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眼镜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51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1071174.9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远程交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种远程医疗智能眼镜,通过智能眼镜中设有的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实时的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送往中央处理器模块处理;中央处理器模块载入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人体模型数据,并对比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视频数据中的人体模型,处理完成后的视频数据将被实时传送至存储模块;终端通过无线连接访问存储模块,并获取实时数据,网络连接模块接收由终端发送的音频数据;本发明能够将镜框正面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实时发送至终端,可以实现远距离用户身临其境的探查病人病情,并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可实时多重配准的数字孪生图像穿刺引导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83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40512.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时多重配准的数字孪生图像穿刺引导系统,包括穿刺针、体表标记器、穿刺瞄准器、B超探头、定位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与显示器,体表标记器包括体表定位芯片,用于贴于穿刺目标,穿刺瞄准器内部设置有瞄准定位芯片,用于供穿刺针穿过并限制穿刺针的穿刺点和穿刺方向,B超探头内部设置有探头定位芯片,定位测距仪用于探测体表定位芯片、瞄准定位芯片和探头定位芯片的位置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与显示器,数据处理与显示器用于对B超探头扫描后的穿刺目标区域进行三维重建,并对三维重建后的虚拟穿刺目标模型构建三维坐标系。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穿刺全过程的指引与监控,让穿刺技术更易于掌握,有效提升穿刺便捷性与安全性。

    一种可调节通用型分体式内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13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0287.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通用型分体式内镜装置,其中的插入组件用于检查时伸入人体腔道,插入组件的第一外保护层位于插入组件的最外层;功能层包括光源通道、图像通道、以及方向控制通道;弹性层位于插入组件的中间层,具有多条安装功能通道的安装通道;支撑内芯位于插入组件的中心层,具有多功能通道;操作组件与插入组件连接用于进行操作;光电集束用于功能层与处理系统通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内镜存在的视野过小、部件过于集成、功能通道孔径过于单一等固有缺陷,显著提高了内镜的视野范围,并有效提升了功能的组合多样性,同时组合式的可更换部件有利于易损部件的更换,提升了内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基于射频定位芯片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141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81856.9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观无线电定位导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射频定位芯片的外科手术导航系统。本发明通过采用可发射信号的信标对病灶和血管的标注,对手术刀实时定位,并采用探测器接收相关信号,根据RSSI测距法获知各信标到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构建现实三维坐标系得出各信标的坐标,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金属探测技术对信标进行信标位置进行位置修正,再通过对应CT图像的三维融合构建虚拟三维坐标系,通过映射获取实时导航的坐标系。最终达到辅助手术提高精准度缩小手术时间和创伤的效果。

    一种可定位介入导丝尖端的轨迹追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94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385384.4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熊力 彭彦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定位介入导丝尖端的轨迹追踪装置,其中芯片探测组件用于探测手术床空间内定位芯片的具体位置;位置计算系统内具有根据手术床实际空间坐标系所建立的虚拟三维坐标系,根据芯片探测组件传回的数据计算出定位芯片当前所在坐标,在虚拟三维坐标系中确认定位芯片的坐标位置;显示器用于显示坐标和高亮点;定位芯片布设在导丝的尖端等位置。本发明能够准确构建体表皮肤及血管的数字三维模型,与系统中的虚拟三维坐标系对应,而准确定位导丝在血管中的位置,同时多重的可视化显示将有效提高手术操作者对导丝尖端所在位置的认知,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与操作速度,同时可以减少导丝置入时的X线辐射时长,减少辐射暴露累计量。

    一种基于GPS的呼吸道传染病潜在携带者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12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04870.8

    申请日:2020-06-05

    Inventor: 熊力 张江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PS的呼吸道传染病潜在携带者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疾控中心和官方媒体网站获取每日新发感染者的数据形成后端数据库,根据后端数据库确定新发感染者的生活和工作的地理位置,进行绘制疫情地图,对新发感染者生活和工作的区域标记为危险区域,疫情地图与后端数据库进行实时交互,及时更新疫情情况等,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新发感染者的住宅公司地址及后续GPS运动轨迹,可快速、准确地判断传染源经过的地区和环境状况,结合其他未感染用户出行运动轨迹,有利于标记高危区域和追踪传染病潜在携带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和隔离传染病的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的后位取样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802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04876.5

    申请日:2020-06-05

    Inventor: 熊力 张江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后位取样装置及方法,包括操作台以及安装在操作台上部的支撑架,该支撑架的前部安装有可移动的云台,在所述的云台上安装有摄像头和光源,该云台接入控制摄像头旋转的旋转装置,且通过该旋转装置驱动;在所述的操作台以及支撑架上还安装有与超声雾化器连通的喷雾管道。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设计在倾斜台面上的吸液管以及超声雾化器喷出的消毒液等,可有效的杀灭取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病毒污染,并且整个消毒过滤装置维护操作简单易行,减少了大量繁复冗余操作。本发明提出采用的后位式病毒取样法可极大降低操作者被患者飞沫感染的风险,保护了操作者的健康安全。

    便携式鼻咽拭子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802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04862.3

    申请日:2020-06-05

    Inventor: 熊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鼻咽拭子采样装置,包括操作手柄、透明挡板、插管和采样头,所述的操作手柄呈7字型设置,在该操作手柄的前部安装有插管,该插管后部的操作手柄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透明挡板,该透明挡板将所述的插管与操作手柄分开。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直视采样部位,做到精确采集。本发明方便集装于一个小的电脑包的体积大小内,这样在需要使用时,即可提上这个包,到现场任何地方完成鼻咽拭子精确采样。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采样体验。

    一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9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64023.4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A61K49/0013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该纳米发光复合材料结构式为C@MBiF4:Yb3+,Er3+,Cr3+,其中C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M金属为Li、Na、K中的一种。本发明这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具有上、下双转换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光学成像诊断的分辨率;具有优良的光热效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光热治疗的温度;具有壳核结构,结构稳定,不存在脱附作用,因而其毒性较低,浓度达到200μg/ml时,仍保持低毒性,在肿瘤的光学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一体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型电控磁力清洁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86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46691.4

    申请日:2018-02-12

    Inventor: 熊力 张江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电控磁力清洁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内窥镜、视频显微镜等设备,辅助观测实时图片信息数据,建模微米级细线模拟工作图像,在微米级细线控制端加入电生磁装置和控制系统,通过实时观察光学设备成像系统,准确地观察到微米级细线位置,并利用人工操控系统,使为微米级细线准确抵达需被清扫的障碍物位置,通过调整细线内部子线的磁性和工作方式,控制子线的运动和张合,用以击碎和取出障碍物,整个过程均可显示在光学设备成像系统中。本发明操作方便、效率较高,可促进内窥镜和光学显微设备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方便机械工程师需要实时可视化了解内窥镜和光学显微设备工作时,微型仪器设备及其相关接触物的相对位置和管道的深部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