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立体集约式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559282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0450581.4

    申请日:2021-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立体集约式布置结构,它还包括浸没式超滤系统(1)、水泵间(2)、石灰加药间(3)、污泥间(4)、EDI电除盐系统(5)、污泥脱水间(6)、一级反渗透系统(7)、二级反渗透系统(8)、控制室(9)、配电室(10)、化验中心(11)和石灰筒仓间(1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通常采用单层布置,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缺点,通过采用多层立体布置方式,将高净空要求设备与低净空要求设备错层布置,根据设备净空要求合理设置楼层高度,充分利用各层立体空间,布置结构更加紧凑,系统流程更为顺畅,运行维护更方便。与常规单层布置相比,节约占地面积约60%的优点。

    埋地大管径流量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223881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2855292.4

    申请日:2023-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埋地大管径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被测量的埋地管道、钢制井筒、盖板和插入式电磁流量计,钢制井筒、埋地管道和盖板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作为插入式电磁流量计的安装空间,同时避免雨水和地下水进入钢制井筒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部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同时在被测量的管道上焊接钢桶的形式创造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安装空间,在不影响管路流量测量的基础上达到了减少建筑安装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及降低造价的目的,且无需排水设施即能有效的避免阀门井漏水,为插入式电磁流量计创造干燥的密闭环境,减少渗水风险,从而减少设备损坏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一种离心水泵吸水管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788805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016609.8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一种离心水泵吸水管路系统,包括一号清水池、二号清水池、管路组件与离心水泵,所述管路组件包括一号吸水管与二号吸水管,所述一号清水池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沟,所述吸水沟与一号清水池不连通,吸水沟穿过一号清水池后与二号清水池连通,所述离心水泵的进水口与一号吸水管的一端连通,一号吸水管的另一端与一号清水池的水池出水口连通,一号吸水管上设置有一号阀门,所述离心水泵的进水口与二号吸水管的一端连通,二号吸水管的另一端穿过一号清水池上的安装孔后与吸水沟的水沟出水口连通,二号吸水管上设置有二号阀门。本设计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脱硫废水耦合处理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93542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1245859.4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耦合处理装置。它包括间接空冷塔,所述间接空冷塔塔内底端设置有浓缩减量段,所述浓缩减量段包括设置在间接空冷塔塔内底端的废水缓冲池,所述废水缓冲池上方设置有蒸发浓缩塔;所述间接空冷塔还包括脱硫废水循环泵和浓水输送泵,所述脱硫废水循环泵吸水端位于废水缓冲池池内,所述脱硫废水循环泵出水端连通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出水端连通至蒸发浓缩塔上部;所述浓水输送泵吸水端位于废水缓冲池池内,所述浓水输送泵出水端连通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出水端连通有位于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旁边的蒸发结晶段。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废热,节约能源,而且提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实现脱硫废水资源化利用和废水零排放。

    一种具有水体消能功能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溢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579052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0495998.6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水体消能功能的高位收水冷却塔溢流结构,包括:中央集水槽,所述中央集水槽设置于高位收水冷却塔的中央;溢流堰,所述溢流堰设置于所述中央集水槽槽内,所述溢流堰还包括:堰筒,所述堰筒设置于所述中央集水槽的顶部,所述堰筒顶部开口且高度低于所述中央集水槽槽壁,所述堰筒的底部还具有排水口;消能井,所述消能井与溢流堰连通并沿高度方向延伸至高位收水冷却塔底部,所述消能井还包括:消能竖井,所述消能竖井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消能板,所述消能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消能竖井的内部侧壁。本发明通过设置溢流堰和消能井解决了中央集水槽翻池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