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9930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35340.6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亮华 , 罗国虎 , 李春雷 , 王海波 , 王少华 , 曾新翔 , 高建勇 , 任绍成 , 李金伟 , 姜明利 , 王熙 , 瞿洁 , 倪马兵 , 赵文俊 , 李红涛 , 王雄飞 , 孙铭君 , 刘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微裂缝动态位移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其通过将拱形弹性基座跨设在微裂缝开裂预计位置上方,并在拱形弹性基座顶部的弧形内壁和弧形外壁上分别对应贴附设置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从而将结构表面微裂缝的张合产生的横向动态位移变化转化为拱形弹性基座顶部上下表面的弯曲应变变化,通过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分别作为半桥电阻与应变测量模块电性连接组成半桥测量电路,测量得到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的弯曲应变变化,即拱形弹性基座顶部的弯曲应变变化,基于拱形弹性基座的端部位移变化与其弯曲应变变化呈线性关系,确定拱形弹性基座的端部位移变化,即测量得到微裂缝动态位移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6115850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778433.8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罗国虎 , 许亮华 , 王少华 , 王熙 , 瞿洁 , 倪马兵 , 赵文俊 , 李红涛 , 王雄飞 , 李春雷 , 王海波 , 曾新翔 , 高建勇 , 任绍成 , 李金伟 , 姜明利 , 孙铭君 , 刘扬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微裂缝动态位移的高精度测量装置,其通过将拱形弹性基座跨设在微裂缝开裂预计位置上方,并在拱形弹性基座顶部的弧形内壁和弧形外壁上分别对应贴附设置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从而将结构表面微裂缝的张合产生的横向动态位移变化转化为拱形弹性基座顶部上下表面的弯曲应变变化,通过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分别作为半桥电阻与应变测量模块电性连接组成半桥测量电路,测量得到第一应变片和第二应变片的弯曲应变变化,即拱形弹性基座顶部的弯曲应变变化,基于拱形弹性基座的端部位移变化与其弯曲应变变化呈线性关系,确定拱形弹性基座的端部位移变化,即测量得到微裂缝动态位移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7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15951.4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三峡金沙江川云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深度学习预测泄洪对居民楼振动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收集有关泄洪和居民楼振动的相关数据;S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数据集;S3、建立深度学习模型;S4、使用所述数据集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完成得到预测模型;S5,利用所述预测模型预测泄洪对居民楼振动影响。本发明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准确和有效地预测泄洪对居民楼振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1367.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洛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水电站厂房动态响应仿真方法。属于云计算平台数字仿真领域。该方法首先在云计算平台上创建水电站厂房的数字孪生,然后通过部署在厂房中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各项动态参数,并通过IoT技术实时上传至云计算平台。接下来,该方法结合人工智能类算法使数字孪生能够自我学习,并持续优化模型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状态和事件。此外,该方法还能在数字孪生上运行各种虚拟场景仿真,预测和分析厂房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响应。最后,该方法提供了决策支持系统以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在突发情况下该方法能够利用云计算的高处理能力迅速进行新的仿真计算,提供即时的应对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270283.7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工建筑结构静动力配筋方法,包括,开展三维有限元静动力计算分析,切取并提出截面的节点应力,在截面内生成高密度子节点,基于截面节点应力采用空间内插方法对子节点赋值,对截面内超过设定强度的应力区域的子节点的力进行积分,根据力积分结果进行配筋设计。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任意形状和任意位置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方法,可以满足水工建筑结构精度高且效率高的静动力配筋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017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006818.9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水工建筑物局部结构自振频率计算方法。本发明既能高精度模拟局部单体结构的实际刚度,又能高精度模拟其振型的实际参与质量,可大幅提高复杂水工建筑物局部结构自振频率求解精度,利用本发明进行复杂水工建筑物动力设计可避免产生剧烈振动和共振,保证水工建筑物自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和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具有重大的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70283.7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工建筑结构静动力配筋方法,包括,开展三维有限元静动力计算分析,切取并提出截面的节点应力,在截面内生成高密度子节点,基于截面节点应力采用空间内插方法对子节点赋值,对截面内超过设定强度的应力区域的子节点的力进行积分,根据力积分结果进行配筋设计。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任意形状和任意位置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设计方法,可以满足水工建筑结构精度高且效率高的静动力配筋设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6665.5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1M7/02 , G06F30/27 , G06F18/2131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振动测试与激振荷载反馈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结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提取厂房各结构的振动特性;S2、计算三类振源,即机械、水力、电气对结构振动的贡献度;S3、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机组激振荷载反馈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判断各类振源对厂房振动的贡献,导致振动控制措施的设计缺少针对性,以及在对厂房结构进行抗振优化和改造时,无法准确预测改造效果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261400.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试验装置,用于对全级配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拉‑压循环试验,包括固定组件和施力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固定底座,固定件和固定底座分别固定在混凝土试件的轴向的相对两侧,施力组件与固定件的顶面相抵;施力组件朝向混凝土试件方向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向压缩,或,施力组件远离混凝土试件方向移动时,施力组件可同步带动固定件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向拉伸。本发明提供的试验装置,可实现全级配混凝土的拉‑压试验,能够模拟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承受的拉压循环作用,对研究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真实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12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332735.X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欧阳金惠 , 杨鹏 , 耿峻 , 胡学龙 , 许亮华 , 刘佳洋 , 郭胜山 , 郝寅生 , 钟红 , 何海波 , 王立涛 , 马麟 , 张翠然 , 涂劲 , 梁辉 , 王静 , 李金伟 , 任绍成 , 姜明利 , 李海玲 , 陈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工建筑物自振频率测试的力锤系统,该力锤系统包括锤体组件和锤头组件,锤头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锤体组件,锤体组件的质量为MB,锤头组件的质量为MH,MB/MH大于预设值,预设值大于20。由于锤体组件的质量MB大于锤头组件的质量MH,并且随着MB/MH的值逐渐增大,反弹段信号的振幅AR与冲击信号的振幅AS的比值逐渐减小,即AR/AS的值逐渐减小,当MB/MH大于预设值(预设值大于20)时,使得AR/AS值大幅降低甚至趋近于零,从而降低了反弹段信号的振幅AS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