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7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08042.2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及其布置方法,涉及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消浪块本体和栽种有红树幼苗的种植桶,消浪块本体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在连接管底部的三组支撑管,连接管与三组支撑管构成“类”四角锥体结构,连接管和支撑管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贯通,连接管的管壁设有根系外延孔,种植桶底部设有根系生长孔,种植桶置于连接管内。本发明提出的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不仅结构稳定,在消浪的同时起到保护红树幼苗的功能,而且消浪块本体内部贯通,为红树根系的生长提供丰富、充足的延伸空间,随着修复时间,有效恢复红树群落,从而起到对海岸生态保护及修复作用;其布置方式紧密间隔有序,能减小水浪对海岸的冲击。

    兼具消能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藻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8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9296.1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消能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藻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涉及海洋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藻礁系统包括底板、固定板和贝藻生长载体,固定板位于底板两侧,贝藻生长载体为表面镂空的管体,内部填充生物壳,两端封口,贝藻生长载体横平放置在底板上方,两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通孔,采用绳索穿过通孔以捆绑海藻幼苗。该藻礁系统结构稳定,能有效抵抗海浪的冲刷;三维立体的栖息结构,在减弱了潮流动力的同时提供了众多微生境,显著增强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礁体表面及内部有贝类、藻类的生长,可为海洋甲壳类动物等提供遮荫庇护所,有效增加了生境的复杂度。

    一种淤泥质海岸兼顾恢复盐沼草本植物及控制水土流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0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17314.3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淤泥质海岸兼顾恢复盐沼草本植物及控制水土流失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盐沼草本植物生长基质单元母体;步骤二:构建防控水土流失载体;步骤三:将实验室或育苗基地培育的盐沼草本植物幼苗连根带土嵌入式种植于盐沼草本植物生长基质单元母体中,放置于实验室培育箱中,等待盐沼草本植物直到植物复壮、成活为止;步骤四:在每年盐沼草本植物生长期,将步骤三所培育成熟的盐沼草本植物生长基质单元母体投放至海岸盐沼草本植物修复区;在低潮期时将步骤二的防控水土流失载体投放至盐沼草本植物修复区外侧,用松木桩固定。本申请便于减缓滨海盐沼湿地退化,避免潮间带生物多样性匮乏,提高环境承载力。

    一种生态板、阵列及海堤临海侧生态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233352U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20947188.0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板、阵列以及海堤临海侧生态改造结构,所述生态板包括生态板母体、处于生态板母体中央的潮汐池以及处于潮汐池底部的多个洞穴;所述潮汐池顶部呈全开放式,所述生态板母体整体呈平板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缺少浅滩,且冲刷相对强烈,水流较为复杂的堤段,生态板模仿自然潮间带,储水遮荫,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态环境和庇护空间,让海洋物种栖息和生长,提升生物多样性,形成有生命的海堤;生态板表面的复杂程度为动物提供遮荫和庇护,同时降低栖息处的温度;多孔隙(多种不同规格的洞穴)随潮涨潮落可形成潮汐池。

    一种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

    公开(公告)号:CN222206245U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20693582.5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涉及海岸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消浪块本体和栽种有红树幼苗的种植桶,消浪块本体包括连接管和连接在连接管底部的三组支撑管,连接管与三组支撑管构成“类”四角锥体结构,连接管和支撑管为中空结构并相互贯通,连接管的管壁设有根系外延孔,种植桶底部设有根系生长孔,种植桶置于连接管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红树共生型消浪块体,不仅结构稳定,在消浪的同时起到保护红树幼苗的功能,而且消浪块本体内部贯通,为红树根系的生长提供丰富、充足的延伸空间,随着修复时间,有效恢复红树群落,从而起到对海岸生态保护及修复作用。

    一种兼具消能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藻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485671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0845795.5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消能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藻礁系统,涉及海洋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藻礁系统包括底板、固定板和贝藻生长载体,固定板位于底板两侧,贝藻生长载体为表面镂空的管体,内部填充生物壳,两端封口,贝藻生长载体横平放置在底板上方,两端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上设有通孔,采用绳索穿过通孔以捆绑海藻幼苗。该藻礁系统结构稳定,能有效抵抗海浪的冲刷;三维立体的栖息结构,在减弱了潮流动力的同时提供了众多微生境,显著增强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礁体表面及内部有贝类、藻类的生长,可为海洋甲壳类动物等提供遮荫庇护所,有效增加了生境的复杂度。

    一种可恢复滨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砖及生态砖阵列

    公开(公告)号:CN217419510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293647.8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恢复滨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砖及生态砖阵列,通过在生态砖本体内布置至少一个潮汐池,并且将潮汐池的池壁布置为由多层台阶部组成,以此模仿自然环境下的岩石海岸,在潮退蓄起海水,为滨海生物提供栖息生境和庇护空间,促进潮间带物种依附在表面生长及繁殖,提高滨海生物多样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恢复滨海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砖及阵列适用于受海浪冲击、侵蚀较为严重、光线不足的潮间带,实现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能有效增加生境的复杂度,提升海堤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为鱼类、甲壳类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等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砖及阵列简便易行,改善了以往传统海堤功能单一、景观功能差的缺点,提高滨海城市的环境景观和城市形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