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8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392144.4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复合抗高速冲击破坏的防护面及其制备方法。该防护面自冲击面向下依次由正交玄武岩层、纤维改性增强混凝土层、高分子复合韧性骨料砂浆层和钢性支撑层组成,四者的厚度比为40~60:130~170:290~300:1~10;所述正交玄武岩层中玄武岩板以10~30°仰角双层正交铺设。该防护面采用模板逐层浇筑,一体养护成型,保证各层间具有良好结合度的同时,还大幅保留了防护面各层之间的结构特性,实现多结构耦合强化吸波抗侵彻的技术目的。基于该防护面复合结构特征,提高防护面的抗侵彻能力,显著强化防护面的整体结构韧性,可有效吸收因超高速冲击所产生的应力波,避免因防护面过度变形而导致崩裂碎片,避免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55038.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混凝土用粗骨料三级配紧密堆积空隙率预测模型及应用,该模型按如下步骤构建:建立包含粗骨料单级配、三级配的形状特征参数与紧密堆积空隙率的数据库,分别建立粗骨料三级配受形态特征、边壁效应、级配影响的紧密堆积空隙率关于粗骨料混合比例的预测模型,然后基于多级配粗骨料混合堆叠导致堆积空隙率减小的原则,组合得到紧密堆积空隙率关于粗骨料混合比例的预测模型。在应用时,根据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混合比例,即可预测粗骨料三级配的紧密堆积空隙率。本发明所述预测模型及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可用于快速确定不同混凝土部件中粗骨料比例的最优解,精度高,且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90104.7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762 , G06T3/06 , G06T7/5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表面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对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对滤波处理后的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处理,剔除高于和低于拟合平面预设距离的点云数据,然后将剩余混凝土表面三维点云数据投影到与拟合平面平行的X0Y坐标平面上,实现表面缺陷可视化;对剔除的高于和低于拟合平面预设距离的点云数据进行欧式聚类,得到彼此分离的缺陷区域;基于缺陷区域计算得到各缺陷的尺寸信息。缺陷检测识别效果好,精度高,实现了不依赖于图像进行混凝土表面缺陷的检测,避免了图像识别技术中图像质量对缺陷识别效果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4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722399.5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抗碳化混凝土,每平方米该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300~400kg/m3水泥、150~200kg/m3矿物掺合料、15~25kg/m3抗紫外线剂、6~10kg/m3抗碳化剂、600~700kg/m3细骨料、1000~1300kg/m3粗骨料、减水剂和水,减水剂占水泥和矿物掺合料总量的0.5~2wt%,水≤150kg/m3,水胶比≤0.28;抗紫外线剂由苯并三氮唑、纳米TiO2和改性T‑ZnO晶须组成;抗碳化剂由水滑石和氧化石墨烯组成;本申请通过特定的原料和配比,使混凝土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和抗碳化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927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173928.0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温控的水泥基产品直接电养护方法和装置,通过对水泥基产品养护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单元,由相应控制软件对温度变化进行实时计算,判断是否超出设定的升温速率、降温速率、峰值温度等设定参数值,并根据温度处理结果对直接电养护混凝土试件通电电压进行实时调节,以有效控制直接电养护过程中的升降温速率和峰值温度,大幅提高水泥基产品的早期强度和长期耐久性能,同时做到对电能使用的精准调节,减少能源消耗。本发明的养护方法实现了水泥基产品在直接电养护过程中的智能化、自动化与绿色低碳化;且温控精度高、计算量小、硬件成本低,有利于直接电养护在水泥基产品中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96169.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38/08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吸能且轻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每立方米该复合材料包括原料:硅酸盐水泥850~950kg/m3、硅灰40~50kg/m3、聚合物纤维6~10kg/m3、橡胶粉20~60kg/m3、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1.5~5.0kg/m3、增稠剂0.2~0.4kg/m3、稳泡剂1.5~2kg/m3、减水剂350~400kg/m3、泡沫350~400L/m3、水260~300kg/m3;其具有优异的吸能能力与极高的弯曲韧性,同时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防撞护栏、车库和机库等对围护构件有较高防冲击性能的结构中,也可应用于道路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5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140350.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Al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碳酸基胶凝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添加一定细度石灰石粉为唯一前体,混合偏铝酸钠为激发剂形成复合胶凝材料,在解决固体废弃物高值化、资源化利用的同时,生产出具有较高强度的碳酸基胶凝材料,偏铝酸钠促使碳酸钙的重构形成的层状双电层结构显著提高了形成的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成的胶凝材料同时兼备水泥材料的使用要求与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05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43821.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渣基超高性能复合胶凝材料及混凝土材料,该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电解锰渣、硅灰、石灰石粉和硫酸钙晶须。该胶凝材料采用电解锰渣等固废材料取代部分水泥,极大地降低了水泥含量。该胶凝材料配合骨料、多级钢纤维和外加剂可制备大流态、低碳、超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利用胶凝材料与骨料和多级钢纤维的协同作用,使得混凝土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大流动性,坍落扩展度可以达到500mm以上,常温养护下90d抗压强度达160MPa以上。该混凝土材料实现从原料、生产到施工实现了全周期碳排放的降低,具有力学强度高、韧性高、成本低廉、制备简单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10908.6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负温交变作用下混凝土徐变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装载腔,用于匹配装载混凝土试件;加载系统,用于对所述装载腔内的混凝土试件施加轴向载荷;加热/制冷系统,用于对所述混凝土试件进行加热或制冷;所述混凝土试件内预埋有应变传感器,所述应变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本发明利用加热/制冷系统可实现变温调节,可有效模拟现实混凝土服役的大温差环境,与服役于大温差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环境条件相似,可更好掌握其在该环境条件下的徐变性能,克服了以往仅考虑恒温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特性试验方法的缺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38447.9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长沙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地温隧道高温低湿环境下二次衬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胶凝材料组份、改性组份和砂石组分,其中胶凝材料组份包括水泥和粉煤灰,改性组份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可再分散乳胶粉、引气剂和高性能聚羧酸型减水剂,砂石组分包括砂和碎石。本发明通过调整与优化材料组成及参数改善混凝土性能,细化孔隙结构,使得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并采用覆膜养护制度,可有效减少高温低湿环境下混凝土内前期水分的快速蒸发,有利于水化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提高力学强度与耐久性能,降低高地温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隧道衬砌结构安全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