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8698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82542.5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补偿功能的高精度测温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带补偿功能的高精度测温电路,包括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和温度补偿电路组,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包括测量用热敏电阻、恒流电路、跟随电路、减法电路;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包括补偿用热敏电阻、恒流电路、跟随电路、减法电路;它可以实现削弱测温点至测量用热敏电阻本体的热阻对处理误差的影响,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测温点的温度值,同时采用可调分压电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工况进行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且应用恒流电路为热敏电阻供电,便于后续线性电信号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486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382542.5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补偿功能的高精度测温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带补偿功能的高精度测温电路,包括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和温度补偿电路组,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包括测量用热敏电阻、恒流电路、跟随电路、减法电路;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组,包括补偿用热敏电阻、恒流电路、跟随电路、减法电路;它可以实现削弱测温点至测量用热敏电阻本体的热阻对处理误差的影响,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测温点的温度值,同时采用可调分压电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工况进行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且应用恒流电路为热敏电阻供电,便于后续线性电信号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5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1842.1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N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均流控制电路、均流MOS、电流采样电阻和负载,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负载端并联,开关电源的输出为正负电源,为均流控制电路提供正负电源供电,供电电源的正端分别连接开关电源和负载的正端,开关电源和负载的负端顺次连接电流采样电阻和均流MOS,再连接在供电电源的负端形成供电通路,为负载和开关电源供电,电流采样电阻和均流MOS均与均流控制电路连接,它可以实现降低对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性要求,降低了应用设备的电源成本,同时由于均流MOS处于低阻导通状态,降低了均流电路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220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2522.4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IPC: G06F1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差分信号数据传输接口的自适应调节数据延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智能控制器系统中每块板卡的数据总线进行配置,指定每块控制板卡所使用的数据端口的位置,数据端口的收发方向,数据端口的传输速率等信息,使得智能控制器同一箱体中,任意控制板卡都可以实现通过高速串行差分总线相连接,进行数据通信传输;S2:对高速串行差分总线数据采样时序自适应调节延迟,通过程序运算的出数据通信通道延时的最优化配置,用于提高智能系统的总线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芯片为平台,结合高速差分总线时序自适应调节延迟技术,使智能系统的系统总体数据传输稳定性,数据传输速率和板卡数量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33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7199.1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IPC: H02J50/12 , H02M1/42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交叉取能的无线输电电路,该适用于交叉取能的无线输电电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边回路,一部分是副边回路。原边回路包含逆变电路和能量输出线圈,副边回路包含能量接收线圈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中逆变电路放置于功率单元内部,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放置在相邻功率单元内部,能量输出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均为绝缘灌封结构,放置在功率单元外部,且为了便于两个功率单元连接和解耦,能量输出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的外部结构还设计了螺纹式安装结构。解决了交叉取能结构设计困难和绝缘设计困难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0382513.9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P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可以实现该电路应用于负载侧,不要求两个供电电源均流,且对两个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性要求较低,本电路利用PMOS在门极施加负向电压时,漏源极间的低阻通态特性,以及漏源极间的阻抗受门极电压幅值控制的原理,结合采样电阻、运算放大器等措施,自动调节两个供电电源的输入阻抗,实现两个供电电源的均流,当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局部热量过高时,将绝缘液体推出,并在释放孔的分散作用下,淋在垫片外侧,并在毛细纤维刺的作用下,在接触端孔内壁之间形成一层绝缘液膜,从而在局部温度过高时,对整个电路起到绝缘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381842.1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N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包括开关电源、均流控制电路、均流MOS、电流采样电阻和负载,开关电源的输入端与负载端并联,开关电源的输出为正负电源,为均流控制电路提供正负电源供电,供电电源的正端分别连接开关电源和负载的正端,开关电源和负载的负端顺次连接电流采样电阻和均流MOS,再连接在供电电源的负端形成供电通路,为负载和开关电源供电,电流采样电阻和均流MOS均与均流控制电路连接,它可以实现降低对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性要求,降低了应用设备的电源成本,同时由于均流MOS处于低阻导通状态,降低了均流电路的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478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82513.9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一种基于P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可以实现该电路应用于负载侧,不要求两个供电电源均流,且对两个供电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致性要求较低,本电路利用PMOS在门极施加负向电压时,漏源极间的低阻通态特性,以及漏源极间的阻抗受门极电压幅值控制的原理,结合采样电阻、运算放大器等措施,自动调节两个供电电源的输入阻抗,实现两个供电电源的均流,当电路在使用过程中局部热量过高时,将绝缘液体推出,并在释放孔的分散作用下,淋在垫片外侧,并在毛细纤维刺的作用下,在接触端孔内壁之间形成一层绝缘液膜,从而在局部温度过高时,对整个电路起到绝缘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197953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675349.6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NMOS的低功耗冗余均流电路,包括双供电端、开关电源、两个NMOS管、两个采样电阻和控制电路;第一供电端的正极、第二供电端的正极和开关电源的正极与负载的正极连接;开关电源的负极接地;开关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第一供电端的负极与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供电端的负极与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二NMOS管的栅极与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负载的负极与地电位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1978147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674602.6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补偿功能的高精度测温电路,包括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和补偿电路;通过测量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可以对被测点的温度进行采集,通过补偿用热敏电阻信号处理电路可以采集测温板的温度,然后应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虚短特性,搭建恒流电路、跟随电路、减法电路、加法电路,通过采集两个热敏电阻的本体温度,可以获得一个温度差值;再通过可调分压电路等效被测点至第一热敏电阻的热阻,以及第一热敏电阻至测温板的热阻,进而获得被测点至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差值,再加上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值即可获得被测点的温度值;降低了被测点至第一热敏电阻的热阻对处理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