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69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395185.5
申请日:2018-11-22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道路铺设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粗骨料1400‑1600份、水泥150‑210份、稻壳灰40‑50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粉煤灰50‑70份、微细矿渣10‑20份、连续粒径石英砂150‑210份、水45‑65份、高效减水剂8‑11份。其中,粗骨料的组成为:起骨架支撑作用的单粒径花岗岩碎石占比80%‑90%、改善内部养护环境的2.36‑9.5mm粒级的陶粒5%‑10%、增加透水混凝土碎石粘结点之间桥接数量的2.36‑4.75mm的玻璃碎屑5%‑10%,形成最紧密的浆体后再与粗骨料在富余系数的指导下进行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使得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成品在保证大透水性能的基础上,获得28d抗压强度大于30MPa,所制备出的透水混凝土具有的优异性能,将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实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6910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95185.5
申请日:2018-11-22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道路铺设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粗骨料1400-1600份、水泥150-210份、稻壳灰40-50份、纳米二氧化硅10-20份、粉煤灰50-70份、微细矿渣10-20份、连续粒径石英砂150-210份、水45-65份、高效减水剂8-11份。其中,粗骨料的组成为:起骨架支撑作用的单粒径花岗岩碎石占比80%-90%、改善内部养护环境的2.36-9.5mm粒级的陶粒5%-10%、增加透水混凝土碎石粘结点之间桥接数量的2.36-4.75mm的玻璃碎屑5%-10%,形成最紧密的浆体后再与粗骨料在富余系数的指导下进行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使得制备的透水混凝土成品在保证大透水性能的基础上,获得28d抗压强度大于30MPa,所制备出的透水混凝土具有的优异性能,将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实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928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2144.4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抗高速冲击破坏的防护面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护面自冲击面向下依次由正交玄武岩层、纤维改性增强混凝土层、高分子复合韧性骨料砂浆层和钢性支撑层组成,四者的厚度比为40~60:130~170:290~300:1~10;所述正交玄武岩层中玄武岩板以10~30°仰角双层正交铺设。该防护面采用模板逐层浇筑,一体养护成型,保证各层间具有良好结合度的同时,还大幅保留了防护面各层之间的结构特性,实现多结构耦合强化吸波抗侵彻的技术目的。基于该防护面复合结构特征,提高防护面的抗侵彻能力,显著强化防护面的整体结构韧性,可有效吸收因超高速冲击所产生的应力波,避免因防护面过度变形而导致崩裂碎片,避免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61599.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铧兴设计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材料弹性模量增强剂及服役于高原干燥环境下的水泥基材料,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弹性模量增强剂,按总质量为100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固相调节剂50~70份、液相调节剂5~20份、气相调节剂20~30份;所述固相调节剂包括混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1~5份、改性晶须40~60份、改性纤维10~20份;所述液相调节剂为含有亲水基团的高吸水性树脂;所述气相调节剂包括氟硅酸镁5~10份、水玻璃溶液5~10份、六偏磷酸钠2~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份、纳米硅溶胶0.6~1份。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模量增强剂,利用三种类型调节剂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实度,适用于高原干燥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8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026092.6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铁科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充 , 舒磊 , 徐书飞 , 冉红玲 , 安刚建 , 陈永利 , 何晓斌 , 任振宇 , 刘德志 , 种连红 , 杨恣 , 曾晓辉 , 杨兵忠 , 张俊双 , 李志勇 , 郑健 , 余文浩 , 邹青平
IPC: E04G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密实混凝土余料自动回收装置,涉及混凝土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收纳箱体、移动隔板、传输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气泵;所述移动隔板横向滑动贯穿设置于收纳箱体中部位置,所述移动隔板将收纳箱体内腔隔开形成下腔室与上腔室;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收纳箱体的外壁,用于驱动移动隔板横向滑动;所述传输机构设置于下腔室的内底部,用于传输自密实混凝土;所述气泵用于给下腔室内注入压缩空气;本发明通过气泵给下腔室内注入压缩空气,使得自密实混凝土有效的向上输出,由于气压的推力存在,自密实混凝土向料斗中传输时,不会出现向下流动情况,增加了传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5474.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铁院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铁板式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属于地铁铁路施工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激振装置敲击无砟轨道板,使轨道板表面产生微小振动,通过建立的导纳特征参数与缺陷的映射关系,可以确定各位置处的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质量状况,提出了地铁板式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缺陷快速评价方法。避免了传统检测手段效率低、主观性强、以点概面、费时费力等弊端,可实现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的快速高效检测;构建了导纳频谱特征信号参数与充填层质量缺陷的映射关系,提出了充填层缺陷识别阈值,并提供了缺陷精细化评价指标和方法,为工程验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90104.7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2 , G06T3/06 , G06T7/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对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对滤波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处理,剔除高于和低于拟合平面预设距离的点云数据,然后将剩余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投影到与拟合平面平行的X0Y坐标平面上,实现表面缺陷可视化;对剔除的高于和低于拟合平面预设距离的点云数据进行欧式聚类,得到彼此分离的缺陷区域;基于缺陷区域计算得到各缺陷的尺寸信息。缺陷检测识别效果好,精度高,实现了不依赖于图像进行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检测,避免了图像识别技术中图像质量对缺陷识别效果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722399.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碳化混凝土,每平方米该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300~400kg/m3水泥、150~200kg/m3矿物掺合料、15~25kg/m3抗紫外线剂、6~10kg/m3抗碳化剂、600~700kg/m3细骨料、1000~1300kg/m3粗骨料、减水剂和水,减水剂占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的0.5~2wt%,水≤150kg/m3,水胶比≤0.28;抗紫外线剂由苯并三氮唑、纳米TiO2和改性T‑ZnO晶须组成;抗碳化剂由水滑石和氧化石墨烯组成;本申请通过特定的原料和配比,使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和抗碳化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36143.3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铁科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舒磊 , 王充 , 邵林 , 徐书飞 , 曾晓辉 , 任振宇 , 刘德志 , 邹青平 , 冉红玲 , 陈永利 , 何晓斌 , 种连红 , 杨兵忠 , 张俊双 , 李志勇 , 郑健 , 余文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监测功能的轨道板灌注用扣压装置及监测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压杆、两个监测组件以及两个锁紧件;两个所述监测组件分别与轨道板基座的两侧连接,所述锁紧件的上、下端分别与压杆以及监测组件连接,所述锁紧件用于将压杆向下挤压;所述监测组件包括两个安装块、两组拉杆、拉压力传感器、压簧、位移传感器以及显示屏;两个安装块上下设置,两组所述拉杆分别固定于其中一个安装块,两组所述拉杆分别贯穿另一个安装块;本发明监测组件可对拉力大小与上浮量进行监测,并通过数字表达的方式将其所监测到的拉力以及上浮量表达出来,便于作业人员直观得到相关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96169.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38/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吸能且轻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每立方米该复合材料包括原料:硅酸盐水泥850~950kg/m3、硅灰40~50kg/m3、聚合物纤维6~10kg/m3、橡胶粉20~60kg/m3、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1.5~5.0kg/m3、增稠剂0.2~0.4kg/m3、稳泡剂1.5~2kg/m3、减水剂350~400kg/m3、泡沫350~400L/m3、水260~300kg/m3;其具有优异的吸能能力与极高的弯曲韧性,同时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防撞护栏、车库和机库等对围护构件有较高防冲击性能的结构中,也可应用于道路工程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