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02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705032.5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收合可移动式零重力模拟支撑桁架综合试验系统,属于结构部件测试技术领域。该综合试验系统包括顶层、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中心轴、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所述中心轴固定设置于顶层支撑框架正中心,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分别设置于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的正中心;回转中心体包括回转驱动装置、电动中心箱体和转接箱板;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绕中心轴发生旋转并保持位置的固定。本发明可为太阳帆、太阳翼、空间桁架、机械臂、天线等多类大型航天结构的地面测试试验提供构型灵活可变的悬吊支撑平台,并具有可收合、可移动的能力,从而满足实验室的多用途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98526.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功能梯度板的结构动力学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缩比模型设计:以大尺寸功能梯度板为原型,按照一致的长宽比设计3个不同尺寸的缩比模型,其中缩比模型的厚度、材料组分、材料梯度分布函数、材料制备工艺以及边界条件均与原型的完全一致;S2,模态测试:通过模态测试获取3个缩比模型的动特性的实验结果,动特性包括结构固有频率、模态振型;S3,推导功能梯度板固有频率随整体尺寸变化的规律表达式;S4,相似性预测:将固有频率随整体尺寸变化的规律表达式进行相似变换,得到原型的固有频率预测值表达式,同时取第一缩比模型的模态振型的实验结果作为对原型模态振型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0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394766.4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用豆荚杆可承受极限拉力测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垂直悬吊子系统、拉伸子系统、力传感子系统和位移测量子系统;垂直悬吊子系统用于实现豆荚杆的竖直悬吊安装;拉伸子系统包括拉绳、竖直高度位置可调整的滑轮、固定滑轮以及拉力产生装置等,用于对豆荚杆施加拉力并产生变形;力传感子系统用于测量拉绳拉力;所述位移测量子系统用于测量豆荚杆末端位移。本发明提出的测试装置克服了豆荚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试准确度,且豆荚杆所受拉力牵引方向可以自动调节,能克服变形造成的拉力夹角变化,更好地模拟航天真实应用场景。此外,本发明具有测试结果可信度高、测试方法较为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82626.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壁厚无法缩尺的薄壁结构动力学缩比模型试验方法,属于力学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缩比模型设计:针对原型,设计两个不同尺寸的缩比模型,其中壁厚和材料保持不变;S2,模态测试:通过试验获取两个缩比模型的动特性实验结果;S3,相似性预测:根据基于双模型的固有频率预测方法,将模型试验结果代入得到对原型结构动特性的预测结果,同时取任一缩比模型的模态振型实验结果作为对原型模态振型的预测结果。本发明解决了薄壁结构在缩比模型试验中由于壁厚无法缩尺导致结构动特性相似性发生偏差的问题,能够在壁厚和材料不改变的情况下实现对原型动特性的相似性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40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320249.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抛却式太阳帆航天器,涉及航天器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太阳帆航天器包括主航天器和多个可与主航天器分离的分离子航天器,多个所述分离子航天器围绕所述主航天器布置;各所述分离子航天器分别通过支撑杆与所述主航天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连在主航天器上,另一端以盘卷的方式收藏在所述分离子航天器的内部;各所述分离子航天器的两侧设有薄膜帆收藏卷筒;所述分离子航天器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实现支撑杆收纳与展开的收展机构。本发明通过采用“1个主航天器+多个分离子航天器”的技术方案,可以大幅减小太阳帆航天器的整体结构质量,有利于提高太阳帆航天器的有效载荷比和任务飞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0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94766.4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航天器用豆荚杆可承受极限拉力测试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垂直悬吊子系统、拉伸子系统、力传感子系统和位移测量子系统;垂直悬吊子系统用于实现豆荚杆的竖直悬吊安装;拉伸子系统包括拉绳、竖直高度位置可调整的滑轮、固定滑轮以及拉力产生装置等,用于对豆荚杆施加拉力并产生变形;力传感子系统用于测量拉绳拉力;所述位移测量子系统用于测量豆荚杆末端位移。本发明提出的测试装置克服了豆荚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测试准确度,且豆荚杆所受拉力牵引方向可以自动调节,能克服变形造成的拉力夹角变化,更好地模拟航天真实应用场景。此外,本发明具有测试结果可信度高、测试方法较为简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0255.8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金属带驱动的豆荚杆收展机构,包括支架组件、卷筒组件、压扁子机构、导向子机构、金属带及其卷绕子机构、电机组件和制动装置。所述卷筒组件和压扁子机构分别用于收纳和压扁豆荚杆;所述导向子机构用于引导豆荚杆的展出方向,确保其沿水平方向展出;所述金属带可随豆荚杆一同卷绕在收藏卷筒上,用于牵引豆荚杆的展开;所述金属带卷绕子机构用于实现金属带的回收;所述电机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所述制动装置用于连续地施加摩擦力矩。本发明通过采用金属带牵引进而将豆荚杆展开的技术方案以及摩擦制动装置,避免了传统主动碾压方式可能对豆荚杆结构造成损坏以及豆荚杆不受控展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8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16555.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G01J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航天器表面太阳光压力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属于航天空间环境力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测试系统包括水平工作台、超微量高精度天平、薄膜航天器试验件、太阳模拟器、镜面投射装置和真空试验舱,所述太阳模拟器能够发出水平方向的模拟太阳光,并经呈45度方向布置的镜面投射装置投射后垂直地照晒在薄膜航天器试验件上。通过读取超微量高精度天平上由于光压力的施加所带来的结构质量变化值,可通过转换公式计算获得薄膜表面受到的太阳光压力大小。本发明所述测试系统构成相对简单,相应的测试方法也相对简便,具有易于操作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70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05032.5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收合可移动式零重力模拟支撑桁架综合试验系统,属于结构部件测试技术领域。该综合试验系统包括顶层、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中心轴、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所述中心轴固定设置于顶层支撑框架正中心,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分别设置于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的正中心;回转中心体包括回转驱动装置、电动中心箱体和转接箱板;中层和底层支撑框架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回转中心体绕中心轴发生旋转并保持位置的固定。本发明可为太阳帆、太阳翼、空间桁架、机械臂、天线等多类大型航天结构的地面测试试验提供构型灵活可变的悬吊支撑平台,并具有可收合、可移动的能力,从而满足实验室的多用途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296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498911.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离速度可调节的小行星着陆机器人分离释放机构,属于航天器机构技术领域。所述分离释放机构包括收纳箱体、舱门装置、滑轨结构、分离动力组件、限位卡槽结构、挡块定位结构以及运动解锁机构;当分离释放机构收到分离释放指令后,舱门锁紧与释放机构通电工作,解除对舱门的锁紧约束,舱门本体在扭簧驱动下打开,且打开到预定角度后保持锁定;此时运动解锁机构通电工作,解除对分离动力组件中推板的运动限制,着陆机器人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沿滑轨结构从打开的舱门出口中滑出,进而完成释放。本发明具有着陆机器人分离速度可调节、舱门打开后不会反弹或晃动、分离时着陆机器人与舱门本体不会发生碰撞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