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73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90874.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燃耗燃料棒用大晶粒UO2芯块及其制备方法,采用Cr2O3与Al2O3掺杂制备大晶粒UO2芯块,Cr2O3的掺杂量为500ppm~1000ppm,Al2O3掺杂量为50ppm~200ppm。本发明利用Cr2O3和Al2O3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在低Cr2O3掺杂量的情况下的大晶粒尺寸,避免了第二相析出,而Al2O3的加入起到了在高燃耗条件下降低裂变气体的扩散效率,保证了裂变产物的钉扎性能,避免裂变气体在界面处聚集、连通、释放,提高氧化物分布均匀性,提高芯块性能稳定性,满足高燃耗燃料棒在堆内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26584.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L55/027 , F16L57/02 , G21C3/32 , G21C3/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缓冲的高抗震抗弯曲管中管式导向管及燃料组件。导向管由外管、内管和端塞组成,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和外管的底端均与端塞固定连接,外管上且位于内管上端部向上位置设置有溢流孔,外管靠近底部位置径向设置有若干旁流孔;内管径向上设置有若干缓冲孔;在内管长度上与外管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外管上且位于内管上端部向上位置设置溢流孔,使落棒开始时导向管内的水快速溢出,实现快速落棒;通过内管径向上开设的若干流水孔配合端塞底部流水孔实现水力缓冲;通过外管旁流孔缓解缝隙腐蚀;通过多个连接部提高等效刚度和承载能力,提升燃料组件抗震能力和高燃耗下抗弯曲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220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71365.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组件格架、燃料组件及压水堆堆芯。本发明的燃料组件格架包括搅混翼,所述搅混翼经过N次折弯成形,侧面呈“S”型,其中N≥2。本发明的搅混翼利用多次弯折成形分步对流体进行横向引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组件,采用若干个上述燃料组件格架沿燃料组件轴向排列布置,格架栅元对燃料棒进行夹持,不同格架的搅混翼持续对冷却剂起到搅混作用。采用上述燃料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水堆堆芯,同一堆芯中有不同富集度燃料组件,在换料期间卸出若干燃料组件,并装入若干新的燃料组件。本发明能够增强燃料组件格架的搅混性能,同时增强冷却剂传热能力,进而提升核燃料组件的热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71389.7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除扭矩且均匀承载的导向管连接结构及燃料组件,包括上部连接结构和下部连接结构;上部连接结构包括上管座安装孔、开口悬挂套和承载套管;带有限位环的导向管通过开口悬挂套和承载套管可拆卸连接在上管座安装孔中;下部连接结构包括下管座安装孔;导向管端塞与下管座安装孔连接构成非轴对称配合结构。本发明实现了连接的双向锁紧和均匀性承载,消除了上部连接中导向管的扭矩以及松脱件,使各导向管均匀受载,提高了燃料组件连接结构及导向管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应力水平,缓解热蠕变和辐照蠕变,避免了受载不均引起的燃料组件运行弯曲,适应高燃耗长循环燃料组件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97233.6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内部缓冲层的复合包壳管及其构成的燃料棒,包括外层管,外层管内部同轴安装有内层缓冲管,内层缓冲管组织结构为海绵状或点阵排列。本发明复合包壳管,通过增加内层缓冲管,其组织结构为海绵状或点阵结构,内部包含大量孔隙或空腔,在受到燃料芯块热膨胀和辐照肿胀挤压时,内层缓冲管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为燃料芯块尺寸的增长提供一定的包容空间,同时这种变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内层缓冲管、尤其是外层管受到来自燃料芯块膨胀所产生的应力,大幅降低了PCI造成包壳失效的风险,另外内层缓冲管内部的孔隙或空腔能有效阻挡燃料芯块裂变产物向外层管迁移,避免了对包壳管的腐蚀,消除了包壳管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959109.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UO2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不考虑释放的当前时刻的燃料基体裂变气体浓度;计算晶界气体浓度的上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对应的等效燃耗;判断当前时刻局部燃耗和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是否达到热释放开启的条件,达到开启条件时计算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下的裂变气体原子晶格扩散系数D、时间‑燃耗转换系数TBu;计算当前时刻t的燃耗系数和当前时刻的热释放率FGRth(t)。本发明重新推导建立了晶界气体浓度和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关系,相比于以前假设晶界浓度恒定不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中发现的晶界气泡连通过程符合的更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裂变气体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94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98475.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弥散燃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新型弥散燃料,包壳包裹在柱状芯块外部,柱状芯块包括燃料区和无燃料层,无燃料层包裹在燃料区外部,燃料区包括TRISO颗粒和SiC基体,TRISO颗粒弥散于SiC陶瓷基体内。一种弥散燃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柱状芯块生坯;步骤2、使制备SiC/SiC短纤维复合材料生带;步骤3、获得圆筒状无燃料区生坯;步骤4、制备成圆片状无燃料区生坯;步骤5、将柱状燃料区生坯置于圆筒状无燃料区生坯内,经热压烧结制备成柱状芯块;步骤6、对柱状芯块进行磨削加工,得到新型弥散燃料芯块。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弥散燃料TRISO颗粒分布不合理及加工性能差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710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0013123.2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定位格架,包括外带条,所述外带条的上端还设置有导向翼,还包括设置于外带条上端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外带条的内、外侧。该定位格架可有效缓解外条带所承受的水力作用力以减小外条带变形,从而达到降低定位格架钩挂风险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4135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2982.6
申请日:2013-08-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3/3315 , G21C3/322 , Y02E3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上管座,主要由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板边缘的围板和固定在围板上的框板构成,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燃料组件导向管的连接孔A和用于安装仪表管的连接孔B,在所述连接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整体上呈长条形的流水孔,流水孔包括流水孔A和流水孔B,流水孔A和流水孔B的轴线之间存在大于0°的夹角。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改变流水孔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使流水孔能够均匀布置,同时增大了流通面积比例,解决了上管座经济性不好和对燃料组件出口的流场分布不利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11.4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结构和燃料组件,其中连接结构用于固定待固定物和载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和锁定件,所述待固定物与所述固定件相对固定,所述载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件用于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锁定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待固定物的一端,所述锁定件的转动路径包括锁定位置,在所述锁定件转动至所述锁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载体并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相抵接。由此,在安装时,只需将固定件穿入通孔,然后转动锁定件至锁定位置即可完成固定,操作简单快捷。在需要拆卸时,同样只需将锁定件转动至解锁位置,即可轻松取出固定件,实现快速拆卸,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满足了快速拆卸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