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7118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139232.1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F15D1/00
Abstract: 一种豆荚型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包括数段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外壳,该外壳的外表面沿管道的展向呈简谐波型变化;其中,该外壳沿径向剖分成对称的两半,且通过每分段两端的扣合装置对接为一抑制罩整体。本发明不仅能够适应不同方向的来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结构受到的水动力载荷,从而解决了浸没在流体中的钝体受到的涡激振动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207118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39232.1
申请日:2011-05-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IPC: F15D1/00
Abstract: 一种豆荚型涡激振动抑制装置,包括数段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外壳,该外壳的外表面沿管道的展向呈简谐波型变化;其中,该外壳沿径向剖分成对称的两半,且通过每分段两端的扣合装置对接为一抑制罩整体。本发明不仅能够适应不同方向的来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结构受到的水动力载荷,从而解决了浸没在流体中的钝体受到的涡激振动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074916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237652.6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智索工程公司
Inventor: 郭秀翠 , 孙章权 , 孙国民 , 蒲玉成 , 曹建军 , 李志刚 , 邢厚宽 , 井卫东 , 潘晓东 , 本多谦三 , 刘树慰 , 白刃利 , 李艳 , 燕晖 , 赵冬岩 , 刘培林 , 何杨 , 周岺 , 冯宪文 , 杨炳发 , 陈文峰 , 杨玉芳 , 李罡珊 , 沈黄斌
IPC: H02G1/10
Abstract: 一种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陆地预制;第二步,在铺管船上敷设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预制完成后,把预制管托运至海上在铺管船上进行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接长和入海敷设;第三步,整体管道接长完成后,在首端接线盒内,从热管穿出的集肤效应电缆接到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同时,在首端接线盒上连接一根集肤效应电缆,接到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本发明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接长和入海敷设仅在一艘铺管船上进行,投资少,敷设速度快,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船舶资源;同时,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安全系数及施工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5181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75640.5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贾旭 , 潘晓东 , 曹静 , 段梦兰 , 矫滨田 , 何杨 , 李婷婷 , 郝双户 , 徐阳 , 沙勇 , 邹星 , 董楠 , 许亮斌 , 朱绍华 , 高攀 , 冯现洪 , 尹容衡 , 杨琥 , 段青峰
IPC: E21B33/0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口回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状本体,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一与张紧立管连接的法兰,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一由两半圆环组成的锁紧盘;所述本体周向设置有一活塞筒,在所述锁紧盘、外凸缘和活塞筒上插设有贯通三者的两油管,其中一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内凸缘上方,另一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内凸缘下方;所述内凸缘下方的本体上设置有一密封环;所述锁紧盘、外凸缘上对应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对应的所述通孔中分别滑动设置有一连接所述活塞筒顶部的锁紧盘螺栓;所述活塞筒周向套设有一筒状外壳,所述外壳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外凸缘上;所述本体通过支撑腿支撑在井口外沿上。本发明外径尺寸小,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顶部张紧立管与水下井口之间的连接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880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223098.1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9/18
Abstract: 一种海底单层保温管接头密封结构,包括由金属管管壁依次向外而包覆在金属管管壁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聚氨酯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管、混凝土配重层构成的海底单层保温管、管体端部的管端防水帽、热缩带及高密度聚氨酯填充层;该管端防水帽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且与高密度聚乙烯管焊接固定;聚氨酯保温层为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半瓦式保温层;还包括焊接在对接管体管端防水帽间的对接管段,对接管段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段;热缩带包覆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管端防水帽、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管段及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半瓦式保温层外部;热缩带外部填充与混凝土配重层外表面齐平的高密度聚氨酯填充层;防水密封性佳,施工效率较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07491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237652.6
申请日:2009-11-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智索工程公司
Inventor: 郭秀翠 , 孙章权 , 孙国民 , 蒲玉成 , 曹建军 , 李志刚 , 邢厚宽 , 井卫东 , 潘晓东 , 本多谦三 , 刘树慰 , 白刃利 , 李艳 , 燕晖 , 赵冬岩 , 刘培林 , 何杨 , 周岺 , 冯宪文 , 杨炳发 , 陈文峰 , 杨玉芳 , 李罡珊 , 沈黄斌
IPC: H02G1/10
Abstract: 一种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陆地预制;第二步,在铺管船上敷设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预制完成后,把预制管托运至海上在铺管船上进行集肤效应海底管道的接长和入海敷设;第三步,整体管道接长完成后,在首端接线盒内,从热管穿出的集肤效应电缆接到单相交流电源的一端,同时,在首端接线盒上连接一根集肤效应电缆,接到单相交流电源的另一端。本发明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接长和入海敷设仅在一艘铺管船上进行,投资少,敷设速度快,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船舶资源;同时,提高了海上作业的安全系数及施工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84880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10223098.1
申请日:2008-09-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L59/18
Abstract: 一种海底单层保温管接头密封结构,包括由金属管管壁依次向外而包覆在金属管管壁的熔结环氧粉末涂层、聚氨酯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管、混凝土配重层构成的海底单层保温管、管体端部的管端防水帽、热缩带及高密度聚氨酯填充层;该管端防水帽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且与高密度聚乙烯管焊接固定;聚氨酯保温层为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半瓦式保温层;还包括焊接在对接管体管端防水帽间的对接管段,对接管段为高密度聚乙烯管段;热缩带包覆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管端防水帽、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管段及高密度聚氨酯材料半瓦式保温层外部;热缩带外部填充与混凝土配重层外表面齐平的高密度聚氨酯填充层;防水密封性佳,施工效率较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2031521U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20086719.3
申请日:2011-03-2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贾旭 , 潘晓东 , 曹静 , 段梦兰 , 矫滨田 , 何杨 , 李婷婷 , 郝双户 , 徐阳 , 沙勇 , 邹星 , 董楠 , 许亮斌 , 朱绍华 , 高攀 , 冯现洪 , 尹容衡 , 杨琥 , 段青峰
IPC: E21B33/0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回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状本体,所述本体顶部设置有一与张紧立管连接的法兰,所述本体中部设置有一由两半圆环组成的锁紧盘;所述本体周向设置有一活塞筒,在所述锁紧盘、外凸缘和活塞筒上插设有贯通三者的两油管,其中一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内凸缘上方,另一所述油管连通所述内凸缘下方;所述内凸缘下方的本体上设置有一密封环;所述锁紧盘、外凸缘上对应设置有若干通孔,每一对应的所述通孔中分别滑动设置有一连接所述活塞筒顶部的锁紧盘螺栓;所述活塞筒周向套设有一筒状外壳,所述外壳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外凸缘上;所述本体通过支撑腿支撑在井口外沿上。本实用新型外径尺寸小,使用寿命长,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顶部张紧立管与水下井口之间的连接中。
-
公开(公告)号:CN201043642Y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620151623.X
申请日:2006-12-1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防止海底输油管道堵塞的置换管道结构,包括:输送管道,由两根平行并列在一起的管道构成,管道与管道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设有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将两根管道在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子母管道结构。当海底输油管道停输后,通过子管及时将柴油输送到输送原油的母管入口内,从而将原油稀释,置换出海底管道,避免由于原油停输造成凝管产生海底管道堵塞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管道铺设及挖沟等海上工作的时间,用于边际油气田的开发,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油气田开发工程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