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25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38641.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D127/16 , C09D127/18 , C09D183/08 , C09D7/61 , C09D129/14 , C09D5/00 , E01F9/5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反光型路面标线结构及其材料和施工方法,所述路面标线结构涂覆于路面表面,自下而上依次为界面层、疏水层、反光层和微结构层,结构层材料包括气相二氧化硅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反光层材料包括玻璃微珠,疏水层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粉末和钛白粉,界面层材料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和无水乙醇。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反光型路面标线涂料施工性能好,粘结强度高,耐久性强,具有反光性和疏水性,不会受雨天影响,对车辆行驶有良好的导向和提示作用,是代替传统路面标线的理想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4320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27435.3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1/00 , C08L53/02 , C08L33/02 , C08K9/00 , C08K9/04 , C08K3/04 , C08K5/20 , C08F220/06 , C08F218/08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温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流动分散剂的制备;乙炔炭黑的活化与改性;芳烃油、SBS和微波敏感材料的复配。先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芳烃油进行复配制得芳烃油/SBS型再生剂,然后再加入硬脂酸酰胺,复配后得到的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电解质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高,并且加入经过活化和表面改性的纳米级微波敏感材料乙炔炭黑粉,在不影响沥青路面就地无损温再生剂性能的前提下使其在微波辅助作用下获得更好地软化再生原沥青路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27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1207.0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确定方法。对于高速公路设计年限的确定目前只有原则性的要求,缺少具体的方法。本方法初拟设计年限,计算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社会效益评价值和环境承载力评价值;预估全寿命周期费用;确定技术效益;建立各个设计年限的社会效益评价值、环境承载力评价值、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技术效益的标准决策矩阵,排序确定最佳设计年限。该方法首次提出以社会效益、环境承载力、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技术效益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的分析指标,通过建立指标判断矩阵、决策矩阵和接近度排序,确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填补了现行规范中的方法空白,为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管理提供了方法和技术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68955.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沥青铺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划痕技术的环氧沥青紫外线老化程度测试方法。其借助纳米划痕技术对环氧沥青的紫外老化深度进行了测定,操作简单易行,为环氧沥青老化程度的判别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步骤为1)制备环氧沥青的纳米划痕测试样本;2)采集样本的划痕曲线图及显微镜图像;3)对采集到的曲线图进行校正和定量分析,得到环氧沥青老化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20715.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C19/17 , E01C19/00 , B41M5/00 , B41M3/06 , B41J29/3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彩色打印控制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系统由物料配制标准模块,彩色图库管理模块,轨迹行走控制模块和打印成型控制模块组成。具体的方法是:在轨迹行走控制模块中输入路线数据;打印成型控制模块接受彩色图案打印数据;打印小车根据路线数据行走到要施工的位置;判断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打印成型控制模块负责驱动打印小车的打印头挤出进行路面彩色打印。本发明为一种路面彩色打印控制方法,可为设备工控作业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进而达到设备的自动化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44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1066474.0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破冰路面铺装层材料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涂层胶1.6‑2.0份、碎石6.5‑9.0份、橡胶混合料4.5‑5.2份;在路面基础上均匀刮涂一层底涂层胶,再将碎石撒布在上,使碎石颗粒侵入胶层;待完全固化后,将级配的橡胶混合料铺设在固化后的碎石层上,整平碾压;待完全固化后得到一种由橡胶颗粒与碎石形成的复合自破冰路面铺装层。本发明综合了现有橡胶镶嵌路面、橡胶自破冰功能层两种自破冰路面的优势,使得破冰效果更加明显,且冰块破坏的更碎,路面抗滑性能更易恢复。并且很好的回避了目前这两种自破冰路面耐久性不足,材料协同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000713.8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轨行移动小车进行桥梁外观检测的巡检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轨行移动小车:搭载有工业相机及其控制器,用于采集桥梁病害的图像信息并发回控制中心;运行轨道:包括箱梁两侧悬臂底部的纵向轨道和走向与箱梁底部形状相适应的横向轨道;轨行移动小车沿横向轨道横向移动,横向轨道沿纵向轨道纵向移动;控制中心:用于接收工业相机采集的图像信息,并远程控制轨行移动小车沿运行轨道移动。本发明能对桥梁的主梁和支座进行全面的智能巡检,克服人工检测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935189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166741.9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建设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模量沥青碎石(HMAM)的外加剂及使用该外加剂的路面基层结构和铺设方法。现有路面基层过于单一,而高模量沥青碎石基层有良好的抗疲劳开裂能力和稳定性能。本发明的路面基层结构,将连续密级配碎石作为骨料加热到175-185℃与岩沥青、消石灰和水泥、胶粉组成的外加剂干拌15-25秒后加入加热到160-175℃的沥青结合料,再与结合料湿拌160-200秒,形成混合料,170-180℃混合料出料;铺设时:先清扫下卧层表面,然后将拌合好的混合料摊铺在下卧层上,碾压成型。本发明的外加剂制作、添加容易,能提高沥青碎石的模量和抗疲劳性能,使用外加剂路面基层结构,适用于重型交通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88636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1883.9
申请日:2010-07-21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及其铺设工艺。现有的环氧沥青是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经固化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固化产物,与普通的ATPB相比,环氧沥青碎石稳定度是ATPB的2~3倍,疲劳寿命是ATPB的1.5倍以上。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是以环氧沥青为结合料,以开级配碎石为骨料,温拌形成的混合料;其铺设工艺为:首先清扫底基层的表面;其次,均匀喷洒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按照0.4~0.6kg/m2的喷洒量控制;第三,铺设环氧沥青碎石排水基层,碾压成型,孔隙率达到18%~24%,并等待龄期结束之后施工面层。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疲劳耐久性差、抗腐蚀能力差、造价较高、不环保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3719.X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91/00 , C08K5/01 , C08K5/1515 , C08L9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现有沥青路面再生剂存在不能修复废旧沥青分子结构、成本较高、耐候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的耐候性沥青路面再生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废机油、稀释剂、增塑剂、芳烃油。本发明制备沥青路面再生剂时,添加含环氧基团的活性稀释剂有效修复废旧沥青的分子结构,可恢复沥青原有性能;以废机油作为基础油分,降低了制造成本;添加了兼具耐候性和稳定性的环氧脂类增塑剂,可有效吸收沥青老化工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不仅可改善再生剂的稳定性,同时可有效提升再生沥青的耐久性;添加了一定量的芳烃油,可补充废旧沥青中的芳香组分,有效提高了再生沥青的粘韧性和耐高温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