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8551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410255.6
申请日:2012-10-24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运行特性建模分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描述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B、选取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变量;C、确定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D、采用结构方程运算系统建立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模型,对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模型参数进行计算,考察计算的拟合度;E、确定电动汽车运行状态的最终影响因素。本发明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建模有效的反应出电动汽车的出行特性,揭示出行行为和活动参与的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为电动汽车运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4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8746.4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所述充电机和电动汽车均包括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包括位于所述充电机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位于所述电动汽车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通过CC2检测到所述充电机已经连接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发起与所述充电机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建立连接,通信正常后,所述充电机根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在DC+、DC-上输出直流电源,对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采用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方式,通信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210419824.3
申请日:2012-10-29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规模化电动汽车集群供电系统,包括:交流配电网、电动汽车、充放电桩、配电保护系统、谐波治理系统、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和电网控制管理系统;所述交流配电网分别与所述充放电桩、所述配电保护系统、所述谐波治理系统和电网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电动汽车与所述充放电桩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电动汽车运营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电动汽车、充放电桩和电网控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提供的规模化电动汽车集群供电系统,解决了区域内电网突然断电或高峰时供电不足时,提供应急供电系统,并且通过有序协调控制实现区域内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4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338746.4
申请日:2012-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所述充电机和电动汽车均包括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包括位于所述充电机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位于所述电动汽车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通过CC2检测到所述充电机已经连接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发起与所述充电机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建立连接,通信正常后,所述充电机根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在DC+、DC-上输出直流电源,对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采用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方式,通信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0430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64921.7
申请日:2012-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所述充电机和电动汽车均包括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包括位于所述充电机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位于所述电动汽车里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通过CC2检测到所述充电机已经连接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发起与所述充电机的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机通过所述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与所述车辆控制装置建立连接,通信正常后,所述充电机根据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控制参数,在DC+、DC-上输出直流电源,对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车载直流充电机与电动汽车通信的系统采用高速电力载波通信方式,通信速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68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09370.4
申请日:2012-08-28
Inventor: 董浩 , 尹宏旭 , 徐石明 , 丁孝华 , 李延满 , 张浩 , 翟长国 , 杨永标 , 陈良亮 , 王余生 , 洪福斌 , 邱实 , 鲍恩奇 , 唐雾婺 , 张蓓蓓 , 潘明 , 孙晓星 , 姚腾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100),其包括:交流配电网(1)、电动汽车(2)、可再生能源系统(3)和变换控制平台;所述交流配电网、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分别接入所述变换控制平台。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解决了如何利用电动汽车作为负荷及电源的双重特性构建一种系统既能解决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有序控制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
公开(公告)号:CN102868205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210309370.4
申请日:2012-08-28
Inventor: 董浩 , 尹宏旭 , 徐石明 , 丁孝华 , 李延满 , 张浩 , 翟长国 , 杨永标 , 陈良亮 , 王余生 , 洪福斌 , 邱实 , 鲍恩奇 , 唐雾婺 , 张蓓蓓 , 潘明 , 孙晓星 , 姚腾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100),其包括:交流配电网(1)、电动汽车(2)、可再生能源系统(3)和变换控制平台;所述交流配电网、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分别接入所述变换控制平台。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系统,解决了如何利用电动汽车作为负荷及电源的双重特性构建一种系统既能解决偏远地区居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的问题,并且通过有序控制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
公开(公告)号:CN10283266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210279995.0
申请日:2012-08-08
Inventor: 尹宏旭 , 董浩 , 徐石明 , 丁孝华 , 李延满 , 张浩 , 翟长国 , 杨永标 , 赵明宇 , 赵翔 , 陈良亮 , 王余生 , 许晓慧 , 洪福斌 , 邱实 , 鲍恩奇 , 唐雾婺 , 张蓓蓓 , 潘明 , 孙晓星 , 姚腾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放储一体化系统,其包括:配电系统(1)、充放电系统(2)、换电系统(3)、直流变换系统(4)、储能系统(5)、梯次利用系统(6)、综合监控系统(7)和其他系统(8)。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充放储一体化系统,通过将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系统与储能系统的有机结合既有效的解决了电动汽车的实时能源补给,又降低了充换电设施的运营成本,并且实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对电网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本发明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极高,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468305.6
申请日:2012-11-19
Inventor: 尹宏旭 , 董浩 , 翟长国 , 赵明宇 , 陈良亮 , 牛荣义 , 杨永标 , 王余生 , 许晓慧 , 金杰 , 龚栋梁 , 姚腾飞 , 洪福斌 , 邱实 , 鲍恩奇 , 唐雾婺 , 张蓓蓓 , 潘明 , 孙晓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统一配送的集中转运系统,其为包括供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转运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以及电池检测与维护系统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能源补给和转运的一体化系统。本发明通过将电动汽车能源集中补给系统与转运系统的有机结合既有效的解决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集中能源补给,又解决了动力蓄电池统一转运组装的问题。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换电模式下动力蓄电池分散充电造成的单个电动汽车换电站造价昂贵,对电网影响大,谐波难以有效治理,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本发明为未来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提供了一种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极高的解决方案,其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296855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410255.6
申请日:2012-10-24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运行特性建模分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描述电动汽车的运行状态;B、选取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变量;C、确定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D、采用结构方程运算系统建立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模型,对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影响因素模型参数进行计算,考察计算的拟合度;E、确定电动汽车运行状态的最终影响因素。本发明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建模有效的反应出电动汽车的出行特性,揭示出行行为和活动参与的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为电动汽车运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