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6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0315.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安全状态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距离范围,获取大坝周围的断层参数和所述大坝和断层之间的路径;根据所述断层参数和所述路径,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获取不同震级下所述大坝的地震动参数,其中,不同所述震级对应不同地震动参数取值;根据所述大坝的地震动参数,通过有限元模型获取不同震级下所述大坝的地震反应参数,其中,所述地震反应参数为所述大坝受地震影响发生变动的参数;根据所述大坝的地震反应参数和所述大坝的结构类型,获取所述大坝的安全评估参数。在地震后根据相应的可观测地震反应参数所处阈值范围判断大坝安全状态,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快速、精准对大坝震后安全状态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43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52875.5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实应力场下百米级高土石坝动力试验方法,包括:以模型箱尺寸允许的最大粒径为上限,按比例等量替代超径部分确定模型料级配,分层击实填筑100cm高模型坝体,按坝体设计最大干密度控制,在坝轴线位置沿坝高等高布置5个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计;将离心加速度分别调整为五个阶段开展振动台模型试验,每个试验阶段均输入3次振动频率2Hz,加速度幅值为0.3g,持时20s的相应离心加速度下的正弦波;将不同高程处不同离心加速度下加速度峰值和沉降位移采用双曲线进行拟合和回归分析,将拟合曲线拓展至离心加速度100g,获得真实应力场下对应100m级高土石坝评价指标。本发明能够定量确定真实应力场下100m级高土石坝遭遇强震的动力响应加速度分布规律、幅值和坝顶震陷等核心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792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456664.2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大可信地震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稳定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重力坝的坝体‑地基有限元模型,施加等效荷载模拟地震波动,以确定重力坝的滑动失稳面;获取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和震后残余滑动量;根据重力坝缝面滑动破坏状态判断重力坝是否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若是,进入步骤S4,否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判断震后残余滑动量是否超过重力坝排水孔直径的β倍,若是,计算排水孔失效下的缝面扬扬压力,否则计算排水孔正常时的缝面扬压力;根据缝面扬压力和残余摩擦系数,计算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判断震后静力稳定安全系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重力坝满足稳定安全要求,否则重力坝不满足稳定安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32488.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全级配混凝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全级配混凝土性能曲线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待测全级配混凝土的受力状态,设计全级配混凝土试件和连接装置的结构,并分别开展单轴拉伸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相应位移量和荷载峰值;分别基于位移量和荷载峰值进行线性差值,得到多个拉压转换点和压拉转换点;基于受拉加载速率调整试件在每个拉压转换点的拉荷载,基于受压加载速率调整试件在每个压拉转换点的压荷载;采集拉荷载对应的第一变形量和压荷载对应的第二变形量,进行拟合,得到全级配混凝土性能曲线,该曲线的可以真实的反映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大坝混凝土的拉压转换弹模变化规律及混凝土损伤全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334665.5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Q1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震区混凝土坝配筋加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损伤因子集合,根据所述大坝损伤因子集合判断大坝是否存在裂缝贯穿风险;若判定所述大坝存在裂缝贯穿风险,通过第二有限元模型获取大坝的主应力集合和正应力集合;根据所述主应力集合确定加固区域集合,根据所述正应力集合获取所述加固区域的最大内力值,并根据所述最大内力值和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确定所述加固区域的配筋量,将所述配筋量发送至预设终端,以使加固人员根据所述配筋量对所述加固区域进行加固,解决了强震条件下坝体出现裂缝贯穿性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86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61400.8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试验装置,用于对全级配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拉‑压循环试验,包括固定组件和施力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固定底座,固定件和固定底座分别固定在混凝土试件的轴向的相对两侧,施力组件与固定件的顶面相抵;施力组件朝向混凝土试件方向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向压缩,或,施力组件远离混凝土试件方向移动时,施力组件可同步带动固定件移动对混凝土试件进行轴向拉伸。本发明提供的试验装置,可实现全级配混凝土的拉‑压试验,能够模拟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在地震作用下承受的拉压循环作用,对研究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真实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77878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029654.X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厚覆盖层上刚性混凝土防渗墙设计和施工方法,包括:1)防渗墙中心线上、下游30m范围内沿坝轴向进行深度20m固结灌浆;2)以防渗墙作为中心线开挖倒梯形基坑,刚性混凝土防渗墙分两期进行施工;在倒梯形基坑底部完成第一期防渗墙钻孔开挖和施工;3)在基坑中进行第二期防渗墙施工及其两侧倒梯形混凝土垫座施工,混凝土垫座与防渗墙之间保持不连接;4)在混凝土垫座上部平台上施工混凝土廊道,开始坝体填筑施工,直至坝顶;5)坝体蓄水前,在第二期防渗墙与混凝土垫座之间布置沥青木板,在混凝土垫座顶部与防渗墙之间设置两道止水,完成坝体整个防渗体系施工。本发明能够提高整个防渗体系抵御不协调变形的能力,有效降低覆盖层内刚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拉压应力幅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78787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010514.8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狭窄河槽内深厚覆盖层上高面板堆石坝防渗体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狭窄河槽中深厚覆盖层进行局部开挖,在狭窄河槽位置布置重力式拱坝,利用河槽两端基岩分担作用在拱坝上的荷载;2)在重力式拱坝顶部平台铺设与平台等宽的趾板,并将所述趾板与高面板堆石坝上部面板通过连接缝连接,并设置两道止水;3)采用胶凝砂砾石对开挖河槽重力式拱坝上游侧进行回填,以保证重力式拱坝在坝体填筑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发明能够提高防渗体抵御变形的能力,适用于狭窄河槽中深厚覆盖层较大变形引起的不规则面板和趾板拉压破坏和连接缝破坏的面板堆石坝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2147.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T17/20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厂房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配筋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厂房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静动组合下结构各点的内力以及应力;S2、选取关键部位和应力大于预设应力阈值的结构各点的截面进行内力提取,内力包括轴力和弯矩;S3、针对排架结构进行配筋设计:考虑排架柱二阶效应对弯矩进行放大,根据轴力和二阶弯矩采用包络图法进行配筋设计,对配筋设计进行双向弯曲校核,根据校核结果对配筋设计进行调整;S4:针对非排架结构进行配筋设计:根据轴力和弯矩采用包络图法对非排架结构进行配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63176.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轴拉试验偏心现象下混凝土断裂韧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试件的制备及预设裂缝;S2:材料参数确定:得到混凝土力学参数,包括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S3:测定试件整体变形:获得试件的荷载(P)‑加载点位移(δ);S4: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几何形状和加载方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S5:断裂韧度计算:根据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办法计算混凝土试件的断裂参数,分别计算均匀加载形式和考虑试验偏心现象的断裂韧度,对比后者提高的幅度;本发明通过考虑偏心加载、准确计算断裂韧度和进行敏感性分析,解决了传统轴拉试验中偏心加载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