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光移相器的数字信号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68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50107.8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移相器控制技术领域和脉冲宽度调制信号(PWM)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规模光移相器的数字信号控制装置及方法。光移相器的热调相位控制原理在于控制电极上加载电压加热,通过改变光移相器温度实现相位调节。在传统控制模式中加载在电极上的控制电压为高精度模拟信号,控制电路需要多路高精度数/模转换器以及驱动模块,控制复杂,控制接口繁多,集成度较低。基于上述传统光移相器热控方法的劣势,本发明提出利用数控的方式实现光移相器的控制,通过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完成光移相器的相位控制,并利用串转并的方法,降低控制接口数目需求。本发明具有简化控制、集成度提高、成本低且易于升级等优点。

    一种基于分集接收方法的单光子扫描探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5330.4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集接收方法的单光子扫描探测系统及方法,它涉及激光探测领域的单光子扫描成像探测技术。目前,基于盖革APD型的单光子探测器,由于死区时间的限制,导致探测系统性能提升困难。在提高接收口径和接收视场时带来背景噪声光子数量的增大,会导致探测器频繁进入死区,给扫描图像带来大量盲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利用多镜头分集接收和联合单光子信息处理的方法,从而实现对单光子探测器死区时间抑制,进而有效提高系统探测概率,降低扫描图像的盲点数量。

    一种多通道偏馈信号检测与合成网络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389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59960.5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偏馈信号检测与合成网络的设计方法,属于偏馈多波束信号的检测与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多通道偏馈信号在信号接收平面上的矩形排列方式和总数M×N,其中M≥1,N≥1;2、将多通道偏馈信号功分为两路,分别用于信号检测和信号合成;3、信号检测支路将M×N路信号分为a×b个m1×n1的子区域,每一个子区域通过1路多选一开关切换输出1路信号,分时切换完成m1×n1路信号检测;4、信号合成支路分为c×d个m2×n2的开关网络,通过开关切换实现任意c×d的矩形区域信号输出。本发明优化了偏馈多波束接收通道传输和采样方案,比原设计可大幅降低接收通道数量。

    一种宽频带大动态射频接收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6506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65166.4

    申请日:2016-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大动态射频接收芯片,它是集成射频低噪放、混频器、中频可控增益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于一芯片内,采用内部混频、放大、采样的处理结构,完成对射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该芯片集成度高,大大缩减硬件体积,并通过流片实现量产,大大降低硬件成本,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字相控阵中。

    基于并行爬山算法的光控波束形成芯片幅相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3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92033.9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控波束形成芯片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并行爬山算法的光控波束形成芯片幅相自动控制方法。光控延时器芯片的使用需要为每个延时单元配备独立的幅相控制和反馈单元,在现有控制方法中,标校、控制方法复杂、标校时间长、可扩展性低、通道间幅相一致性差并且随时间、环境而性能恶化。基于上述控制方法的劣势,本发明提通过反馈参数利用爬山算法实现对大规模光控波束形成芯片的无标校控制方法,省略繁琐的标校步骤、提高控制时间、提高控制系统对波束形成芯片规模的兼容性、实现对通道间相位一致性的控制并保证了波束形成能力的抗环境干扰等稳定性。并且通过延时线后光衰减器(VOA)控制方法,实现对通道间幅度一致性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