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2157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15336.8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聚:①当孔深低于2米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外支撑方法,②当孔深大于2米时,人工挖孔桩内支撑方法。本发明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通过对岩石取芯机进行适当的改进,将底部固定改为顶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可广泛用于岩石地质条件的基础开挖。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本发明对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积极作用。本发明针对岩石地层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凿岩方法。

    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215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15336.8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聚:①当孔深低于2米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外支撑方法,②当孔深大于2米时,人工挖孔桩内支撑方法。本发明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通过对岩石取芯机进行适当的改进,将底部固定改为顶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可广泛用于岩石地质条件的基础开挖。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本发明对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积极作用。本发明针对岩石地层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凿岩方法。

    挤入式扩底型管桩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09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54942.2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入式扩底型管桩的施工工艺,涉及一种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它包括先按正常程序对桩身进行第一次静压或锤击施工,当将桩身打到设计标高后,将芯轴插入桩身内,对桩身进行第二次施打或静压,从而使底部桩尖与桩身分离并下扩。完成下扩后,向桩身内浇入适量含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再次将芯轴插入桩身内,对桩身进行第三次施打或静压,从而使混凝土从桩身底挤出,形成一个扩大头。本发明能够使得浇筑后的扩大头即具有较强的抗压承载力和较强的抗拔承载力。同时,本发明先锤击或静压下扩后,再灌注混凝土,最后才进行挤压,使得本发明的桩型适用型更好,不仅能够适用于软土地区,而且能够适用于土层较硬的地区。

    水钻法人工挖孔桩内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866663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437384.X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水钻法人工挖孔桩内支撑装置,它包括横向顶管(1)和竖向顶管(2),所述的竖向顶管(2)的一端连接在横向顶管(1)上,所述的横向顶管(1)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横向套管(10),所述的横向套管(10)和横向钢管(11)之间通过横向销钉(12)固定;所述的竖向顶管(2)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竖向套管(20);一端与竖向套管(20)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横向钢管(11)上的顶升卡具(21)。本实用新型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将底部固定改为内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

    一种改进型空心方桩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35356U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20074774.9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空心方桩,它包括第一节预制管桩(1)和第二节预制管桩(2),所述的第一节预制管桩(1)位于所述的第二节预制管桩(2)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一节预制管桩(1)沿纵向焊接有两块空心小钢管(3),钢筋笼(4)位于所述的第一节预制管桩(1)和第二节预制管桩(2)的内部,所述的钢筋笼(4)的底端设置有托板(5),所述的第一节预制管桩(1)与第二节预制管桩(2)的焊接处有钢筋销子(6),所述的钢筋销子(6)位于所述的空心小钢管(3)上,所述的第一预制管桩(1)与第二预制管桩(2)焊接处外部通过焊接件(7)焊接在一起;它克服了现有接头处存在耐久性的缺点和整体采用定点浇注管桩接头浪费混凝土;它具有保证了接头处强度和提供管桩承载力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