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伸缩式浮码头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88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6829.0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伸缩式浮码头及其布置方法,伸缩式浮码头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趸船、跳板、浮趸,通过跳板一端与前一个浮趸铰接、另一端与后一个浮趸滑动连接,跳板或与浮趸共同作为行走通道,在趸船驱动作用下,能够实现浮码头整体结构的伸展与收缩,前沿线离岸距离呈连续性变化,根据水位线变化产生的高程差可计算出浮码头的宽度变化需求,很大程度提高了浮码头对水位变化及航道限制的适应性、码头的通航安全性,避免传统浮码头经常需随水位变化,频繁增减浮趸及跳板设施的麻烦,降低了使用成本,且在枯水期时通过设置搁浅平台平稳支撑浮趸,减少了浮趸的倾斜和跳板的扭曲,减少对设施的损坏,提高了人员通行的舒适性。

    一种新型钢管灌注桩及其承载力和内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0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41235.X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灌注桩,采用一种经过防腐设计的钢管内设置钢筋笼,并浇注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构成一种钢管与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灌注桩的承载力和内力计算方法,新型钢管灌注桩桩基承载力计算可结合钢管桩和灌注桩的计算方法,侧摩阻力参考钢管桩,端阻力参考灌注桩;在钢管灌注桩满足弹性长桩条件下,钢管和混凝土桩芯抵抗水平力的比值,与两种材料弯曲刚度比值相同。本发明的新型钢管灌注桩及其承载力和内力计算方法具有减少材料浪费,优化桩基截面,相比将达到弹性长桩条件的钢护筒仅当做临时设施,可降低工程造价约40%甚至50%,提高同桩径下灌注桩抵抗水平力的能力约80%。

    一种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23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11981.X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包括: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最靠近陆域的所述浮趸与陆域的码头结构活动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主趸船,其用于客船停靠;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本发明可以满足不同水位状态下旅客在客船和陆域码头之间的通行需求。

    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自动升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49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878805.1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自动升降系统,包括:趸船;钢引桥;液体输送软管,两端分别连通至趸船和钢引桥的固定管道;行程限位开关组,分布于钢引桥的移动轨迹旁;控制系统,与行程限位开关连接,预设有行程限位开关与液体输送软管的指定位置关系;当水位发生变化时,钢引桥沿趸船移动,并依次触碰到行程中的行程限位开关,行程限位开关向控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控制系统接收到指令并控制液体输送软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至预设的指定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自动升降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档控制的方法使钢引桥移动到某一固定位置时触发控制系统,将液体输送软管自动调整到合适高度,全过程无人值守,无需人操作,能够降低工人操作强度。

    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自动升降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49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878805.1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自动升降系统,包括:趸船;钢引桥;液体输送软管,两端分别连通至趸船和钢引桥的固定管道;行程限位开关组,分布于钢引桥的移动轨迹旁;控制系统,与行程限位开关连接,预设有行程限位开关与液体输送软管的指定位置关系;当水位发生变化时,钢引桥沿趸船移动,并依次触碰到行程中的行程限位开关,行程限位开关向控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控制系统接收到指令并控制液体输送软管沿竖直方向移动至预设的指定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自动升降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档控制的方法使钢引桥移动到某一固定位置时触发控制系统,将液体输送软管自动调整到合适高度,全过程无人值守,无需人操作,能够降低工人操作强度。

    一种基于垂直升降电梯的直立式码头人员登离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71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361516.X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升降电梯的直立式码头人员登离船系统,包括船舶、浮式平台、垂直升降电梯、码头主体结构和接岸引桥,所述码头主体结构的前沿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竖直贯通通道,其内安装垂直升降电梯,所述浮式平台位于竖直贯通通道内,船舶停靠于码头主体结构前沿,并与浮式平台平齐,所述船舶上的人员通过浮式平台自由进出垂直升降电梯,并通过垂直升降电梯自由进出码头主体结构码头面,所述接岸引桥连通码头主体结构码头面和陆地,所述垂直升降电梯顶部设置有机房,其内设置有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垂直升降电梯的升降。本发明通过直立式码头、浮式平台和垂直升降电梯相结合能够实现人员方便快捷且安全舒适地在码头平台和船舶之间转移。

    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71400U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21835409.2

    申请日:2020-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浮码头液体输送软管升降装置,包括:钢引桥,一端设置有滑动支座,另一端铰接于陆地上;趸船,设置有与滑动支座配合的滑动支座运行轨道,滑动支座在滑动支座运行轨道内进行往复移动;承载装置,沿竖直方向设置于趸船上靠近于钢引桥的一端;活动平衡梁,水平设置于承载装置上,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液体输送软管,两端分别连通至趸船和钢引桥的固定管道,悬挂在活动平衡梁上,且两端分别位于活动平衡梁的两侧。本实用新型在趸船上安装承载装置和活动平衡梁,将液体输送软管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根据钢引桥和趸船间的距离调节液体输送软管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降低工人工作强度。

    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90754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004802.9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扶梯的浮码头旅客登离船系统,包括:从陆域至水域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浮趸,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均通过扶梯系统连接,所述浮趸随水位变化呈漂浮状态或坐底于岸坡上;所述扶梯系统包括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步行扶梯;在相邻两个所述浮趸之间,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一端与陆域侧的所述浮趸铰接,所述自动上行扶梯、自动下行扶梯和所述步行扶梯的另一端与水域侧的所述浮趸滑动连接;所述自动上下扶梯和所述自动下行扶梯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闸门。主趸船,所述主趸船与离陆域最远的所述浮趸之间设置有跳板。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不同水位状态下旅客在客船和陆域码头之间的通行需求。

    一种基于垂直升降电梯的直立式码头人员登离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754433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907298.7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升降电梯的直立式码头人员登离船系统,包括船舶、浮式平台、垂直升降电梯、码头主体结构和接岸引桥,所述码头主体结构的前沿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竖直贯通通道,其内安装垂直升降电梯,所述浮式平台位于竖直贯通通道内且跟随水面上下浮动,所述船舶停靠于所述码头主体结构前沿,并与所述浮式平台平齐,所述船舶上的人员通过浮式平台自由进出所述垂直升降电梯,并通过垂直升降电梯自由进出所述码头主体结构码头面,所述接岸引桥连通所述码头主体结构码头面和陆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直立式码头、浮式平台和垂直升降电梯相结合能够实现人员方便快捷且安全舒适地在码头平台和船舶之间转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