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886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021806.0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1B1/38 , B21B3/00 , B21B37/00 , B21B37/74 , B22F3/02 , B22F3/10 , B22F3/24 , C22F1/06 , C21D1/26 , C21D9/00 , C21D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高强高塑性镁合金薄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将镁合金粉末压制成型、烧结、烧结坯表面处理、烧结坯连续热轧+叠层热轧、热轧整形+退火、精整切边;所述烧结坯表面处理是指在轧制前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氧化皮,并对打磨后的样品表面涂一层耐热树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薄板的生产方法,与铸轧镁合金板材的生产方法相比,单道次变形量大,且无需进行中间退火,极大的缩短了镁合金板材的生产流程,同时通过叠层轧制使烧结态镁合金板材的组织致密性更高,晶粒更加细小,突破了粉末冶金材料的尺寸限制,所得到的镁合金板材强塑性优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330MPa,延伸率≥20%。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700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514849.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末冶金铝合金冷轧板材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将铝合金粉末压制成形、烧结、退火、冷轧、中间退火、精整和热处理;所述烧结是在真空热压炉中进行;所述冷轧之前先对烧结坯进行坯料退火;所述冷轧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当冷轧压下率小于60%时,此阶段采用压下量小于3%的单道次冷轧+中间退火,这样冷轧+中间退火交替进行,直到板材的总压下量达到60%。当冷轧总压下量大于60%时,进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3道次冷轧(每道次压下量小于3%)+中间退火,这样3道次冷轧+中间退火交替进行直到板带材达到目标厚度为止。所述热处理是将所需厚度的板材在热处理炉中进行固溶+时效处理,以满足最终的使用要求。采用此热处理工艺获得的粉末冶金2A12铝合金的抗拉强度达到540MPa左右。本发明的粉末冶金2A12铝合金冷轧板材的热处理工艺,实用性强、且使用范围广,可显著提高粉末冶金铝合金冷轧板材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619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92242.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21/08 , C22C21/16 , C22C21/14 , C22C1/04 , B22F1/00 , B22F3/10 , B22F3/24 , C22F1/047 , C22F1/057 , C22F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铝基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含Si/Ge的高性能粉末冶金Al-Cu-Mg合金及其制备方法。(Si+Ge)的质量占粉末冶金Al-Cu-Mg合金总质量的0.001-2%。其制备方法为:按设计组分配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备用料;通过压制方式,将备用料制成压坯;在保护气氛下,对压坯进行烧结,在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得到得到含Si、Ge的强化粉末冶金Al-Cu-Mg合金;所述烧结的温度为550-650℃。本发明通过添加适当微量的Si、Ge粉末,有效改善铝合金的组织结构,明显提高其力学性能,可进一步拓宽铝合金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326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373336.0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成形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超薄粉末冶金梯度材料的成形装置及应用。所述大尺寸超薄粉末冶金梯度材料的成形装置包括预压成形系统和叠层铺粉成形系统,所述叠层铺粉成形系统由模具上压头、模套、模具下压头、螺旋控高仪升降台、螺旋控高仪平台、螺旋旋钮、升降螺杆和控高仪底座组成;本发明中的叠层铺粉成形系统将螺旋测高仪和模压成形有机结合,实现了下降高度在微米级的叠层铺粉,保证每层粉末的铺设均匀性,并且利用模具的随时更换可以实现不同尺寸样品成形坯体的制备。本发明实现了粉末冶金技术中多层粉末铺设和预制成形与最终成形的一体化,压制成形性好,各层厚度控制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128280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519856.1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1B1/38 , B21B47/00 , B21B37/74 , B21B37/46 , B21B3/00 , B22F3/02 , B22F3/14 , B22F3/24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铝镁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铝镁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铝合金粉末和镁合金粉末压制成形、预烧结、复合轧制以及后处理工艺;其中铝合金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预烧结时,控制温度为500‑630℃、时间大于等于60分钟;镁合金粉末压制成形后进行预烧结时,控制温度为500‑630℃、时间大于等于60分钟;复合轧制时,控制温度为270~450℃、优选为275~350℃,复合轧制时,单道次压下量为30‑80%;当复合轧制的温度低于310℃时,单道次压下量为40‑80%。本发明首次在低温条件(低于300摄氏度),得到了性能优越的铝镁层状复合材料。同时,还实现了低温热轧条件下,产品成品率的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65826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00433.8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孔隙特性轻质梯度材料及其应用。发明中所述轻质梯度材料中存在密度变化的区域,所述的轻质梯度材料中各基体区域的材质保持一致。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空心氧化铝微球作为造孔剂,在气氛保护下,按照体积比氧化铝微球颗粒:轻质金属粉末=X:(100‑X)称取粉末,并混合均匀得到不同含量造孔剂的前驱体复合粉末;采用叠层铺粉技术将多体系粉末均匀放入石墨模具中,并在模具中用碳纸包覆以防漏粉;采用真空热压烧结,通过调控烧结工艺参数和压力,得到具有孔隙特性的轻质梯度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轻质梯度材料无明显变形,通过孔隙率的调控实现了均质材料中的密度梯度分布,并且解决了孔隙分布和形貌难以精准调控的问题。本发明所得产品孔隙分布均匀,性能优良,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51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0518045.6
申请日:2018-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取超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裁剪成设定尺寸;所述超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由n层金属层构成,且n层金属中至少有2层的密度不相同;所述超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厚度小于5毫米;在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两面涂上胶,并与上、下拉伸模具粘合,随后对中,得到待加热试样;将所得试样加热至60‑80℃并施加3‑10KPa的压力,保温保压4‑6小时;冷却;得到待测试样;将待测试样转移到力学试验机上,力学试验机夹持上下模具进行拉伸,直至测试样拉断;同时记载拉伸过程中的位移和载荷;得出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42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518083.1
申请日:2018-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所述装置由上模冲、和下模座组成;所述上模冲设有凸起部分;所述下模座带有凹槽;将上模冲上带有凸起部分的一面向下,将下模座带有凹槽一面朝上,进行组装,上模冲上带有的凸起部分进入下模冲上的凹槽。其应用为:在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一个面涂上胶,并将带有胶的一面粘贴于下模冲上;此时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中的一条对称轴落在下模冲带有的凹槽上;得到待加热试样;待加热试样经低温胶粘处理后;将上模冲固定于压力实验机上;向下移动使得上模冲的凸起部分正对下模座的凹槽进行压缩,完成测试。本发明装置合理,测试方法简单,便于携带和应用。同时本发明还能用于一些特殊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90850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90746.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Ti/Al两层梯度材料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步骤一设计原始试样,并制备原始试样,同时记录原始试样各层的厚度以及制备工艺;等比例放大原始试样各层的厚度,在原始试样相同的制备条件下,得到系列放大试样;步骤二测试系列放大试样的抗拉强度,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方程;得出拟合方程后,根据原始试样的厚度,计算得出原始试样的抗拉强度。本发明综合考虑到了焊接条件以及超薄样品测试的难度,通过优化放大试样条件,首次实现了超薄材料力学性能的科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314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518083.1
申请日:2018-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结合强度的测试装置及其评价方法。所述装置由上模冲、和下模座组成;所述上模冲设有凸起部分;所述下模座带有凹槽;将上模冲上带有凸起部分的一面向下,将下模座带有凹槽一面朝上,进行组装,上模冲上带有的凸起部分进入下模冲上的凹槽。其应用为:在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一个面涂上胶,并将带有胶的一面粘贴于下模冲上;此时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中的一条对称轴落在下模冲带有的凹槽上;得到待加热试样;待加热试样经低温胶粘处理后;将上模冲固定于压力实验机上;向下移动使得上模冲的凸起部分正对下模座的凹槽进行压缩,完成测试。本发明装置合理,测试方法简单,便于携带和应用。同时本发明还能用于一些特殊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