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7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220740.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件的缺陷检测方法,包括:第一采集步骤,对待测试的玻璃件进行光照并使其旋转,采集第一组序列图像;判断步骤,对第一组序列图像中各图像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存在缺陷存疑点,以及在判断出存在缺陷存疑点时确定缺陷存疑点的坐标;第二采集步骤,在预设黑暗条件下,采用激光点光源照射缺陷存疑点的坐标处,并使待测试的玻璃件旋转,采集第二组序列图像;计算步骤,计算第二组序列图像中每个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确定步骤,根据每个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确定待测试的玻璃件是否存在缺陷。本发明的检测精确度高,能够识别玻璃件内部的微小缺陷,提高了检测效率,无需人工检测,确保了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7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339375.6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盲紫外成像目标识别跟踪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包括:将UV融合图像分解为可见光通道图像和UV通道图像,分别对所述可见光通道图像和UV通道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放电信息;基于所述放电信息,确定放电发生的位置并通过计算重叠区域面积,确定放电的影响范围;在目标跟踪阶段,基于所述放电发生的位置和放电的影响范围,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预测和更新目标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90574.4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的二氧化锰、邻氨基苯酚电极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碳布准备,裁剪碳布并灼烧冷却,然后清洗烘干;二、硫酸锰溶液、邻氨基苯酚溶液制备,称取预设量的水合硫酸锰粉末及邻氨基苯酚粉末,溶于硫酸溶液中,得预设浓度得硫酸锰和邻氨基苯酚液;三、电极制备,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碳布为工作电极,碳棒为对电极,饱和甘汞为参比电极,进行电化学聚合,沉积得到二氧化锰/邻氨基苯酚电极;四、电极充放电实验,对电沉积的碳布进行清洗烘干,在硫化钠溶液中进行充放电实验。该方法简单可控,成本低耗时短,利用硫酸锰与邻氨基苯酚在硫酸溶液中电化学聚合形成二氧化锰、邻氨基苯酚复合材料,提高电极材料的容量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2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758171.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物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锐 , 武文华 , 袁金灿 , 姜璐璐 , 付超 , 曹晶 , 刘翔 , 汪英英 , 袁田 , 张勤 , 王昱晴 , 张虎 , 杨磊 , 唐芳 , 张秋芬 , 蔡勇 , 江山 , 郭靖 , 徐偲达 , 陈金猛 , 王兵 , 谢晓非 , 倪长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子三维尺寸测量方法及绝缘子三维尺寸测量系统。该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待测绝缘子的整周间隔性地进行多组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各组中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对各组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二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消除干扰信息的二值化图像;根据所述消除干扰信息的二值化图像重构待测绝缘子的三维模型;基于放大倍率对所述三维模型的尺寸进行尺度变换,计算所述待测绝缘子的物理尺寸。本发明通过重构待测绝缘子的三维模型,以便根据三维模型计算待测绝缘子的物理尺寸,提高了绝缘子非接触尺寸检查的效率、精度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6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382918.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C09D195/00 , C09D7/61 , C09D7/65 , C09D7/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清除废旧涂层辅助剂,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沥青树脂30~45份、分散剂0.3~2份、消泡剂0.3~1份、流平剂0~4份、定向助剂0~4份、碳纳米管12~15份、消光粉6~10份、可见光吸收剂3~6份和溶剂20~40份。本发明以碳纳米管作为主要的吸光和折光材料,能有效降低光反射率;加入定向助剂,使碳纳米管定向排列;加入消光粉,能有效增加碳纳米管定向排列时彼此之间的间隔,增大碳纳米管吸光的面积,增强碳纳米管的吸光率;加入可见光吸收剂,使辅助剂增强对光的吸收和穿透,各组分协同作用可降低90%的光反射率;此外,采用沥青树脂,可为辅助剂提供一定的附着力,而且能在激光清洗中保证气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3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08282.5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拼接对绝缘子爬电距离进行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依次获取绝缘子沿轴向方向的多幅连续图像,多幅连续图像包括完整的绝缘子的图像信息;对采集到的多幅连续图像按照采集的先后顺序进行拼接,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绝缘子全貌二维图像;计算所述绝缘子全貌二维图像的边缘周长,获取所述绝缘子全貌二维图像的轮廓长度;基于所述绝缘子全貌二维图像的轮廓长度,计算所述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本发明提供的爬电距离测量方法效率高,测量精度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82918.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IPC: C09D195/00 , C09D7/61 , C09D7/65 , C09D7/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清除废旧涂层辅助剂,包括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沥青树脂30~45份、分散剂0.3~2份、消泡剂0.3~1份、流平剂0~4份、定向助剂0~4份、碳纳米管12~15份、消光粉6~10份、可见光吸收剂3~6份和溶剂20~40份。本发明以碳纳米管作为主要的吸光和折光材料,能有效降低光反射率;加入定向助剂,使碳纳米管定向排列;加入消光粉,能有效增加碳纳米管定向排列时彼此之间的间隔,增大碳纳米管吸光的面积,增强碳纳米管的吸光率;加入可见光吸收剂,使辅助剂增强对光的吸收和穿透,各组分协同作用可降低90%的光反射率;此外,采用沥青树脂,可为辅助剂提供一定的附着力,而且能在激光清洗中保证气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469494.1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星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田 , 付超 , 卫卓 , 臧浩然 , 吴永康 , 郭浩洲 , 郭子君 , 郭建良 , 胡蓓 , 肖梁乐 , 唐鹏 , 蔡勇 , 陈亮 , 孙敏 , 刘海峰 , 付勇 , 伍罡 , 龚宇佳 , 武文华 , 张虎 , 杨磊 , 徐偲达 , 唐芳 , 汪英英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伞套运行特征评估复合绝缘子可靠性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套的拉断伸长率的样本数据;基于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套的拉断伸长率的样本数据,确定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套的拉断伸长率的存活度函数,计算伞套硬度的运行时间函数;基于拉断伸长率的存活度函数以及伞套硬度的运行时间函数确定拉断伸长率的平均失效时间以及伞套硬度的上限值;基于所述拉断伸长率的平均失效时间计算得到拉断伸长率的失效率函数并进行非线性处理,基于所述样本数据,联立复合绝缘子的拉断伸长率与运行时间;基于拟合后的拉断伸长率与运行时间的关系曲线,确定复合绝缘子的拉断伸长率失效时间。
-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68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53638.4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武文华 , 张虎 , 梁进祥 , 全姗姗 , 杨磊 , 徐偲达 , 张锐 , 张勤 , 袁光裕 , 周婧 , 王昱晴 , 龚宇佳 , 彭磊 , 江山 , 邓杰杰 , 李玮东 , 周志伟 , 聂霖 , 张世泽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子空气中冲击击穿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防护装置、绝缘机构、测试装置和防偏机构;测试装置设置于防护装置内,用于承载待测试绝缘子,并对待测试绝缘子进行测试;防偏机构设置于防护装置内,用于防止待测试绝缘子倾斜;绝缘机构设置于防护装置内,用于对待测试绝缘子试验中的冲击电压进行限制。本发明中,测试装置承载待测试绝缘子,防偏机构防止待测试绝缘子倾斜,使得待测试绝缘子保持所需的状态,确保冲击击穿试验的顺利进行,绝缘机构将待测试绝缘子试验中的冲击电压限制在防护装置的内部,并且,待测试绝缘子置于测试装置内,能够对待测试绝缘子的试验过程进行屏蔽,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