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39865.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运输管线穿越水下箱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的上方设置第一卷扬机和第一定向轮;在清淤湖上锚泊锚艇,该锚艇上设置第二卷扬机和第二定向轮;先由潜水员将尼龙绳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的端头连接,再拿着尼龙绳的另一端从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穿到清淤湖一侧,并在绕过第二定向轮后绕在第二卷扬机上;启动第二卷扬机使尼龙绳将第一钢丝绳的端头从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穿到清淤湖一侧;通过锚艇上的辅助人员将第一、第二钢丝绳各自与管道的首、尾端连接;启动第一卷扬机,使第一钢丝绳拉着管道从清淤湖一侧的箱涵洞口拉到排洪站一侧,通过第二钢丝绳矫直管道。本发明能避免作业人员进入水下密闭空间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5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72331.2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砂堆形态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砂堆形态的检测系统由探测设备、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组成,探测设备通过获取水下砂堆多个测距点分别到探测设备的距离,并将多个测距点的距离传输给处理设备;处理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距离及探测设备与测距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多个测距点的位置以获取所述水下砂堆的坡度线。本发明可以实时获取水下砂堆的坡度线,以及绞刀头与当前坡度线的相对位置,进而指导绞吸船进行施工参数调整,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045072.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5 , F16L55/30 , F16L55/48 , G01N21/954 , F16L101/30 , F16L10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状原位固化法的管道修复方法,通过管道修复装置实现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道修复材料包覆在修复气囊上;步骤二,将修复气囊、电动推杆和CCTV检测机器人依次相连;步骤三,先将管道修复装置放入待修复的管道内,通过CCTV检测机器人检测得到管道的缺陷部位的长度和起始点;步骤四、对管道的缺陷部位进行修复前的定位工作;步骤五,对修复气囊充气使修复材料紧贴在管道的缺陷部位;步骤六,静置一段时间后,释放修复气囊内的气体,再将管道修复装置从检查井中拿出,完成缺陷部位第一环的修复;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进行缺陷部位下一环的修复。本发明能对缺陷部位精确定位并能控制修复材料的搭接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1039865.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泥运输管线穿越水下箱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的上方设置第一卷扬机和第一定向轮;在清淤湖上锚泊锚艇,该锚艇上设置第二卷扬机和第二定向轮;先由潜水员将尼龙绳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的端头连接,再拿着尼龙绳的另一端从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穿到清淤湖一侧,并在绕过第二定向轮后绕在第二卷扬机上;启动第二卷扬机使尼龙绳将第一钢丝绳的端头从排洪站一侧的箱涵洞口穿到清淤湖一侧;通过锚艇上的辅助人员将第一、第二钢丝绳各自与管道的首、尾端连接;启动第一卷扬机,使第一钢丝绳拉着管道从清淤湖一侧的箱涵洞口拉到排洪站一侧,通过第二钢丝绳矫直管道。本发明能避免作业人员进入水下密闭空间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08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604330.4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绞吸船取砂施工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辅助绞吸船取砂施工的方法能够实时获取铰刀头附近的砂堆形状和砂堆坡度,以及砂堆与铰刀头的相对位置,据此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判断砂堆是否具有坍塌的可能,并用于在绞吸船取砂施工时及时改变作业顺序,避免“闷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辅助绞吸船取砂施工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6558.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 C02F11/121 , B01F35/83 , B01F35/221 , B01F25/433 , B01F2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淤泥脱水处置的大型立式浓缩装置,包括絮凝罐、沉淀罐、中心筒、混合导流通道、溢流清水槽、进泥系统、加药系统、排泥管道和排水管道。絮凝罐固定在外支撑架的顶面上;沉淀罐为倒圆锥筒体且连接在絮凝罐的底端;中心筒悬吊在絮凝罐内的中心上部且上部露出絮凝罐的顶端;混合导流通道呈螺旋状并固定在絮凝罐的顶端且内端与中心筒的上部连通;溢流清水槽设在絮凝罐的内腔顶部;进泥系统包括储泥罐和进、出泥管道;加药系统包括储药罐和进、出药管道;出泥管道的下端和出药管道的下端均伸入混合导流通道的外端口内;排泥管道与沉淀罐的下端口连接;排水管道与溢流清水槽的集水口连接。发明能让淤泥进行更好更快的脱水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74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910672331.2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砂堆形态的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砂堆形态的检测系统由探测设备、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组成,探测设备通过获取水下砂堆多个测距点分别到探测设备的距离,并将多个测距点的距离传输给处理设备;处理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距离及探测设备与测距点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多个测距点的位置以获取所述水下砂堆的坡度线。本发明可以实时获取水下砂堆的坡度线,以及绞刀头与当前坡度线的相对位置,进而指导绞吸船进行施工参数调整,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0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45072.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F16L55/165 , F16L55/30 , F16L55/48 , G01N21/954 , F16L101/30 , F16L10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状原位固化法的管道修复方法,通过管道修复装置实现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管道修复材料包覆在修复气囊上;步骤二,将修复气囊、电动推杆和CCTV检测机器人依次相连;步骤三,先将管道修复装置放入待修复的管道内,通过CCTV检测机器人检测得到管道的缺陷部位的长度和起始点;步骤四、对管道的缺陷部位进行修复前的定位工作;步骤五,对修复气囊充气使修复材料紧贴在管道的缺陷部位;步骤六,静置一段时间后,释放修复气囊内的气体,再将管道修复装置从检查井中拿出,完成缺陷部位第一环的修复;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进行缺陷部位下一环的修复。本发明能对缺陷部位精确定位并能控制修复材料的搭接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215712553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2138317.X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 , C02F11/121 , B01F33/82 , B01F27/80 , B01F35/7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浚工程的淤泥脱水系统,包括土工管袋、加药泵、渣浆泵、管道混合器和全自动加药机。土工管袋放置在脱水站内的地面上,脱水站的地面四周均设有连通的排水沟,排水沟的底部通过排水管连接尾水检测池,该土工管袋的入口与泥浆输送管路的出口连接,该泥浆输送管路的入口与管道混合器的出口连接;加药泵设在加药管路上,该加药管路的出口与管路混合器的入口连接;渣浆泵安装在污泥管路上,该污泥管路的入口与污泥源连接,污泥管路的出口也与管路混合器的入口连接;全自动加药机的出口与加药管路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淤泥的脱水系统能自动连续地且全封闭地将流态的泥浆浓缩或消化污泥脱除水分,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
-
公开(公告)号:CN21875783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3065427.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IPC: E03F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混凝土检查井,包括自下而上的底板、井身、收口盖板、井筒、调平层和井盖板。井身包括设有与地下管道连接的承插口的下部井身段和由多块扇环形模块砖叠放后砌筑而成的上部井身段;下部井身段由钢筋混凝土承插口模块和连接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模块两侧的两层扇环形模块砖拼接而成;钢筋混凝土承插口模块包括下、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包括下半部分现浇模具和现浇在下半部分现浇模具中的钢筋混凝土;下半部分现浇模具与第一层扇环形模块砖拼接成大圆环体;上半部分包括上半部分现浇模具和现浇在上半部分现浇模具中的钢筋混凝土;上半部分现浇模具与第二层扇环形模块砖拼接成大圆环体。本实用新型能进一步加固井管的连接部位。
-
-
-
-
-
-
-
-
-