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9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469727.0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的突然电离层骚扰事件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整理发生在我国白天时段的M5.0级历史太阳耀斑爆发期间各电离层观测站fmin、foF2数据;步骤2,计算各电离层观测站对应时刻fmin与foF2数据的比值,统计分析fmin/foF2的分布情况,确定各电离层观测站位置电离层吸收程度的不同强度级别;步骤3,确定突然电离层骚扰事件的强度级别。本发明所公开的突然电离层骚扰事件识别方法,利用电离层垂直探测电离图最低回波频率和电离层临界频率,计算出表示电离层吸收程度的吸收指数,可简单直接表征某个区域电离层吸收程度,可为短波等电子信息系统提供我国不同地区的电离层吸收程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66368.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国区域foEs发生概率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中国区域foEs历年观测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计算出单观测站foEs值的发生概率;步骤3,对foEs值和foEs发生概率进行线性拟合,建立单观测站foEs发生概率预测模型;步骤4,计算出中国区域任意地方foEs发生概率值。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通过对各观测站foEs值和foEs发生概率进行拟合,建立单观测站foEs发生概率预测模型,预测中国区域任意地点foEs值的发生概率,为无线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784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66357.3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国地区夏季foEs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中国地区各电离层观测站的foEs观测数据,预处理foEs数据;步骤2,对foEs数据进行分类,计算出单观测站夏季不同foEs值的发生概率;步骤3,对foEs值和foEs发生概率进行线性拟合,获得单站Philips规则的拟合系数;步骤4,对foEs值和foEs发生概率进行多项式拟合,利用预测模型计算出中国地区任意地点foEs值的发生概率。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能够利用中国地区电离层垂测数据,预测中国地区任意地点foEs值的发生概率,可以为无线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08234.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B17/309 , H04B17/391 , G06F17/10 , G06F17/14 , G01S13/88 , G01S13/90 , G01S7/02 , G01N27/00 , G01N9/00 , G01N9/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密度起伏谱的电离层等离子体泡密度分布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坐标系设置:步骤2,背景电子密度分布获取:步骤3,大尺度等离子体泡位形设置:步骤4,大尺度等离子体泡电子密度分布计算:步骤5,小尺度电子密度起伏谱选取;步骤6,小尺度电子密度起伏求解:步骤7,等离子体泡电子密度分布计算。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充分考虑了等离子体泡的空间分布特征,把小尺度电子密度随机起伏限制在大尺度等离子体泡的耗空结构内,更加符合物理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901884.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GPS观测数据识别全球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读取GPS卫星星历文件数据,计算卫星位置信息、卫星仰角、方位角,根据卫星仰角、方位角、地面接收点经纬度及电离层穿刺点高度计算穿刺点经纬度;步骤2,根据GPS双频接收机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斜路径相对相位TEC:步骤3,计算斜路径相对相位TEC相邻观测时间的差分,并剔除异常值,将斜路径差分值转换为垂直方向的差分值:步骤4,计算全球各位置点垂直方向差分值绝对值的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作为全球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程度的表征指数。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用作卫星导航定位等空间应用的保障指标,为相关电子信息系统装备的性能评估提供参照。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1585420.7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气象数据的对流层折射率梯度剖面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给定探空站点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取对流层气象参数与折射率梯度的剖面数据;步骤2,建立折射率梯度剖面分段模型的表述方程:步骤3,结合气象参数随高度的变化方程,得到基于地面气象参数的折射率梯度模型表达式:步骤4,建立基于地面气象数据的折射率梯度剖面分段模型。本发明所公开基于地面气象数据的对流层折射率梯度剖面建模方法,可以根据站点的地面气象数据获取站点上空的折射率梯度剖面,可以较好地为测控雷达设计、卫星导航定位、大地精密测量、天文测量等领域的无线电波传播效应评估及无线电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2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036867.3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区域电离层暴事件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与电离层暴事件相关的训练数据:步骤2,对训练数据进行整理,使其成为适合于深度学习网络结构的数据结构:步骤3,搭建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步骤4,将待预测数据输入到搭建的深度学习网络结构,设定参数进行预测,得到我国区域未来24小时内是否会发生电离层暴事件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以各种观测数据为输入借助深度学习算法对我国北部和南部区域未来1—24内是否会发生电离层暴事件进行预测,可为相关电子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短波系统等)的性能提升及风险规避提供电离层环境信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7882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9306.5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算法和ITS模型的宽带短波信道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定发射点位置、接收点位置的地理经纬度信息;步骤2,利用电离层背景模型计算电离层电子密度及其在各方向的变化梯度;步骤3,利用三维射线追踪算法计算短波信号在收发点位置之间传播的传播参数,包括最小时延、最大时延、平均时延和多普勒频移;步骤4,以三维射线追踪算法计算得到的传播参数或者试验数据得到的传播参数为输入,根据ITS模型获得短波信道的冲击响应函数。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实现了宽带短波信道仿真计算,得到的短波信道模型考虑了电离层引起的短波信号时延、多普勒扩展效应,可以仿真计算全球任意区域短波链路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978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9251.8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TS的改进宽带短波信道仿真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随机调制函数仿真:步骤2,确定相位函数仿真:步骤3,改进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仿真:步骤4,将时变脉冲响应定义为时间和时延变量的函数。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改进了ITS信道模型中的时延功率分布函数,使其计算过程更加简便,从而更加快捷方便的实现对宽带短波信道的仿真计算,得到的短波信道模型考虑了电离层引起的短波信号时延和多普勒扩展效应,可以仿真计算全球任意区域的短波链路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5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22978.4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宽角抛物方程的电离层行进式扰动短波传播效应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背景电离层产生:步骤2,TID模型建立:步骤3,TID折射指数计算:步骤4,抛物方程宽角近似:步骤5,分步傅立叶数值求解:步骤6,路径传播损耗计算。本发明所公开的计算方法,考虑了电离层TID时短波前向传播时折射、绕射及干涉效应,不仅可以计算短波覆盖范围,亦可计算短波场强分布及路径传播损耗,优于传统短波射线追踪算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