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3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36531.2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文星 , 周磊 , 周思华 , 高玲 , 王振宇 , 储剑锋 , 吴隽 , 钟润辉 , 张举 , 姜江 , 单云驰 , 罗成春 , 汪正明 , 孙雪莲 , 陈晓军 , 林沐东 , 林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塔。该冷却塔包括:塔筒,包括塔筒本体以及支撑设置在塔筒本体底部的多个人字柱;集水槽,设置在塔筒本体内;及出水单元,包括回水沟及吸水钢管,回水沟设置在塔筒本体内,且位于集水槽的下方,回水沟与集水槽连通;吸水钢管具有入水端和与入水端相对的出水端,入水端与回水沟连通,出水端由相邻两个人字柱之间穿出塔筒本体外,并用于与吸水泵的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33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95356.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单云驰 , 孙雪莲 , 韩文星 , 王振宇 , 罗成春 , 罗建松 , 徐骞 , 吴隽 , 王振华 , 韩冰 , 周磊 , 张举 , 钟润辉 , 姜江 , 盛俊 , 胥兵 , 陈晓军 , 林超 , 林沐东 , 张天恩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位塔结构,包括:高位塔,包括塔体及设于所述塔体内的多根淋水构架柱,所述淋水构架柱用于支撑淋水装置及集水槽;地下水池,布设于所述塔体的下方,所述塔体在所述地下水池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地下水池;多根支撑柱,设于所述地下水池内,与所述地下水池相对应的所述淋水构架柱一一对应设于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支撑柱能够支撑所述淋水构架柱。上述高位塔结构,塔体的下方设置地下水池,塔体在地下水池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地下水池,即为,在平面空间上将地下水池布置于塔体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水池与高位塔独立布置的情况,占地面积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547392U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21059328.6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贝瑞联能源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 苏州轩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思牧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发电模块及其发电墙体,可以实现高效、多功能、易维护的光伏发电外围护结构,通过创新设计发电模块结构,克服了传统光电材料的局限性,提高了适用场景的广泛性和安装维护的便捷性。发电模块包括上挂件、下挂件、框体、发电玻璃、分离隔层以及盖板。上挂件和下挂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墙体安装面上,上挂件和下挂件的第二端与框体连接。框体内部的上端和下端从外向内依次设有发电玻璃槽和一个或多个功能层安装槽,发电玻璃设置在发电玻璃槽中,功能层安装槽被配置为放置不同的功能层,每个功能层之间设有分离隔层,分离隔层被配置为防止不同的功能层之间相互影响。盖板插入相邻的发电模块的框体之间并且部分地压盖在框体外表面上,使得多个发电模块装配形成整体。
-
公开(公告)号:CN222252478U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21049728.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贝瑞联能源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IPC: E04B1/00 , E04F17/04 , E04D13/18 , F03D9/11 , F03D9/25 , E06B7/28 , H02S20/26 , H02S10/12 , H02S10/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能融合建筑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立面系统包括从所述建筑立面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凸窗结构单元以及多个能量收集空间单元,所述多个能量收集空间单元分别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凸窗结构单元四周外侧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凸窗结构单元相接,每个能量收集空间单元包括飘窗窗框本体,所述飘窗窗框本体将所述凸窗结构单元外侧的建筑立面包裹,从而形成包裹空间,所述飘窗窗框本体上设置有一块或多块发电玻璃,该系统将光伏发电玻璃与建筑凸窗、外围护结构等建筑部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建筑分布式发电及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693989U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20268672.5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文星 , 周磊 , 周思华 , 高玲 , 王振宇 , 储剑锋 , 吴隽 , 钟润辉 , 张举 , 姜江 , 单云驰 , 罗成春 , 汪正明 , 孙雪莲 , 陈晓军 , 林沐东 , 林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该冷却塔包括:塔筒,包括塔筒本体以及支撑设置在塔筒本体底部的多个人字柱;集水槽,设置在塔筒本体内;及出水单元,包括回水沟及吸水钢管,回水沟设置在塔筒本体内,且位于集水槽的下方,回水沟与集水槽连通;吸水钢管具有入水端和与入水端相对的出水端,入水端与回水沟连通,出水端由相邻两个人字柱之间穿出塔筒本体外,并用于与吸水泵的入口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22283120U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21058996.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能建(青岛)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山东冠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贝瑞联能源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能源融合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碳环保发电墙面,可以将微光发电材料与新型低碳环保相变建筑外墙材料融合,形成一体化外围护结构,打破传统限制,提高发电效率及建筑功能性,为韧性城市构建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该发电墙面包括基础墙体、多个第一安装面、多个第二安装面以及多个复合发电模块。第一安装面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平行使第一安装面成U形,第一安装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一框架安装槽,第二安装面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平行使第二安装面成U形,第二安装面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框架安装槽,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的第一端均固定于基础墙体的外表面,基础墙体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复合发电模块框架的上端设有第一挂架,复合发电模块框架的下端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挂架,第一挂架挂装于第一框架安装槽中,第二挂架挂装于第二框架安装槽中,并且,第二安装面的第二端上缘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牙口,牙口被配置为容纳部分第二挂架。多个第一安装面、多个第二安装面和多个复合发电模块框架在基础墙体上组合形成完整发电墙面。
-
公开(公告)号:CN221928167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213673.9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贝瑞联能源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 河南思牧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50/673 , H01M50/70 , H01M10/6556 , H01M10/66 , H01M10/663 , H01M50/102 , H01M50/148 , H01M50/609 , E02D5/30 , E02D27/12 , H02J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蓄电桩基系统法。该系统包括:蓄电管桩、电解液输送单元、电堆、传热介质输送单元和热交换单元,其中:蓄电管桩为土木工程承重桩,其内部空腔充满电解液,电解液输送单元包括电解液输送管道和电解液循环泵;所述传热介质输送单元包括传热介质输送管道与传热介质循环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兼具技术使得经济适用和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与建筑的桩基系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储能系统在建筑中的空间限制问题,使得空间利用更加集约。并且本申请创新性地将埋在地下桩基中的电解液作为冷/热源,并通过热交换单元与用户侧热量进行交换,这样既能服务于用户侧的供冷、供热,又能间接降低系统热管理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9491853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20160758.6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单云驰 , 孙雪莲 , 韩文星 , 王振宇 , 罗成春 , 罗建松 , 徐骞 , 吴隽 , 王振华 , 韩冰 , 周磊 , 张举 , 钟润辉 , 姜江 , 盛俊 , 胥兵 , 陈晓军 , 林超 , 林沐东 , 张天恩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位塔结构,包括:高位塔,包括塔体及设于所述塔体内的多根淋水构架柱,所述淋水构架柱用于支撑淋水装置及集水槽;地下水池,布设于所述塔体的下方,所述塔体在所述地下水池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地下水池;多根支撑柱,设于所述地下水池内,与所述地下水池相对应的所述淋水构架柱一一对应设于所述支撑柱的上方,所述支撑柱能够支撑所述淋水构架柱。上述高位塔结构,塔体的下方设置地下水池,塔体在地下水池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地下水池,即为,在平面空间上将地下水池布置于塔体的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水池与高位塔独立布置的情况,占地面积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47804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1020586.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贝瑞联能源科技(淄博)有限公司 , 苏州轩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4F17/04 , H02S10/12 , H02S40/42 , H02S40/10 , H02J7/35 , H02J3/38 , F03D9/25 , F03D3/04 , F03D3/06 , F03D1/04 , F03D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风光融合系统。该系统包括:建筑风道、风力发电机和光伏发电板;其中建筑风道包括垂直集风道和水平集风道,垂直集风道安装在建筑角部外侧的建筑立面上,水平集风道安装在安装平面上,并贴临建筑外墙,垂直集风道和水平集风道连通;风力发电机设置在安装平面上,且位于水平集风道的出风口处,风力发电机接收来自水平集风道的风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板安装在水平集风道上,通过水平集风道的空气流动带走光伏发电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建筑风能以及城市太阳能,且能回收利用水能、热能等多种能源,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