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7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635432.3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交建筑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护体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自锁旋喷扩体加固厚层堆积体边坡的支护体系,包括较稳定堆积体层,所述较稳定堆积体层的前端堆积有松散堆积体,所述较稳定堆积体层内由上至下依次等间距设有多个内锚固段。本申请通过预应力自锁器与旋喷扩体锚固技术的结合,有效地控制了预应力在松散土体中的分布,显著减少了因土体压缩导致的预应力损失,同时利用扩体技术减少了锚索的长度和对深层基岩的依赖,简化了施工过程并降低了成本;其应用不限于特定类型的土体或地质条件,其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势,使其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环境和条件,从轻微松散到中重度松散的堆积体,本发明都能提供有效的加固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647856.1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9/14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碰撞响应等效静动刚度分步协同设计方法,能够在碰撞响应等效的参数优化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匀质柔性车体仿真分析确定了碰撞响应与静力学响应等效性之间的关联机制,表明在碰撞位姿等效模型设计时,可先通过静力学等效的协同设计,缩减变量数量或范围,减少碰撞工况中参数优化的计算量,以此解决了存在因变量数量多、范围广和碰撞仿真模型计算耗时长导致的设计效率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8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317008.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V10/774 , G06T17/20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融合的碰撞塑性变形点云序列预测方法,属于结构碰撞变形点云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结构碰撞变形过程多模态融合预测代理模型;S2:构建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S3:利用训练集对所述结构碰撞变形过程多模态融合预测代理模型进行训练,利用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S4:输入结构的几何参数、材料设计参数以及由几何参数确定的结构初始有限元网格节点点云,预测耐撞性响应数据和结构碰撞变形点云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1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137246.2
申请日:2023-0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09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和图像识别的轨道车辆复合结构几何参数与耐撞性能预测方法,建立地铁列车复合式吸能的有限元模型,结合实车碰撞试验进行验证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设计的方法,计算复合吸能结构有限元模型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碰撞结果;基于计算的碰撞结果,从变形图像反求耐撞性特征指标和结构参数,保证吸能结构的耐撞性优化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变形模式,拓宽了图像识别在地铁列车复合式吸能结构的耐撞性设计的运用,并进行大数据赋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925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0654330.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能元件及其点阵吸能结构,包括两个锥台,任一锥台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侧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下相对设置,侧面围设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第二面的面积大于第一面,两个锥台位于第二面的一端固接成一体式结构,锥台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设置有与空腔连接的孔。本发明的点阵结构以稳定可控的方式变形塌陷,相对于多胞管等其他结构,本发明的点阵结构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没有初始峰值力,且力随位移变化都呈现平稳的变化趋势。点阵结构由于变形是稳定的,其破碎力一直维持在平台值,在有效的位移范围内呈现准矩形的能量吸收曲线,此外改变胞元尺寸可以控制压缩比,便于吸能过程的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46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37886.1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16D69/04 , F16D65/78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动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防偏磨闸片,包括背板和多个摩擦块,多个摩擦块布置于背板上,背板上设有多个插孔,各摩擦块的一侧设有多个脚柱,各脚柱间隙插装于插孔内,背板和摩擦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各脚柱远离摩擦块的一端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在弹性件的压力下与背板抵接,各摩擦块沿平行于摩擦面的截面边缘设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陷,多个凸起和多个凹陷之间交错设置,多个凸起和多个凹陷之间圆弧过渡,且呈波浪形设置。本发明通过摩擦块上的凸起和凹陷提升了散热效果,减少了热积聚和局部过热,同时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和改善自清洁功能,提高了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优化了应力分布,增强了制动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18052.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重力准则和位姿等效的地铁头车碰撞缩模设计方法,对地铁头车的车体进行结构划分得到车体子结构,对车体子结构的材料属性、几何尺寸及配重进行调整;同步优化材料修正系数与结构尺寸;将获得的静力学等效车体融入地铁头车模型中,减少设计变量的数量和优化范围;通过参数优化算法确定影响碰撞位姿的关键因素;构建地铁头车的碰撞位姿等效缩模模型。本发明提出的头车等效缩模,其关键位姿响应曲线经过还原后与全尺寸等效头车对应响应差异极小,与头车原型对应响应的幅值和相位差异S&G值均小于10%,平均值最大为MS&G=4.36%,头车等效缩模与头车原型在碰撞位姿响应方面有较好的等效性和相似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3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1911343454.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G11/18
Abstract: 一种动车组用压溃管抗弯装置,包括基座、导杆、膨胀锥、收缩环、内套筒、中套筒和外套筒,中套筒右端分别与膨胀锥和收缩环接触,导杆与膨胀锥、内套筒接触,定位杆与限位孔接触,中套筒右端有初始扩径的诱导结构,目的是降低压溃管初始触发的峰值力,并能够配合收缩环的挤压,本装置对中套筒的塑性变形进行了二次利用,通过产生两次塑性变形吸收能量,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并且增强了膨胀锥处的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压溃管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8304.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加固堆积体边坡的可视化模型试验系统,包括组合模型箱,所述组合模型箱的下端安装有光学平台,所述组合模型箱上设有边坡模型。本发明模拟出预应力锚索对松散堆积体边坡的加固作用;该试验装置能够观测锚索对边坡内部位移变化的影响;使用单向锁扣装置从边坡背面施加预应力,防止内部拉裂;其施加完预应力之后可以断开锚固段与拉拔系统之间的用来分离的部件,真实模拟锚固段不锚固在基岩而是锚固在堆积体中的情况;其通过断开预应力锚索外锚头与锚固段之间的截断装置,模拟锚索失效的情况,获得预应力锚索对松散堆积体边坡滑裂面的位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3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27768.6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F16F7/08 , B61F19/04 , G06F30/23 , G16C60/00 , B26F3/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摩擦吸能结构及设计方法,属于碰撞吸能技术领域,包括一种由轴瓦、防攀缘装置、预紧螺栓、摩擦片和摩擦管组成的新型复合摩擦吸能结构(HFEAS),所述摩擦管的一端粘接有内管铁,所述摩擦管的外侧通过轴瓦安装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管的另一端设有防攀缘装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摩擦吸能结构及设计方法,结合了复合材料高强度、高刚度和摩擦学特性,为吸能结构的能级主动控制、重复利用、迭代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