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3556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310641883.X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二贤 , 赵江涛 , 段松涛 , 曾德森 , 尹鹏 , 吴海洋 , 白强 , 冯衡 , 冯德奎 , 包永忠 , 舒爱强 , 郭念 , 柯嘉 , 胡星 , 徐彬 , 李鑫 , 刘嘉鹏 , 宗保龙 , 薛春林 , 何江 , 范峥 , 王学明 , 殷锴 , 张媛 , 肖兵 , 肖洪伟 , 李育兵 , 张哲鑫 , 王启明 , 施芳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上绕式耐张塔,包括塔身、塔腿、地线支架和导线横担,在地线支架外侧布置一上绕跳线支架,上绕跳线支架的下平面与地线支架的中轴线垂直;通过上绕跳线支架,上绕跳线自后退侧耐张线夹从导线横担以上引流至前进侧耐张线夹。本发明实施例的特高压直流线路跳线上绕式耐张塔,避免了因跳线对地距离不够而产生开方问题或者因为对高边坡树木距离不够而砍树。并且,针对位于较陡峭边坡的耐张塔,边相跳线采用上绕布置方式,一方面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有效减低杆塔呼高,减少铁塔塔材消耗量,最终达到节省线路综合投资,方便施工,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703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612789.1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柯嘉 , 李喜来 , 田璐 , 袁骏 , 曾德森 , 张华 , 舒爱强 , 杨景胜 , 白强 , 胡星 , 曾二贤 , 张轶 , 徐彬 , 夏谦 , 冯德奎 , 高培国 , 李鑫 , 高如涛 , 傅鹏程 , 葛保斌 , 章怡 , 吴彤 , 杨磊 , 赵雪灵 , 何文俊 , 刘勇 , 刘从法 , 张哲鑫 , 王启明 , 邹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身;固定于所述塔身顶部的第一导线横担,所述第一导线横担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地线支架;固定于所述塔身,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具有设定间距的第二导线横担;固定于所述塔身,与所述第二导线横担具有设定间距的第三导线横担;其中,所述第一导线横担、第二导线横担以及第三导线横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Y型悬垂串的挂架。所述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具有较小的走廊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59996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87045.6
申请日:2010-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H02G7/14
Abstract: 铁塔、导线、防舞器耦合系统铁塔抗导线舞动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铁塔模型,设置导线舞动参数,建立铁塔、导线、防舞器耦合系统模型,添加铁塔节点荷载,设置塔脚节点约束,利用核心计算模块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后处理模块,直接计算输出铁塔单元的内力-时间历程曲线,根据计算输出的铁塔单元内力-时间历程曲线校核铁塔单元的承载力,据此判断铁塔单元是否需要进行加强。本发明考虑了铁塔、导线、防舞器的耦合效应,对加装防舞器后导线舞动规律的研究更具准确性,也可计算分析导线舞动对铁塔的影响,研究铁塔抗舞动的承载能力,提供铁塔单元加强的依据,可满足科研、工程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157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15336.8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聚:①当孔深低于2米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外支撑方法,②当孔深大于2米时,人工挖孔桩内支撑方法。本发明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通过对岩石取芯机进行适当的改进,将底部固定改为顶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可广泛用于岩石地质条件的基础开挖。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本发明对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积极作用。本发明针对岩石地层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凿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12789.1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柯嘉 , 李喜来 , 田璐 , 袁骏 , 曾德森 , 张华 , 舒爱强 , 杨景胜 , 白强 , 胡星 , 曾二贤 , 张轶 , 徐彬 , 夏谦 , 冯德奎 , 高培国 , 李鑫 , 高如涛 , 傅鹏程 , 葛保斌 , 章怡 , 吴彤 , 杨磊 , 赵雪灵 , 何文俊 , 刘勇 , 刘从法 , 张哲鑫 , 王启明 , 邹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塔身;固定于所述塔身顶部的第一导线横担,所述第一导线横担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地线支架;固定于所述塔身,与所述第一导线横担具有设定间距的第二导线横担;固定于所述塔身,与所述第二导线横担具有设定间距的第三导线横担;其中,所述第一导线横担、第二导线横担以及第三导线横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Y型悬垂串的挂架。所述交流特高压同塔双回路直线塔具有较小的走廊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73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54849.5
申请日:2012-05-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双回路VIV串鼓形直线塔,它主要包括塔身(11),导线横担(12),地线支架(13)和塔腿(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横担(12)包括上层横担(121)、中层横担(122)和下层横担(123),上层横担(121)和下层横担(123)采用V型绝缘子串,中层横担(122)采用I型绝缘子串。目前三相“I”串的上中导线层间距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且走廊宽度较大,占有空间大,成本高。三相“V”在三层横担的杆塔型式中,塔头最高,横担最长,横担正面斜材均为受力材,钢材指标不经济;且绝缘子耗费多。本发明VIV串布置型式在节约钢材指标、减小塔头尺寸、优化走廊宽度、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1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3813.9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直流单回路小根开直线塔,它包括塔身以及位于塔身上的瓶口,塔身底部设有塔腿,塔身顶部设有导线横担,所述导线横担的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地线支架,所述塔身的双坡坡度Z-E/M3为0.13~0.14,其中Z为塔腿之间的水平距离,E为瓶口宽度,M3为瓶口与塔腿的距离。由于特高压线路杆塔的根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杆塔不能满足复杂的地形要求,本发明通过减小双坡坡度从而减小了该直线塔的根开,小根开尺寸可以满足在陡峭地形立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满足各种工况下的内力和变形要求,有利于塔位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也减少了钢材使用量,节约了塔基征地费用和工程建设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1859996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187045.6
申请日:2010-05-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IPC: H02G7/14
Abstract: 铁塔、导线、防舞器耦合系统铁塔抗导线舞动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铁塔模型,设置导线舞动参数,建立铁塔、导线、防舞器耦合系统模型,添加铁塔节点荷载,设置塔脚节点约束,利用核心计算模块进行计算求解,利用后处理模块,直接计算输出铁塔单元的内力-时间历程曲线,根据计算输出的铁塔单元内力-时间历程曲线校核铁塔单元的承载力,据此判断铁塔单元是否需要进行加强。本发明考虑了铁塔、导线、防舞器的耦合效应,对加装防舞器后导线舞动规律的研究更具准确性,也可计算分析导线舞动对铁塔的影响,研究铁塔抗舞动的承载能力,提供铁塔单元加强的依据,可满足科研、工程设计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85215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15336.8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顶部固定水钻法人工挖孔桩方法,它包括如下步聚:①当孔深低于2米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外支撑方法,②当孔深大于2米时,人工挖孔桩内支撑方法。本发明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通过对岩石取芯机进行适当的改进,将底部固定改为顶部固定,减少设备固定时间,提高了基础挖掘效率,可广泛用于岩石地质条件的基础开挖。所采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对水、电、路的要求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山区、沟谷等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施工。本发明对安全生产、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积极作用。本发明针对岩石地层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凿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286666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437175.5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Abstract: 水钻法人工挖孔桩外支撑装置,它包括位于坑口(14)的固定部分(Ⅰ),和与坑口(14)的固定部分(Ⅰ)连接的连接部分(Ⅱ);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固定支架,环形托梁,钢管支架,移动臂,轴承和套筒。本实用新型可以完全取代炸药爆破施工;根据野外作业的特点,采用顶部压杆固定,不需要打底部固定的膨胀螺栓,方便批量钻孔,具有方便、快捷、稳固的特点,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针对岩石地层的人工挖孔桩成孔,是一种高效的人工凿岩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