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39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92848.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陈西南 , 于天达 , 付国忠 , 邓强 , 吴昊 , 李维 , 唐健凯 , 杨晓晨 , 李红鹰 , 唐源 , 张渝 , 张志强 , 张进强 , 李晴朝 , 唐向东 , 刘彦霆 , 罗亮 , 黄思语 , 杨方亮 , 陈定勇 , 胥春燕
IPC: G21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升降与释放装置,涉及反应堆机电设备设计技术领域。该反应堆控制棒升降与释放装置包括支座、第一保持机构、升降机构、液压输入机构及驱动杆,驱动杆可活动的设置于支座上,用于连接控制棒,液压输入机构与升降机构均设置于支座上,液压输入机构通过管路分别与升降机构及第一保持机构连接,升降机构与第一保持机构连接,第一保持机构用于在液压输入机构的作用下固定或释放驱动杆,升降机构用于在第一保持机构固定或释放驱动杆之后,在液压输入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保持机构在第一方向上运动。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堆控制棒升降与释放装置能耗更低、响应速度更快、并能够实现驱动杆的连续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5773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563493.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付国忠 , 陈西南 , 于天达 , 邓强 , 张进强 , 吴昊 , 李红鹰 , 唐向东 , 唐健凯 , 李维 , 张渝 , 杨晓晨 , 张志强 , 唐源 , 罗亮 , 刘彦霆 , 李晴朝 , 杨方亮 , 黄思语 , 陈定勇 , 胥春燕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驱动机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部同轴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式驱动杆;驱动齿轮齿数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数相同,且驱动齿轮的齿槽宽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槽宽均大于各自的齿厚;控制组件包括插销和动力单元,插销上带有沿驱动齿轮环向设置的若干插杆;动力单元用于带动插销朝靠近或远离驱动齿轮的方向移动,并使插杆插入或脱离重合部;采用本方案,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法,使齿条式驱动杆运动更平稳,并通过内外齿轮配合使齿条式驱动杆通电运动与断电掉落,及电机自锁使齿条式驱动杆停留在任意位置,提高齿条式驱动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流畅性,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0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08521.9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源 , 吴昊 , 颜达鹏 , 杜华 , 彭航 , 柴晓明 , 于天达 , 陈西南 , 李维 , 胥春燕 , 邓强 , 杨方亮 , 张宏亮 , 杨晓晨 , 唐向东 , 唐健凯 , 付国忠 , 张志强 , 刘彦霆 , 李晴朝 , 黄思语 , 张进强
IPC: G01B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磁阻式旋转变压角度探测器,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屏蔽环形壳,定子组件包括第一环形端盖圈、第二环形端盖圈、环形外壳,第一环形端盖圈、第二环形端盖圈固定在环形外壳的两侧,屏蔽环形壳套于环形外壳的内部,屏蔽环形壳的两侧端面连接第一环形端盖圈、第二环形端盖圈,形成屏蔽空腔,转子组件置于屏蔽环形壳的内圈中并与定子组件同轴布置,转子组件与屏蔽环形壳之间具有间隙,变压角度探测器的绕组均设于屏蔽空腔内。本发明通过在变压角度探测器的磁阻与转子之间加入隔离性的屏蔽环形壳,使绕组只存在于屏蔽空腔内,而转子位于屏蔽空腔外,转子不存在电器部件,从而可以适应外界为高温、高压、耐辐照水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4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9526.6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用棒位探测器及其使用方法,该棒位探测器包括位置感应线圈,所述位置感应线圈采用双匝并绕结构,双匝线圈均为感应线圈且均可独立完成棒位测量功能。本发明的棒位探测器利用感应线圈阻抗随控制棒位置的变化特性测量感应线圈在给定交流电压激励下的输出电流,并利用电流‑位移曲线插值计算出控制棒实际位置,降低了磁路对称性、外部磁场和线圈温度等因素对棒位输出信号的影响。另外,采用分段子线圈的结构形式,使其阻抗值变化趋于线性,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连续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66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81964.X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于天达 , 陈西南 , 张进强 , 杨敏 , 齐超琪 , 赵凯 , 付国忠 , 吴昊 , 唐健凯 , 李维 , 杨晓晨 , 邓强 , 杨方亮 , 唐向东 , 胥春燕 , 唐源 , 张志强 , 刘彦霆 , 黄思语 , 袁天雅
IPC: B22F10/38 , B22F10/85 , B22F10/25 , B22F10/50 , B22F10/32 , B22F10/64 , B33Y50/02 , B33Y80/00 , B33Y10/00 , B33Y40/20 , G21C7/14 , G21C13/087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质材料交替成型式密封壳制造方法,涉及密封壳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导磁/非导磁交替时密封壳的生产很难通过传统工艺高效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导磁/非导磁异质材料成型参数固化;导磁/非导磁交替密封壳模型处理;导磁/非导磁交替密封壳成型轨迹规划;导磁/非导磁交替密封壳成型前准备;导磁/非导磁交替密封壳增减材成型;导磁/非导磁交替密封壳后处理。本发明可以最大化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确保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确保材料层之间的良好结合,提高密封壳的整体强度和耐用性;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导磁/非导磁交替时密封壳的高效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7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3493.5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付国忠 , 陈西南 , 于天达 , 邓强 , 张进强 , 吴昊 , 李红鹰 , 唐向东 , 唐健凯 , 李维 , 张渝 , 杨晓晨 , 张志强 , 唐源 , 罗亮 , 刘彦霆 , 李晴朝 , 杨方亮 , 黄思语 , 陈定勇 , 胥春燕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驱动机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设置于电机输出端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外部同轴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式驱动杆;驱动齿轮齿数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数相同,且驱动齿轮的齿槽宽和从动齿轮内侧齿槽宽均大于各自的齿厚;控制组件包括插销和动力单元,插销上带有沿驱动齿轮环向设置的若干插杆;动力单元用于带动插销朝靠近或远离驱动齿轮的方向移动,并使插杆插入或脱离重合部;采用本方案,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法,使齿条式驱动杆运动更平稳,并通过内外齿轮配合使齿条式驱动杆通电运动与断电掉落,及电机自锁使齿条式驱动杆停留在任意位置,提高齿条式驱动杆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流畅性,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7824462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2165906.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彦霆 , 于天达 , 邓强 , 李维 , 杜华 , 陈西南 , 杨晓晨 , 唐源 , 胥春燕 , 许斌 , 聂华刚 , 杨博 , 黄新东 , 杨方亮 , 吴昊 , 唐健凯 , 付国忠 , 张志强 , 唐向东 , 晋舒颜 , 周旭 , 李晴朝 , 黄思语 , 张进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定子,包括内筒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沿内筒体的轴向方向排列并套在内筒体的外部;外筒体,套在多个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外部;盖体,位于外筒体的两端并对外筒体的两端形成固定密封结构;密封接线盒,固定于外筒体外部,永磁体线圈组件的引接线穿过密封接线盒与外部电源连接,密封接线盒与外筒体之间固定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定子内部的全密封结构,可以用于水下环境,适用于特殊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