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71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26330.5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导热装置、地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地基结构包括至少部分埋设于地下的地基基础以及一个或多个导热装置,地基基础包括装配式的混凝土基础和支承结构,混凝土基础设置于隔热层上,支承结构设置于混凝土基础上方并与混凝土基础连接,导热装置包括散热单元和采热单元,散热单元设置于地面以上,采热单元埋设于地面以下,采热单元和散热单元热连通,采热单元将地基基础所在的地下区域的热量通过散热单元传输至地上环境。该地基结构能够有效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减小基础散热量、提高基础回冻速率,从而提高扩大基础的承载力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85096.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隔热和降温为一体的冻土区基础系统及施工方法,系统包括桩基础、散热系统、隔热系统和降温系统;桩基础包括桥墩、承台以及桩基;散热系统设于承台内;隔热系统设于承台的底部,包括碎石层、隔热层、垫层以及排风组件;降温系统包括将碎石层与外界相连通的通风组件和设于通风组件上的阀门;通过散热系统的散热通风管内的空气流动带走承台吸收太阳辐射而积攒的热量,进而达到承台降温的目的;通过隔热系统的双层隔热的功能,避免承台及桥墩的热量传递给冻土,同时阻止冻土内冷气向外释放;通过通风组件将碎石层与外界连通,降低隔热层的温度,进而降低冻土基础的融沉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5437.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2/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公开是一种装配式槽型纵肋与L型纵肋组合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包括钢顶板、槽型纵肋、L型纵肋、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钢顶板作为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的上顶板,在桥面的行车道和重车道区域其底面与槽型纵肋的上翼缘固接,在桥面的超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区域其底面与L型纵肋的顶面固接;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上部均设置有多个靴形孔,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顶面均与钢顶板的底面固接;槽型纵肋、L型纵肋均穿过横隔板和倒T型横肋的多个靴形孔。利用本公开,能有效提升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刚度匹配和变形协调能力,避免应力集中,并保障不同区域的桥面板结构抗疲劳能力和抗疲劳需求更加协调,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5711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710886126.7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桥梁车‑桥‑风浪流耦合振动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大系统思想,将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和风浪流耦合场子系统作为统一的系统。根据各子系统之间的静力和动力相互作用以及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间的位移协调关系,建立公铁两用桥梁车‑桥‑风浪流耦合振动方程,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辆子系统、桥梁子系统的动力响应,从而评价风浪流耦合场作用下汽车、列车通过公铁两用桥梁时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该方法能够同时考虑汽车、列车的动力效应,能够同时考虑风浪流耦合场对车辆子系统和桥梁子系统的静动力作用和气弹及水弹反馈效应,为跨海公铁两用桥梁行车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79241.0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海桥梁风-浪-流耦合场观测和模拟系统,包括风观测系统、波流观测系统、潮位观测系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和风-浪-流耦合场数值分析系统。风观测系统含多个风观测站,位于桥位两岸陆地上,进行梯度风观测。波流观测系统含多个波流观测站,位于桥位附近水域,进行连续波面和分层流速观测。潮位观测系统含多个潮位观测站,位于桥位附近临岸水域。风、波浪、海流、潮位的空间相关、时间同步和连续的观测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基于上述观测数据,风-浪-流耦合场数值分析系统建立风-浪-流耦合场数值模拟模型,经验证和校准后,结合历史观测数据,分析得到作用在桥梁上的空间相关、时间同步的风-浪-流耦合场特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502534.0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地震‑冲刷灾害耦合作用下的危险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桥梁结构体系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数值分析模型,求解得到结构系统的动力响应;建立地震作用下构件及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和地震‑冲刷耦合作用下的易损性曲面,建立地震灾害作用下的平均年失效概率和地震‑冲刷耦合灾害耦合作用下的联合平均年失效概率;确定地震‑冲刷耦合作用下的合理设计冲刷深度和荷载系数。本发明通过采用概率统计思想来考虑地震‑冲刷两种灾害耦合作用,充分考虑了桥梁结构系统中的非线性因素和地震‑冲刷耦合作用的非线性效应,有效避免了灾害组合分析中对边缘效应的忽略,实现了桥梁地震‑冲刷灾害耦合作用下的危险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301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0275770.5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跨海桥梁的桥面防浪防撞护栏,包括:立柱基座、立柱、上横梁、防撞横梁、防浪挡板基座和防浪挡板。立柱基座、防浪挡板基座均安装在桥面路缘石内,用于固定立柱和防浪挡板的底部;立柱竖直设置于立柱基座的顶部,立柱顺桥向相对的柱面上设置第一连接件,横桥向面向车辆侧的柱面上设置第二连接件;上横梁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各立柱之间;防撞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垂直固定于立柱上;防浪挡板嵌固于立柱、上横梁与防浪挡板基座之间,其夹层内设置“Z”形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其周圈设置“水滴”形减振耗能垫层。本发明能够同时防浪、防撞,能够测试越浪的波浪力,而且景观效果好,减震耗能效果好,耐久性好,能够显著改善桥面的行车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41661.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IPC: E02B3/26
Abstract: 本公开是一种竖向位置分阶段自调整耐波浪的跨海桥梁用防船撞装置,包括:防撞套箱,设置于水面附近的桥梁基础周围;水平约束系统,设置于桥梁基础与防撞套箱之间;竖向约束系统,一端固定于防撞套箱,另一端固定于桥梁基础,用于对防撞套箱提供与其竖向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调节水箱,设置于防撞套箱的顶部,用于调节防撞套箱的入水深度。利用本公开,使得防撞套箱在小幅水位变化或小幅波浪作用时可锁定不动,大幅水位变化或大幅波浪作用时竖向适应性移动,实现了不同水位下的防船撞功能,同时减小了防撞套箱在海洋环境随机波浪作用下上下高频运动幅值和累积行程,减小水平约束系统摩损,提升了抗波浪冲击和耐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59762.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是一种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施工栈桥施工窗口期的确定方法,包括:构建海上施工栈桥的振动分析模型,生成三维随机风场及随机浪流耦合场;建立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施工栈桥的振动方程;对振动方程求解得到海上施工栈桥的桥面振动加速度,进而得到海上施工栈桥上作业人员的振动舒适度;判断某个连续时间段内海上施工栈桥上作业人员的振动舒适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海上施工栈桥上作业人员容许的舒适度限值,如果是,则将该连续时间段作为海上施工栈桥的施工窗口期。本公开以海上施工栈桥上作业人员的舒适度为评判标准,能够准确地确定风浪流耦合作用下海上施工栈桥施工窗口期,提高海上施工栈桥上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60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49507.9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桥梁建养全过程智能监测评估预警决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智能采集模块和智能评估预警决策模块组成。智能采集模块集成激光雷达三维高精度扫描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无线智能传感技术,智能采集桥梁建养全过程的环境监测信息、结构监测信息、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等多源异构多维度高精度信息;智能评估预警决策模块集成大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算法、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多级安全预警指标和应急决策数据库,对桥梁建养全过程的结构和行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在线实时、高精度、可视化、智能评估分析和预警决策。本发明覆盖桥梁建养全过程,覆盖桥梁结构和行车安全,具有高效、高精度、可视化、智能化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