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77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874309.2
申请日:2023-07-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空区随钻系统及通信质量评价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有钻杆装置及地面控制终端;钻杆装置包括钻头、智能探杆及通信钻杆总成;智能探杆沿竖向连接在钻头及通信钻杆总成之间;智能探杆部署有探测模块,探测模块用于至少获取深部空区内的探测数据;通信钻杆总成包括组成通信链路的至少三个通信杆及至少两个中继杆,任意中继杆部署在两个相邻通信杆之间;任意中继杆沿通信链路向地层上方一次或多次的发送各自的标准数据包;地面控制终端接收至少两个中继杆发送的标准数据包,并且根据标准数据包的损失评价至少部分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45099.4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E21B47/017 , G01V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深部地层精确探测的仪器保护旋转装置,包括上保护管、下保护管、升降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和仪器舱,其中,上保护管内有升降驱动组件,下保护管内设有旋转驱动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的升降驱动电机可驱动升降螺纹套转动,从而通过升降轴带动下保护管上升或下降实现上保护管、下保护管分离或合拢;上保护管、下保护管在进入目标地层分离后,下保护管内的旋转驱动组件中的旋转驱动电机启动,可通过转动轴带动仪器舱转动,从而仪器舱内的多种传感器对地下空区进行360°全方位探测探测;该装置可提高探测精度和全面性,解决地下空区探测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7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43949.7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E21B47/0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密封保护装置及深地探测装置,深地探测装置包括多个钻杆、仪器舱、钻头和密封保护装置,多个钻杆包括位于底端的探测钻杆,探测钻杆的芯轴外周套设有仪器舱,仪器舱包括载体、及容置于载体内的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组件,密封保护装置包括套设于芯轴外周的外壳、及密封组件,至少部分外壳可相对探测钻杆活动,以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处于关闭状态,外壳套设于仪器舱外周,仪器舱容置封闭于外壳内,当处于打开状态,至少传感器组件位于外壳外部;密封组件包括设于载体内的第一密封壳体和第二密封壳体,第一密封壳体密封容置传感器组件,第二密封壳体密封容置控制元件;减小仪器舱受力,保护仪器舱内传感器组件和控制元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1523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843903.5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3D模型贴图方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数据特征;利用PointNet点云处理网络提取点云数据特征,并采用三角网格构建点云数据的3D模型;并将3D模型和图像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齐;将对齐后的3D模型和图像进行投影映射,将点云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与图像的纹理信息进行叠加,获得融合图像1;将点云数据和图像数据的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特征融合的融合图像2;将融合图像1和融合图像2进行叠加,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获得叠加权重,生成带贴图3D模型。相比于传统贴图方法,本发明的方案在地下暗光环境中也能得到很好的成像效果,并且能在保持成像准确度的基础上,更加凸显3D点云和图像的特征,以更好得满足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56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843964.1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球深部探测信号中继短节结构及电路,包括:电触柱、线圈组件、外壳、磁耦合通信电路板、中继电路板、储能电容和六芯通信电缆;外壳的一端嵌合电触柱、连接线圈组件,通过与其他接头上的电触柱相连,形成连通导体传输电流,所传输的电流经过相邻的线圈组件,根据电感效应,将电信号转化为磁场,线圈组件内嵌的导线,又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这一过程实现了不同钻杆间无线方式的电信号传输;线圈组件远离外壳的一端连接磁耦合通信电路板,该磁耦合通信电路板控制上述过程中信号的传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信号更加稳定精确,能够较早地发现、处理钻探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地质情况,减少钻井工艺中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845159.2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接触式探测信号随钻采集与传输装置和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水辫、无接触式采集探头和智能探杆,无接触式采集探头和智能探杆的连接端均安装有电磁耦合连接的通信接头;无接触式采集探头中采集探头主控电路板设于通信接头内并与其连接,电力发送装置在探头外壳内与采集探头主控电路板连接,铠装线缆的一端与通信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水辫连接;智能探杆中电力接收线圈安装于杆体内与电力发送装置连接,多通道线缆依次连接电力接收线圈、控制芯片、通信线缆和传感器组,控制芯片和传感器组设于固定槽内,数据接头的两端分别与通信线缆和通信接头连接,通过电磁耦合原理和铠装线缆传输可以保证高效、多通道的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58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843600.3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T17/05 , G06T17/20 , G06T15/04 , G06T15/06 , G06V10/75 , G06V10/82 , G06V10/54 , G06V10/46 , G06V20/40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空区三维成像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地下空区的空区视频图像和空区点云数据;确定姿态变换矩阵,基于姿态变换矩阵将空区视频图像和空区点云数据进行对齐;基于空区视频图像进行材质纹理的识别,得到材质纹理信息;对空区点云数据进行三角网格划分,形成初始空区三维模型;将材质纹理信息映射到空区三维模型,形成带有材质纹理属性的目标空区三维模型;基于所属的材质纹理属性,计算目标空区三维模型的BRDF;模拟全局光照,并基于所求的BRDF构建渲染方程;设定从视点发射光线,并基于渲染方程进行光线追踪,以获得高亮度的地下空区实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45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845122.X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钻有线式通信接头、水辫和中继装置以及通信方法。其中通信接头包括接头和磁通信头,接头包括内设有舱体的杆体,磁通信头安装于舱体内;磁通信头包括外壳、电触柱、线圈组合、磁耦合通信电路板、储能电容和多芯通信电缆;通信接头相互连接组成集成化电力与数据传输的通道。水辫包括主轴、水辫壳和电滑环,其中主轴内贯设有通道并安装有通信接头,可与高速旋转的钻杆连接从而传输电力和数据。中继传输装置及通信方法中通过在钻杆和水辫内安装的通信接头相互连接传输电力和数据,经过中继装置放大、去噪、存储,并利用多芯通信电缆实现高效的电力和数据并行传输,从而实现随钻有线式井下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1170770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44148.2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6F18/25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低照度深部地层空区生物状况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激光扫描仪、摄像机、声呐探测仪的数据,其中激光扫描仪获得三维点云数据、摄像机获得步态视频序列数据、声呐探测仪获得声呐信息数据,并对三种数据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用K‑NN分类器筛选提取出的特征,得到最优特征集合,并确定最优特征集合中各个特征权重;将符合要求的特征传送到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和分析后,生成生物状况报告。本发明可以大大提高在低照度下地下深部空区的生物状况识别的质量和精度,同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83465.0
申请日:2023-09-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分类号: E21B47/12 , E21B47/13 , E21B47/0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部空区随钻分体式智能探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钻杆装置;钻杆装置包括沿长度方向连接的钻头、智能探杆及通信钻杆总成;钻头与智能探杆沿长度方向同步转动连接;智能探杆内安装有第一处理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探测模块;第一探测模块用于至少获取深部空区内至少一种传感器类型的第一探测数据,并且发送第一探测数据到第一处理模块;智能探杆沿外壁部署有至少一个第一弹射窗口,第一弹射窗口内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射球;智能探杆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弹射球弹射的进入到深部空区的第一弹射组件;第一弹射球安装有第二处理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及第二探测模块;第二探测模块用于至少获取深部空区内至少一种传感器类型的第二探测数据;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构造有无线通信链路;第二处理模块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向第一处理模块发送第二探测数据;通信钻杆总成与智能探杆同步转动连接;第一处理模块沿通信杆向地表传递第一探测数据及第二探测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