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厂压力容器液位测量平衡容器补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230267U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21108898.X

    申请日:2024-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压力容器液位测量平衡容器补水系统,包括至少一台压力容器和单室平衡容器、单个高位补水箱和分散控制系统;压力容器通过通气管路与高位补水箱相连通;压力容器的侧壁中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通水管路和第二通水管路连接至单室平衡容器,第二通水管路上设置有差压变送器;单室平衡容器通过第三通水管路连接至高位补水箱;分散控制系统内设置有声光报警模块;高位补水箱上设置有液位计和补水阀,高位补水箱的标高大于压力容器的标高;第三通水管路上设置有补水电磁阀;单室平衡容器上设置有电接点液位开关,通过用电接点液位开关直接监测单室平衡容器内的液位,当液位低时,通过高位补水箱和补水电磁阀实现自动补水。

    水钻法人工挖孔桩内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66663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437384.X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水钻法人工挖孔桩内支撑装置,它包括横向顶管(1)和竖向顶管(2),所述的竖向顶管(2)的一端连接在横向顶管(1)上,所述的横向顶管(1)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横向套管(10),所述的横向套管(10)和横向钢管(11)之间通过横向销钉(12)固定;所述的竖向顶管(2)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竖向套管(20);一端与竖向套管(20)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横向钢管(11)上的顶升卡具(21)。本实用新型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将底部固定改为内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

    埋地大管径流量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223881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2855292.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埋地大管径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被测量的埋地管道、钢制井筒、盖板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钢制井筒、埋地管道和盖板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作为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安装空间,同时避免雨水和地下水进入钢制井筒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部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同时在被测量的管道上焊接钢桶的形式创造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安装空间,在不影响管路流量测量的基础上达到了减少建筑安装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及降低造价的目的,且无需排水设施即能有效的避免阀门井漏水,为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创造干燥的密闭环境,减少渗水风险,从而减少设备损坏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一种调节循环冷却水系统各冷却对象水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44029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23512359.6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节循环冷却水系统各冷却对象水量的装置,包括设置在被冷却对象上的冷却水母管和冷却水回水母管,所述冷却水母管上设置有就地指示压力表,所述冷却水回水母管上设置有就地指示温度计和回水手动阀;所述冷却水母管还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进入被冷却对象的冷却水流量的智能平衡阀和远传流量计,所述智能平衡阀内设置有多个档位的阀门开度来对冷却水的流量进行调节;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流量智能平衡阀、远传流量计与监控系统之间采用有线或无线的通讯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集中控制室的运行人员可远程监视智能平衡阀和远传流量计;自动或手动调节各冷却对象的水量,使电厂的冷却水系统安全地运行。

    单电控电磁阀无扰切换控制回路

    公开(公告)号:CN204459384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119118.6

    申请日:2015-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电控电磁阀无扰切换控制回路,它包括外接稳定电压(1)和接地GND(2),开关按钮SK(3)与第一继电器SR(4)串联组成线路Ⅰ,第二继电器SR1(6)与第六继电器HR1(7)并联组成线路Ⅹ,所述的线路Ⅹ与远方控制信号(5)串联组成线路Ⅱ,就地开关按钮K(10)与第七继电器HR2(11)并联组成线路Ⅺ,所述的就线路Ⅺ与第四继电器SR3(12)串联组成线路Ⅲ,复位开关按钮G(8)与第三继电器SR2(13)并联组成线路Ⅳ;它可以实现从远方控制切换到就地控制的无绕切换。再加上就地切换到远方时,远方控制系统对现场状态的跟踪,即可实现三种控制模式之间的无扰切换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