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75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1050104.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与微波光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光纤高集成的全电反馈控制的光控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异质异构集成技术将片上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可调光延时线、可调光衰减器、调制器监测光电转换装置、监测光电转换装置以及高速光电转换装置集成在一个全集成微波光子波束形成芯片上。同时,将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自动反馈控制模块、直流稳压驱动接口、直流偏置接口、射频接口、集成Bias‑Tee以及直流控制与监测接口集成在一个多功能、一体化控制电路板上。本发明在实现“电入电出”的超宽带光控波束形成的同时,全面消除光纤带来的影响,能够极大的缩减模块的体积,使得器件体积小,扩展性好,便于与其他元件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5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0104.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与微波光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光纤高集成的全电反馈控制的光控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异质异构集成技术将片上激光器、薄膜铌酸锂调制器、可调光延时线、可调光衰减器、调制器监测光电转换装置、监测光电转换装置以及高速光电转换装置集成在一个全集成微波光子波束形成芯片上。同时,将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自动反馈控制模块、直流稳压驱动接口、直流偏置接口、射频接口、集成Bias‑Tee以及直流控制与监测接口集成在一个多功能、一体化控制电路板上。本发明在实现“电入电出”的超宽带光控波束形成的同时,全面消除光纤带来的影响,能够极大的缩减模块的体积,使得器件体积小,扩展性好,便于与其他元件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8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50107.8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移相器控制技术领域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光移相器的数字信号控制装置及方法。光移相器的热调相位控制原理在于控制电极上加载电压加热,通过改变光移相器温度实现相位调节。在传统控制模式中加载在电极上的控制电压为高精度模拟信号,控制电路需要多路高精度数/模转换器以及驱动模块,控制复杂,控制接口繁多,集成度较低。基于上述传统光移相器热控方法的劣势,本发明提出利用数控的方式实现光移相器的控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完成光移相器的相位控制,并利用串转并的方法,降低控制接口数目需求。本发明具有简化控制、集成度提高、成本低且易于升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567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934877.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延时非对称型光开关的高精度光延时线,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多级顺次连接的延时组件;每级延时组件均包括延时光波导和延时非对称型2×2光开关;延时非对称型2×2光开关的输入端与上一级延时组件的延时光波导连接,其输出端与本级的延时光波导的输入端连接;延时光波导的输出端连接下一级延时组件的延时非对称型2×2光开关;延时非对称型2×2光开关的开关状态有直通和交叉两种,在两种状态下,光波经历的延时差为t;本发明可使Nbit延时线中延时非对称光开关造成的额外延时影响从N tk降低为2tk,实现了延时误差的有效压缩。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7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87952.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N10/60 , G06N3/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测控系统任务自适应重分配方法,涉及地面站资源调度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地面站发生故障后受影响的任务数量计算往期方案留存率;然后基于往期方案留存率进行量子遗传算法的种群自适应初始化、自适应交叉、变异、选择并进行算法迭代;最后,对最终的种群中适应度最高的染色体进行二进制转化和冲突消解,形成最优的任务重分配方案。本发明具有自适应进化、搜索方向多、算法收敛快、超参数数量少、全局最优等特点,适合用于海量测控任务调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5330.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1J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集接收方法的单光子扫描探测系统及方法,它涉及激光探测领域的单光子扫描成像探测技术。目前,基于盖革APD型的单光子探测器,由于死区时间的限制,导致探测系统性能提升困难。在提高接收口径和接收视场时带来背景噪声光子数量的增大,会导致探测器频繁进入死区,给扫描图像带来大量盲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利用多镜头分集接收和联合单光子信息处理的方法,从而实现对单光子探测器死区时间抑制,进而有效提高系统探测概率,降低扫描图像的盲点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9211.4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408 , H04B7/18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感知引导的通感星座波束管理方法,属于卫星互联网领域,首先在地面部署适配通感星座的通信终端;其次构建天基通信终端目标检测网络并训练;然后上传天基通信终端目标检测网络的参数至卫星;接着卫星进行在轨波束扫描和目标感知以及目标定位;最后根据定位结果进行波束指示以及后续的波束恢复。相较于以往的波束管理方法,本发明采用通信载荷和感知载荷协同工作的方式,简化了波束管理的流程,降低了波束管理的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9960.5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7/08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偏馈信号检测与合成网络的设计方法,属于偏馈多波束信号的检测与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多通道偏馈信号在信号接收平面上的矩形排列方式和总数M×N,其中M≥1,N≥1;2、将多通道偏馈信号功分为两路,分别用于信号检测和信号合成;3、信号检测支路将M×N路信号分为a×b个m1×n1的子区域,每一个子区域通过1路多选一开关切换输出1路信号,分时切换完成m1×n1路信号检测;4、信号合成支路分为c×d个m2×n2的开关网络,通过开关切换实现任意c×d的矩形区域信号输出。本发明优化了偏馈多波束接收通道传输和采样方案,比原设计可大幅降低接收通道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506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65166.4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大动态射频接收芯片,它是集成射频低噪放、混频器、中频可控增益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于一芯片内,采用内部混频、放大、采样的处理结构,完成对射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该芯片集成度高,大大缩减硬件体积,并通过流片实现量产,大大降低硬件成本,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字相控阵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3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92033.9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B10/54 , H04B10/548 ,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控波束形成芯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并行爬山算法的光控波束形成芯片幅相自动控制方法。光控延时器芯片的使用需要为每个延时单元配备独立的幅相控制和反馈单元,在现有控制方法中,标校、控制方法复杂、标校时间长、可扩展性低、通道间幅相一致性差并且随时间、环境而性能恶化。基于上述控制方法的劣势,本发明提通过反馈参数利用爬山算法实现对大规模光控波束形成芯片的无标校控制方法,省略繁琐的标校步骤、提高控制时间、提高控制系统对波束形成芯片规模的兼容性、实现对通道间相位一致性的控制并保证了波束形成能力的抗环境干扰等稳定性。并且通过延时线后光衰减器(VOA)控制方法,实现对通道间幅度一致性的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