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29499.2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28 , H01M8/04007 , H02J3/32 , H02J3/00 , H02J3/4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居民用户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并网场景的谷电价和可再生能源溢出时段,通过热电联供系统以电能和/或氢能的形式存储电网中超过负载所需的电能,并在并网场景的非储能时段,通过热电联供系统释放存储的电能和/或氢能;在离网场景的储能时段,通过热电联供系统以电能和/或氢能的形式消纳并存储多余清洁能源,并在离网场景的非储能时段释放存储的电能和/或氢能,或对氢能进行运输和交易;本申请通过对不同电网状态下系统中的能量调度和储存,实现能源的互补、平衡和优化分配,能够保证电网系统安全、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24138.X
申请日:2023-10-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5/04 , G06N20/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氢一体站的运营策略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在目标时段的电氢相关信息,确定区域在预测时段的电氢需求信息,并以预测时段的电氢需求为电氢一体站的初始运营策略;基于区域在预测时段的电氢需求信息中各参数的预设范围,对预测时段的电氢需求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基于进行动态调整后的预测时段的电氢需求信息,利用预先建立的博弈计算模型与初始运营策略进行博弈分析,获取电氢一体站的最终运营策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提升了电氢一体站运营的经济性,还实现了电氢一体站在满足各主体需求的情况下对其运营进行优化,提高了电氢一体站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74073.1
申请日:2023-02-28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4
摘要: 一种综合能源低碳运行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综合能源设备参数;基于所述综合能源设备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分支定界法的混合整数规划算法进行求解,确定优化策略;其中,所述优化模型是以综合能源设备的实际受控变量为优化变量,以CHP电热特性、CHP功率爬坡和设备功率极限为约束条件结合优化目标得到的;本发明考虑了CHP机组电热特性、爬坡速率和功率上下限对系统运行的限制,提高模型精度并保证设备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更高的效率运行,以实际受控变量为优化变量可以简化系统的优化运行和设备控制流程,降低现场对接和调试成本;采用基于分支定界法的混合整数规划算法可以实现优化问题的标准化快速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310233561.5
申请日:2023-03-13
申请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30/02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主体双层博弈的乡村光储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光储系统的光伏出力和储能容量、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实时电价和代理商所辖范围内所有光储系统设备容量总和;构建光储系统调度策略的第一非合作博弈模型;建立多个代理商参与的市场购售电竞价的第二非合作博弈模型;构建能源运营商的分配响应电量模型,确定能源运营商对各个代理商的分配响应电量;求解由第一非合作博弈模型和第二非合作博弈模型组成的调度‑竞价双层博弈模型;对光储系统的最优调度子策略进行实时调整,得到光储系统的目标调度策略。有效的协调电力系统峰谷调节和光储系统的收益平衡,可以保证乡村农户的光储系统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09661.6
申请日:2022-09-3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稳态模型校正及仿真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主导参数,并将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主导参数代入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仿真模型;利用所述预先构建的综合能源系统设备仿真模型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设备进行仿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善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模型产品缺乏的现状,同时对稳态仿真结果实现修正提高稳态仿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11309109.4
申请日:2022-10-25
申请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柔性资源协调控制方法,边端采集乡村供用能系统的数据;建立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聚合模型;以配变和线路是否重过载,判断边端是否自治;若边端自治,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确定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调控量;若边端无法自治,云层协调各边端的交换功率,再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确定柔性负荷及灵活性资源出力调控量;判断实际量与调控量之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相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则输出边端调控指令。本发明满足乡村供用能系统的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以配变经济运行为优化目标,有效提升乡村供用能系统边端自治能力和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1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57414.6
申请日:2022-06-1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距离的区域能源互联网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区域能源互联网中与设定工作点相连的管线段和关键设备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静态安全边界模型得到设定工作点对应的安全限值;基于安全限值结合安全阈值计算式得到设定工作点的安全阈值;基于管线段和关键设备所供负荷与设定工作点的安全距离与安全阈值的大小关系评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安全性;本发明采用静态安全边界模型准确的计算出设定工作点的安全限值,通过安全限值计算安全阈值,提高了安全阈值的可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7411.2
申请日:2022-06-1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区域能源互联网供能效率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包括将获取的区域能源互联网中关键管线段参数输入到预先构建的系统供能阈值模型,得到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基于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结合供能阈值计算式计算供能阈值;基于关键管线段参数中的关键管线段所供应负荷、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限值和供能阈值评估区域能源互联网的供能效率;其中,系统供能阈值模型是当发生故障时,基于预先设定的n种转移方案满足区域能源互联网N‑1安全可行区前提下EH关键管线段所对应静态安全取值范围构建的。本发明采用供能阈值模型准确计算供能阈值,基于该供能阈值准确的描述系统供能程度,而且通过供能低谷指标给出需要释放供能潜力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1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07973.3
申请日:2022-06-2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故障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中设备的故障量测数据;将所述故障量测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堆叠自编码网络,得到所述预先构建的堆叠自编码网络输出的设备故障类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运用改进的堆叠自编码进行综合能源系统故障特征提取,实现综合能源系统故障特征识别,进而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故障预警、诊断,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9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21896.1
申请日:2021-12-28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数据中心末端精准供冷系统和方法,包括:气流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流调节装置安装于数据中心机柜下方,作为数据中心机柜冷通道的入口,并与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基于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调节送向数据中心机柜的供冷气流;所述控制装置与气流调节装置连接,用于获取和根据数据中心机柜的负载量,利用场协同原理计算供冷量,并基于所述供冷量向所述气流调节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本发明中气流调节装置和控制装置安装便捷,均能在不改变数据中心本身供冷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安装;通过控制装置利用场协同理论进行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分析,根据最佳协同角计算风向和风量,按需供冷,解决局部热点问题,提高冷量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