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2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83954.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堆芯状态的理论计算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态堆芯功率分布测量的模拟方法及相关产品,方法包括获得精确燃耗数据;建立基于精确燃耗的稳态堆芯理论模型;以稳态堆芯理论模型为初始状态,堆芯运行功率与运行时间的关系曲线为输入,求解三维中子动力学方程,获得以时间为函数的动态堆芯理论模型;将电厂试验计划对应的功率和时间关系对应的功率和时间关系输入至动态堆芯理论模型,获得数据库;本发明利用精确燃耗数据构建稳态理论模型,并通过瞬态堆芯中子学计算模型等进行动态堆芯模拟,能够生成与实际试验状态完全一致的动态堆芯模型,并直接处理和验收动态堆芯功率分布的实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82477.6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中核同兴(北京)核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可在压水堆中辐照生产60Co,并提高压水堆辐照生产的60Co比活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水堆中辐照生产60Co的靶棒,包括外层的靶棒包壳及设置于所述靶棒包壳内的若干靶件盒,所述靶件盒包括靶件盒包壳及设置于所述靶件盒包壳内的靶芯块,所述靶芯块包括沿靶件盒包壳轴向依次层叠间隔布置的钴芯块与锆合金芯块;其可应用于压水堆中,并提高钴芯块在压水堆辐照生产的60Co比活度,满足钴源的活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2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27615.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高通量试验堆两级辐照生产252Cf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辐照堆内辐照第一代靶件获取超铀核素,第一代靶件采用天然铀、贫化铀或含有238U氧化物的材料作为靶件材料;所述超铀核素包括242Pu、243Am和244Cm;在辐照堆内辐照第二代靶件获取252Cf,第二代靶件采用所述超铀核素中的任一超铀核素或者三者的混合物。本发明两代靶件设计技术路线,可在较短的辐照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252Cf产量,避免了第一代238U靶件生产252Cf时间非常漫长和第二代靶件材料缺失的问题。本发明第一代靶件在高通量试验堆中辐照,可获得非常高的242Pu、243Am和244Cm等超铀核素的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18355.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装载FCM燃料的组件栅格布置形式,燃料棒外径与燃料棒栅距的比值为0.6‑0.8,FCM燃料中TRISO颗粒采用UN、UC或U3Si2作为燃料核芯,燃料的富集度为10%‑20%;燃料颗粒体积份额为40%‑50%。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装载FCM燃料的组件栅格布置形式,通过调整栅格及燃料参数,保证栅格欠慢化布置,具有负慢化剂温度系数等固有物理安全性;确保组件具有足够的燃料装量,满足功率密度和循环长度需求;同时通过合理导向管布置,确保控制棒的反应性控制和补偿、全寿期功率分布平坦、功率调节和安全停堆。
-
公开(公告)号:CN115116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4282.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直接循环反应堆堆芯反应性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不使用可溶硼毒物,仅通过控制棒与可燃毒物配合进行堆芯反应性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仅依靠控制棒和可燃毒物棒进行反应性控制,使得堆芯在整个寿期内的剩余反应性不宜过大且需要保证足够的循环长度,在任何时刻依靠控制棒可以实现快速停堆并提供足够的停堆裕量,同时该反应性控制方法在堆芯整个寿期内,均满足卡棒准则。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4684.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燃料棒包壳材料辐照考验方法,包括确定待辐照考验的燃料棒包壳材料在燃料组件中的辐照位置;确定含燃料棒包壳材料的辐照考验组件在堆芯中的考验位置;根据辐照考验组件装入卸出策略,进行辐照考验,使得辐照考验对堆芯运行影响尽可能小,并使辐照考验组件获得尽可能深的辐照,同时根据需要获得不同辐照深度的辐照考验组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压水堆中各种包壳材料进行辐照考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1301026.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非均匀性空间自屏效应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对从燃料表面逃脱的所有中子数和从燃料表面逃脱后在慢化剂中不经过任何碰撞,而进入到相邻燃料栅元发生碰撞的中子数进行计算,得到丹可夫因子,然后通过丹可夫因子对中子逃脱概率进行修正,以修正中子共振计算的双重非均匀性;根据均匀前后中子在随机分布介质区的逃脱概率不变,将随机分布介质区等效为均匀化介质;基于弥散颗粒和基体各子区的宏观截面,以及各子区对应的体积份额和空间自屏因子计算均匀化介质的等效截面,以修正中子输运计算的双重非均匀性,实现对随机分布介质燃料元件的双重非均匀性空间自屏效应的修正,提高中子计算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28869.5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非均匀系统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计算方法和模块,方法包括:通过将弥散颗粒材料反应性等效转换为圆环的方法将双重非均匀系统转换为单重非均匀系统;采用中子学计算软件计算转换后的所述单重非均匀系统反应性随燃耗变化情况。本发明通过反应性等效,将双重非均匀系统转化为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复杂的双重非均匀问题可以被经过充分验证的传统种子学计算软件计算,以实现含弥散燃料或弥散可燃毒物等双重非均匀性材料的堆芯核设计计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04697.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颗粒可燃毒物反应性控制方法、可燃毒物板及燃料棒,该方法通过设定堆芯寿期初剩余反应性大小和寿期长短,并将堆芯寿期初剩余反应性大小和寿期长短输入到堆芯反应性与燃耗变化模型中,得到颗粒可燃毒物参数;颗粒可燃毒物参数包括颗粒类型、颗粒直径、颗粒体积份额、颗粒掺杂率和颗粒孔隙率;基于颗粒可燃毒物参数选择目标颗粒可燃毒物,加入堆芯中,提高毒物燃耗速率,减少寿期末可燃毒物残留,而且便于可燃毒物分段,有利于堆芯剩余反应性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7341.0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FCM燃料应用于百万千瓦压水堆的首循环装载方法,包括由157根FCM燃料组件组成的首循环堆芯,首循环堆芯的燃料组件按235U初始富集度的不同分为三区并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进行装载,其中初始富集度为6.90%、8.20%和8.90%的燃料组件数分别为53根、52根和52根,最高富集度8.90%的燃料组件装载在堆芯最外圈,富集度为6.90%、8.20%的燃料组件在堆芯内部呈交叉棋盘式布置,157根FCM燃料组件中每根燃料组件分别布置有4根、8根、12根或16根载钆燃料棒。本发明堆芯首循环装载方法,通过将首循环堆芯燃料按235U富集度分三区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进行装载,能够有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使首循环堆芯能够达到与参照堆芯较为接近的燃耗深度与循环长度,满足了电厂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