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网络探测及安全审核的便携式移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55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10379.2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探测及安全审核的便携式移动设备,涉及电力网络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探测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双流向散热腔室与导流腔室之间通过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相连通,探测防护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供风腔室与导流腔室之间通过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相连通,探测防护壳体底部设置有与供风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散热孔,探测防护壳体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流孔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孔,探测防护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导流孔相对应的第三散热孔,第二散热孔和第三散热孔均与导流腔室相连通。本发明通过控制双流向散热腔室内部气流的交替式双向流动,可提高对网络探测设备的散热效果。

    基于海底电缆保护的船舶外力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74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34400.4

    申请日:2015-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电缆保护的船舶外力破坏风险的评估方法,以电缆保护方式和现状为基础,结合影响海底电缆船舶外力破坏风险的船舶吨位、锚重、船舶所处相对海底电缆横向、纵向位置区域、船速等因素,研究分析了各个因素间相互关系,并利用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搭建了“抵抗船锚损害安全指数”、“船锚损害海缆概率指数”、“船锚损害海缆风险指数”数学模型,最终提出利于日常工作人员进行风险识别、定级的“船舶外力破坏风险值”。本专利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风险指数模型,可实现将影响船舶外力破坏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整合,转化成一套数学分析模型,对规范、系统性的识别、定级船舶危害风险,提前预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