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31093.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C07K16/18 , G01N33/58 , G01N33/53 , G01N33/543 , A61K39/395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原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种华支睾吸虫抗原及编码该抗原的分离的基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SEQ ID NO.4所示,进一步使用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了该特异性抗原的核心组份多肽即Cs3P多肽,该多肽含有上述特异性抗原的氨基酸序列中特有的10个氨基酸组成的重复串联多肽,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公开了该合成多肽在制备检测、诊断或预防华支睾吸虫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抗原、合成多肽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构建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可简单、快速、准确检测华支睾吸虫病感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52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160640.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44 ,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钉螺体内感染血吸虫的核酸的反应体系及检测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例优化的LAMP扩增显色剂,以及包含所述显色剂的反应体系和试剂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显色剂的LAMP检测方法。实验表明通过调整显色剂中钙黄绿素和Mn2+的比例,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快速、简便的检测钉螺体内血吸虫感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1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51264.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93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PA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引物探针组合、检测试剂盒和应用。该组合物包含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和探针,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基于RPA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引物探针组合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检测法,建立了一种间日疟原虫的RPA‑LFD检测方法。本发明具有简便性、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的优点,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结果可视,满足现场样本的检测要求;且不需要精密仪器,适合野外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8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601648.0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G01N33/558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球蚴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和检测卡。该试纸条包括硝酸纤维素膜;硝酸纤维素膜上设置有检测线组和质控线;检测线组包括分别包被不同重组棘球蚴抗原的T1检测线、T2检测线和T3检测线;结果判定规则为:①质控线和任意2条或以上检测线都显色,判定结果为阳性;②质控线显色而检测线均不显色,或者质控线显色而检测线仅一条显色,判定结果为阴性;③质控线不显色,无论检测线是否显色,均表示所述棘球蚴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失效,应该重新检测。该检测卡包括壳体和所述试纸条;壳体上依次设置有:登记记录区、观察窗口、加样孔。本发明对包虫病的检测准确度高,结构简单合理,便于独立包装和长期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844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7565.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犬驱蛉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原材料以100质量份计,包括溴氰菊酯1‑6质量份、联苯菊酯0‑6质量份、吡虫啉1‑6质量份、苦味剂0.0002‑0.0008质量份、缓释剂2‑6质量份和芳香剂0.05‑0.2质量份,余量为PVC颗粒;其制备方法为将原材料混合后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的犬驱蛉用复合材料通过缓释配方使有效成分从犬驱蛉用复合材料中缓慢释放出来,可在整个白蛉叮咬季节(5‑10月份)阻断或减少犬只与白蛉之间的黑热病病原体传播;其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应用于如项圈等的犬驱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7376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032276.4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A61K31/495 , A61P3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在治疗包虫病中的应用。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包括氟桂利嗪、桂利嗪、美克洛嗪和西替利嗪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虫病为棘球蚴病,包括囊型包虫病和/或泡型包虫病。本发明采用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针对棘球绦虫,尤其是棘球蚴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将其用于治疗棘球蚴病具有较优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二苯甲基哌嗪类化合物相比本领域临床用于治疗棘球蚴病的阿苯达唑而言,针对体外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微囊的抑制效果具有等同甚至更加突出的效果,氟桂利嗪具有显著性效果。针对体内多房棘球绦虫包囊的抑制效果,桂利嗪的效果要显著优于阿苯达唑。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09065.X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寡核苷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套检测曼氏血吸虫ND1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所述引物组包括正向内引物ND1‑FIP,反向内引物ND1‑BIP,正向外引物ND1‑F3和反向外引物ND1‑B3。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上述引物组、LAMP缓冲液、DNA聚合酶和显色剂。所述检测方法是基于上述试剂盒所提供的一种敏感、快速、且有多种结果观察方式的曼氏血吸虫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33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1115732.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N5/20 , C07K16/20 , C07K16/40 , G01N33/577 , G01N33/573 , G01N33/569 , G01N33/558 , G01N33/58 , G01N33/543 , C12R1/91
Abstract: 优点。本发明提供了八个小鼠杂交瘤细胞。同时提供了一种快速诊断试条,由样品垫、胶体金探针垫、纤维素膜和吸水垫组成,胶体金上含有胶体金标记抗体,纤维素膜上设有四条检测线、一条质控线,胶体金探针垫包含由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结合恶性疟原虫的富组蛋白Ⅱ的单克隆抗体和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结合疟原虫乳酸脱氢酶、三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卵形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单克隆抗体,四条检测线包括特异性结合恶性疟原虫的富组蛋白Ⅱ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三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56)对比文件J.-P. Julien等.Antibodies againstPlasmodium falciparum malaria at themolecular level.Nat Rev Immunol.2019,第19卷(第12期),全文.R.C. Piper等.Opportunities forimproving pLDH-based malaria diagnostictests.Malar J.2011,第10卷(第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34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264434.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RPA‑EC日本血吸虫检测试剂盒,包括: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所述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的每个通道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以及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表面固定有RPA探针,所述RPA探针为可扩增SjR2基因片段的氨基修饰的RPA探针,所述RPA探针通过与所述工作电极表面的键合作用固定于所述工作电极表面,并用牛血清白蛋白及酪蛋白封闭了非特异结合位点;RPA引物,所述RPA引物包括RPA上游引物和RPA下游引物;含RPA组分的冻干粉;醋酸镁;反应缓冲液;亲和素‑HRP酶偶联物;底物溶液以及洗涤液;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所述试剂盒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0264850.8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
IPC: C12Q1/6825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界面RPA反应、2)电流信号采集、3)结果判定;在界面RPA反应过程中,一端生物素化的扩增产物,与固定于多通道传感电极阵列的工作电极的RPA探针互补结合进行界面RPA扩增在电极界面形成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双链DNA,再与亲和素‑HRP酶偶联物形成复合物,并通过检测HRP催化底物的还原电流实现信号采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界面RPA扩增的电化学核酸传感检测试剂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