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弯曲的自成形人行拱桥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6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346412.9

    申请日:2025-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主动弯曲的自成形人行拱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跨度、宽度和跨高相同的格构式构件作为拱肋和位于所述格构式构件的两个端部的固定在地面上的基座,每个格构式构件包括分别主动弯曲形成拱肋的若干根第一细长杆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基于主动弯曲的自成形人行拱桥结构的构建方法。本发明的每个作为拱肋的格构式构件为由若干根长度相同的第一细长杆件主动弯曲而成,构建时将若干根第一细长杆件依次主动弯曲并插入基座,然后用第一格构式构件节点将其约束成一根整体构件,既能够避免无法通过人力直接弯曲大尺寸截面构件的问题,也能够显著降低构件内因弯曲而导致的内应力,降低结构和施工风险。

    格构式复材构件的基座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1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8608.1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种格构式复材构件的基座,一种是固定式的,一种是滑动式的。固定式的基座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筒体以及用于固定在地面上的基座板,所述基座板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供复材杆件安装的安装孔,所述筒体的轴线呈目标角度设置。滑动式的基座包括用于滑动安装在地面上且供复材杆件安装的安装座、用于设置在地面与该安装座之间的多根圆滚棒、用于固定在地面上且用于限位安装座的水平移位和竖向移位的限位组件,安装座的轴线呈目标角度设置,多根圆滚棒水平排列设置,且该圆滚棒与安装座水平移位方向垂直,限位组件包括相对设于安装座的两侧且呈L型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本发明通过呈角度设置且可进行水平滑动的安装座供复材杆件进行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基座结构无法满足约束格构式复材构件两端释放位移并具有一定转角的安装的技术问题,通过安装座能够部分释放构件一端的水平位移,通过力检测器实时测量构件端部的水平反力。

    约束格构式复材变截面构件的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8498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88594.3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约束格构式复材变截面构件的节点,包括节点内芯、用于将复材杆件箍设于该节点内芯外周的两块半箍板,两块该半箍板的两端相互对接连接,该节点内芯的外周面上沿轴向通长开设有第一通槽,该半箍板的内周面上沿轴向通长开设有第二通槽,该第一通槽与该第二通槽相对设置,该第一通槽与该第二通槽围设形成供该复材杆件容置的容置空间。本发明在复材杆件进行生产时不采用拉挤工艺,而是在安装加工时根据实际需求采用适合容置宽度的节点内芯与半箍板进行安装组合,从而改变复材杆件的组合数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复材杆件难以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变截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装配式结构,尺寸小,自重小,便于运输和安装。

    一种全装修式预制大模块建筑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600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7539.3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装修式预制大模块建筑及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大模块,下预制大模块,所述上预制大模块,下预制大模块结构相同,均包括顶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底部的若干带有装饰面的外墙,顶板底部设有吊顶,外墙内侧设有装配式墙面,装配式墙面底端之间设有架空地板,架空地板铺设在下预制大模块中的顶板顶部;上预制大模块通过外墙底部设置在下预制大模块的顶板顶部,上预制大模块的外墙的边缘区域设有第一钢筋部,下预制大模块的顶板顶部设有与第一钢筋部配合并错位设置的第二钢筋部,第一钢筋部与第二钢筋部进行错位插接并形成混凝土浇筑区;上预制大模块与下预制大模块之间设置接缝封堵装置,通过接缝封堵装置能够将混凝土浇筑区封闭。

    一种碳纤维拉索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54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577080.7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拉索及其制造方法,索体采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密布配合构成六边形或缺角六边形截面,相比于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之间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能减小索体承受横向挤压时碳纤维棒材接触位置的挤压应力,从而提高索体的横向受力性能,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的截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容纳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于其中的安置腔体,使得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能在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集束形成安置腔体后,再安装至安置腔体中,避免与若干圆角正六边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同步集束,圆形截面碳纤维棒材内部的光纤传感器不会被挤压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和光纤传感器的存活率。

    一种冻结管的连接结构及实施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998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7069.5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结管的连接结构及实施工艺,包括钎焊机,所述钎焊机包括焊箱以及设置于焊箱上的焊口,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两端面开孔,中间形成冻结管扁管的安插通道,两根截断的冻结管分别从连接本体的两端插入通道内与连接本体连接,并一体装配于钎焊机焊口内通过焊箱进行焊接。本方案结合冻结管连接器以及钎焊机,开发出新型冻结管钎焊连接的方法,该连接方法操作简易、密封性好且可最大限度重复利用新型冻结管。

    一种冻结器接头的连接方法及一种冻结器接头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564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1971.X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结器接头的连接方法,包括:选取坡口螺帽穿套于铜管上;利用扩孔器将铜管的一端扩孔变为喇叭口;在冻结管一端依次连接内外丝接头以及变径双丝头;将坡口螺帽移至铜管的喇叭口外周,并将变径双丝头的端头与坡口螺帽螺接;完成连接后,在坡口螺帽与喇叭口之间填充密封胶。本发明一种冻结器接头的连接方法中,通过铜管扩孔,将铜管变成连接的母口,通过对冻结管接头的逐级转换,将干路过渡变为适宜连接铜管管径的公口,然后以密封胶代替传统的可缠绕胶带,密封性好,操作简易,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拆卸性强,能够重复利用,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