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5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35624.0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16C20/80 , G16C20/20 , G16C10/00 , G06N3/006 , H04W4/02 , H04W4/029 , H04W4/38 , H04W4/70 , H04W24/02 , H04W24/08 , G16Y20/10 , G16Y20/20 , G16Y30/0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5 , G16Y40/6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体集群协同感知的污染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随机初始化,包括:污染物浓度场和污染源中心;采集智能体的剩余能量、位置信息和浓度信息;基于剩余能量、位置信息和浓度信息,利用蜉蝣算法,确定汇聚速度;基于智能体的位置信息和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利用人工势能场算法,确定斥力速度;基于汇聚速度和斥力速度,确定运动速度,智能体根据运动速度移动,更新位置信息和浓度信息;若更新的浓度信息大于预设浓度阈值,则智能体到达污染源中心,根据更新的所述位置信息和浓度信息,重构污染物分布浓度场。如此,本发明可以基于将剩余能量考虑在内的蜉蝣算法,实现对智能体的自适应运动控制,平衡智能体之间的能量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16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037701.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B62D57/024 , E01D19/10 , G01N21/952 , G01N21/88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自适应缆索检测机器人、缆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及方法,自适应缆索检测机器人包括多个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包括支架体、爬行驱动组件、自适应调节组件;所有结构单元的爬行轮均贴紧待检测的缆索,所述爬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爬行轮转动,从而使该检测机器人沿缆索移动,以检测缆索表面缺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自适应缆索检测机器人可沿缆索移动,且稳定性高;该缆索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能完成缆索表面缺陷的原位检测,检测效率高;该缆索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可通过地面终端接收自适应缆索检测机器人端返回的信息,根据自适应缆索检测机器人的运行路径对缆索建模,并标记缺陷位置,便于后续维护人员对缆索缺陷进行快速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7370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49922.6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18/24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字符编码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方法,包括:获取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定义断点列表以及对应的字符集;根据断点列表以及字符集,将时间序列脑电信号转化为字符串,通过二进制编码将字符串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将二进制数据输入到基于EEGNet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处理,通过基于EEGNet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将分类后的数据传输至前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6839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4432.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多维水环境感知移动装置、系统和方法;该水环境感知移动装置包括船体;船体内设有移动组件、主控制器、电源组件、传感器组件和定位仪和无线收发装置;移动组件包括伺服器以及两驱动电机,伺服器与两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出船体外,且每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旋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水环境感知移动装置可以在水域内移动且能获取监测点的多维水质数据。其该装置结构简单、灵活性高,容易投放,部署过程,方便回收。该水环境感知系统包括终端节点模块、汇聚节点模块和多个水环境感知移动装置,该水环境感知系统可远程监控多个水域内的水质情况,且每一水域内具有多个监测点,检测可靠、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67866.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缆索检测机器人,包括:外部框架机构、减震夹紧部件、电机支架以及电机组成;外部框架机构是由多个框架分支机构依次连接构成的环形框架;减震夹紧部件包括与框架分支机构相连的第一连接件、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的支柱,支柱上套接有弹性部件,支柱的另一端套接进套筒内,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入口,支柱的另一端的底面积大于第一接入口的面积;电机支架的一端连接在套筒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在电机上;电机的联轴器连接有转轮,使得当多个框架分支机构依次连接构成的环形框架后,此时多个转轮正好将缆索夹紧。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机器人体积重量过大,导致需要的电池容量增加或者是需要电缆供电的技术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