述。该描述极端耗水层带演变规律新方法能够指导实际油藏中处于不同阶段的极端耗水层带的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治理对策,对特高含水期油藏开发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63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42439.3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替套井筛选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目标区块替套井及其周围油水井的多源数据资料;步骤2:通过分析替套井的生产特征,确定替套井生产效果的表征指标;步骤3:分析替套井生产效果的影响因素;步骤4:确定替套井生产效果的敏感性影响因素,形成替套井筛选模型样本库;步骤5:确定出相应的替套井生产效果极限综合评价值;步骤6:建立最佳的替套井筛选模型;步骤7:利用建立的替套井筛选模型,从目标区块低产低效井和已关井的油井中筛选出适合替套生产的潜在替套井。该基于数据驱动的替套井筛选方法实用性强,操作可行,对于油田降本增效,延长特高含水油藏经济寿命期,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140345.6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及天然气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个串珠缝洞体的结构性剩余油动用方法,包括:S1、确认缝洞体是否为左右结构型缝洞体,如是,则进行步骤S2,如否,则中止;S2、根据管柱结构,确定注水方式;之后通过管柱实施过饱和注水;S3、若管柱无法满足注水压力,则更换井口及采油树,并在更换井口内高压注水;S4、注水之后闷井,闷井期间监测井口压力变化,压力恢复后进行开采。本发明先判断缝洞体类型是否为左右结构型缝洞体,如是则根据管柱结构确定注水压力,并且精确注水压力,进行高压注水,注水后开始剩余油的动用,实现剩余油的有效动用,实现稳产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320044.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油气倒置凝析页岩油藏数值模拟初始化方法及系统,所述初始化方法包括:开展室内高压物性实验,获取流体PVT相态;开展相态拟合,建立流体组分模型;根据油藏地质研究认识,建立油藏模型;收集温压资料,构建地层温度和原始地层压力模型;完成数值模型建立及初始化计算。能够为丰富此类凝析页岩油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后续凝析页岩油开发指标优化及调整对策提供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9982.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断裂与应力融合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构造梯度结构张量矩阵T,通过T的特征值与地层构造应力σ的相乘,将断裂赋于相应的应力相对值,将基于张量属性的断裂展布特征结果转变为具有应力性质的断裂储集体数据。本发明预测的断裂破碎空间的立体应力展布,细分了主干断裂应力性质,能够为断裂压力系统划分、断溶体缝洞雕刻、井网调整、注水注气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断溶体的储层刻画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