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60075.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降温及地热能回收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隧道外泵站(10),储水罐(16),蒸汽发生器(21),汽轮机(25);提供了一套隧道降温系统,在高地热隧道施工时,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隧道施工环境,装置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廉,效果显著;充分利用了地热能,回收利用了降温过程中产生的热水,将其用于隧道洞口防冻害设施、发电系统及供应建设运营时期人员生活用水;结合太阳能补热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由蓄电池储存以在必要时供应给施工照明、隧道运营应急电源,现了地热能的充分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75759.9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的供氧、降温和除尘方法,包括沿同向持续向前掘进多条导洞;沿掘进方向每间隔X米设置一条用于连通各导洞的横向通道;以压入式通风向各条导洞的掌子面输入洞外空气;检测掌子面附近的氧含量、温度和含尘量;当含氧量达到阈值A1时,在掌子面附近通过移动式制氧设备局部制氧;当温度达到阈值B1时,在掌子面附近通过移动式制冷设备局部制冷;当含尘量达到阈值C1时,在掌子面附近通过移动式除尘设备局部吸尘。在压入式通风方式逐渐失效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式设备对掌子面附近的作业环境进行针对性改善,从而能够以满足施工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351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2010162160.1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防灾减灾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三维框架结构火灾试验的高稳定性可升降电阻炉,包括基座、下炉体、上炉体、升降控制装置、高频激光测距传感器以及控制柜等;下炉体和上炉体采用分体设计,下炉体可左右滑动地安装在基座上;高频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控制柜连接,并将测量到的距离及速度传输给控制柜;控制柜与升降控制装置连接,用以根据距离及速度控制升降控制装置带动上炉体沿下炉体滑动,并与试验三维框架结构的竖向变形同步。本申请适应于三维框架结构并允许被测三维框架结构发生大变形,增加了升降装置的面外稳定性和抗扭转稳定性,并通过升降控制装置使上炉体相对于下炉体向下移动实现电阻炉与三维框架结构的协同变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38579.4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施工测量一体化装置,包括移动推车以及固定安装在移动推车顶面前后两端的运输提升机构,所述移动推车顶面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测量机构。本发明通过移动轮的设置,方便运输提升机构的转移,从而可根据施工地的不同,将运输提升机构进行移动,同时,通过运输提升机构上U型挡板的设置,可对待提升的施工材料形成防护,防止升降过程中施工材料脱落;通过测量机构的设置,可通过第二液压柱的启闭调节吊线坠安装架的高度,省时省力,方便使用,而且,测量机构安装于移动推车顶面,可通过对移动推车进行转移,改变测量机构的位置,从而更好的进行垂直度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47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12681.4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角度峡谷风作用下隧道火灾模拟实验装置,属于火灾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有实验台主体、峡谷风系统以及配套测控系统;所述实验台主体,包括有活动连接于支架上的隧道模型;所述峡谷风系统,包括活动连接于支架上的风机与整流箱,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整流箱通过软接段相互联通;所述整流箱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平接段、整流段以及稳流段。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弥补了全尺寸实验代价高昂和数值模拟工具不够精确的特点,又保证了实验的可重复性,对于开展实验室科学研究和实际峡谷风对高海拔地区连桥隧道通风及隧道火灾影响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7920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31143.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通行效率的坡形隧道及其修建方法,坡形隧道包括隧道主体、安装在该隧道主体内的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隧道主体包括顶棚、行车道和侧壁,在两侧壁对应处设有若干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反光指示标,位于同一侧壁上的各反光指示标在水平面内的投影首尾叠加贯穿整个隧道布置,位于行车道右侧的反光指示标的反光方向与行车方向相反,疏散标志和消火栓箱均平行于反光指示标的布置在侧壁上。本发明通过在侧壁上安装反光指示标,利用反光指示标平行于水平线布置的方式形成新的水平基线,通过反光作用强化坡形隧道内水平基线的视觉效果,加强驾驶人员对隧道坡度的感知,使驾驶人员能够快速、便捷的识别上下坡路况,提升隧道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1910779380.6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活动式倾斜顶棚排烟系统及方法,包括沿隧道纵向延伸设置的排烟道板,该排烟道板朝向隧道内部导通开设有多个排烟口,排烟口布置在隧道一侧的排烟道板上,在排烟道板下方沿隧道纵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烟气导流板,该烟气导流板沿隧道横向的一端铰接于排烟口靠近隧道另一侧的底部、一端通过电控锁与隧道另一侧的排烟道板贴合布置,在电控锁下方的隧道壁上设有水平支撑台,在相邻烟气导流板之间的水平支撑台上安装有挡烟隔板,该挡烟隔板垂直于排烟道板布置并与排烟道板和隧道侧壁连接,在火源位置确定后,打开火源前后两侧相邻的电控锁和排烟口。本发明可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92159.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21F5/00 , E21F17/00 , E21F17/18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移动装置、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固定框架形成有轨道;移动装置放置于固定框架的轨道上,包括移动装置框架、可伸缩连接架、电机、自动控制盒、传动系统、车轮轴、车轮及制动装置;移动装置框架内部中空;可伸缩连接架通过螺栓安装于移动装置框架中部,并呈固定剪叉式升降;电机置于移动装置框架的底架后端中部,自动控制盒位于移动装置底架后端;传动系统设置于底架下方;车轮轴连接车轮与传动系统;制动装置位于车轮前;吹气式空气幕装置与移动装置上的可伸缩连接架使用连接杆连接。本发明实现隧道控烟系统半自动化,实现长大复杂隧道排烟系统的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48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881516.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地铁站出入口排烟效果的系统,包括:挡风装置和信号采集处理装置,挡风装置包括:防火卷帘、卷帘存放箱、水平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信号采集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终端,其中,一体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轴、传感器风向标、传感器平衡块、风速转动片、烟雾探测光发射器、烟雾探测光接收器和测风管,信号处理终端与一体化传感器的各构件控制信号相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水平驱动电机控制信号相连接。通过改变地铁出入口现有卷帘门和电子指示牌,并增加水平移动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来提高存在环境风作用下地铁出入口的自然排烟效果,有助于人员疏散与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52124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1516.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研究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地铁站出入口排烟效果的系统,包括:挡风装置和信号采集处理装置,挡风装置包括:防火卷帘、卷帘存放箱、水平伸缩杆和水平驱动电机,信号采集处理装置包括一体化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终端,其中,一体化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底座、传感器旋转轴、传感器风向标、传感器平衡块、风速转动片、烟雾探测光发射器、烟雾探测光接收器和测风管,信号处理终端与一体化传感器的各构件控制信号相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水平驱动电机控制信号相连接。通过改变地铁出入口现有卷帘门和电子指示牌,并增加水平移动系统和信号采集系统来提高存在环境风作用下地铁出入口的自然排烟效果,有助于人员疏散与救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