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043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264434.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RPA‑EC日本血吸虫检测试剂盒,包括: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所述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的每个通道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表面固定有RPA探针,所述RPA探针为可扩增SjR2基因片段的氨基修饰的RPA探针,所述RPA探针通过与所述工作电极表面的键合作用固定于所述工作电极表面,并用牛血清白蛋白及酪蛋白封闭了非特异结合位点;RPA引物,所述RPA引物包括RPA上游引物和RPA下游引物;含RPA组分的冻干粉;醋酸镁;反应缓冲液;亲和素‑HRP酶偶联物;底物溶液以及洗涤液;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所述试剂盒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264850.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25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界面RPA反应、2)电流信号采集、3)结果判定;在界面RPA反应过程中,一端生物素化的扩增产物,与固定于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的工作电极的RPA探针互补结合进行界面RPA扩增在电极界面形成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双链DNA,再与亲和素‑HRP酶偶联物形成复合物,并通过检测HRP催化底物的还原电流实现信号采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810686127.1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
IPC: C12N15/30 , C07K14/44 , C07K16/20 , C12Q1/6893 , G01N33/68 , A61K39/018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田鼠巴贝虫2D41抗原蛋白及其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其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该田鼠巴贝虫2D41抗原蛋白在特异性IgG抗体反应中与14dpi~270dpi的鼠血清有持续高免疫反应,在免疫保护性试验中表现出明显降低虫血症的效果,相比佐剂组和自然免疫组虫血症均值下降35%左右。该2D41抗原蛋白既可用于检测或诊断田鼠巴贝虫病,还可用于制备降低虫血症的治疗和/或预防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016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510061854.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D1、ND4、和16S‑12S rDNA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从而鉴定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样本地域株、和/或对日本血吸虫样本进行地域性种群聚类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简便、准确,且稳定性高,对于鉴定血吸虫病患者的原始感染地,判断病例是原发型还是输入型有很大帮助。也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流行现状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150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39825.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07K14/445 , C12N15/70 , C40B40/10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恶性疟原虫RIFIN基因PF3D7_0833400编码的恶性疟原虫RIFIN重组蛋白,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基因PF3D7_0833400的重组质粒和含有蛋白PfRIFIN‑55的蛋白芯片。还公开了该种恶性疟原虫RIFIN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与对照PfMSP1‑42相比,本发明的蛋白不仅具有较好的可特异性识别感染恶性疟原虫病人血清的能力,且对被恶性疟原虫感染的重症和非重症患者血清免疫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重症患者血清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对非重症患者血清免疫反应的阳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33240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610081438.6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棘球蚴病诊断抗原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细粒棘球绦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chinococcus granulosus Cystatin,EgCystatin)或其基因、或其检测试剂的用途,它们被(i)用于制备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的阳性抗原;和/或(ii)用于制备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或细粒棘球蚴)的试剂或试剂盒。本发明的该抗原对细粒棘球绦虫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非常高,诊断效能远高于其他常规的细粒棘球绦虫抗原。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9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64850.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25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界面RPA反应、2)电流信号采集、3)结果判定;在界面RPA反应过程中,一端生物素化的扩增产物,与固定于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的工作电极的RPA探针互补结合进行界面RPA扩增在电极界面形成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双链DNA,再与亲和素-HRP酶偶联物形成复合物,并通过检测HRP催化底物的还原电流实现信号采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84987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03527.0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IPC: A61K39/00 , A61P33/12 , C07K14/435 , G01N33/5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9/0003 , C07K14/43559 ,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日本血吸虫SjZF-like重组抗原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重组抗原蛋白能诱导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并且减虫率显著提高,可达54.8%,是潜在的疫苗候选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60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61854.5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D1、ND4、和16S-12S rDNA基因序列的聚类分析结果,从而鉴定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样本地域株、和/或对日本血吸虫样本进行地域性种群聚类的方法。本发明方法简便、准确,且稳定性高,对于鉴定血吸虫病患者的原始感染地,判断病例是原发型还是输入型有很大帮助。也为日本血吸虫病的监测和流行现状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84598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0302.5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IPC: C12N15/30 , C07K14/44 , C07K16/20 , C12Q1/68 , A61K39/018 , A61K39/395 , A61P33/02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由上述的分离的基因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体,它特异性的结合上述的一种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蛋白。本发明通过田鼠巴贝虫Bm1524抗原的表达纯化,已进一步建立了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田鼠巴贝虫病诊断方法,可应用于田鼠巴贝虫的科研和防治等不同方面;本发明的疫苗具有预防田鼠巴贝虫感染的效果。本发明的试剂盒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还可以用来检测田鼠巴贝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